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6963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9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目录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11前言31.1 定义31.2 研究现状41.3 意义与目的72研究方法82.1 研究假设82.2 研究对象82.3 研究工具92.4 研究方法103研究结果与分析111.1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特点111.2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121.3 云南省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特点191.4 云南省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性分析191.5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的相关性分析264 .讨论274.1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特点分析274.2 云南省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特点分析294.3 云南省大

2、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305 .结论306 .建议与对策326 .1I327 2叉&JZjJLl328 .3学校层面327 .本研究不足33参考文献33致谢36附录38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摘要:目的:通过问卷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等云南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和专业认同实地调研,对云南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之间的联系及具体情况探析,给出云南省高校一些中肯意见。方法:选取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及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问卷星为媒介对大学生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三百名云南省大学生。结果:云南省大学生整体专业认同水平颇高,他们在年

3、级、专业就业前景、性别、专业学习条件、专业志愿选择方式和学习成绩等方面差异性较为明显,但是在生源地、专业上基本无表现;学习倦怠存在于大部分云南省高校学生身上,不仅如此他们在专业类型、专业学习条件、年级、学习成绩、生源地、专业志愿选择方式、性别、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探究云南省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和专业认同总分后得出,它们二者之间处于中等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中。结论:笔者以最终研究结果为依据,对症下药制定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倦怠感有所削弱,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为今后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习倦怠Relationshipbetween

4、professionalidentityandlearningburnoutamong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Abstract:Purposez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learningburnoutandprofessionalidentityof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byquestionnaire,andtogivesomepertinentsuggestions.Methods:thecollegestudentsprofessionalidentityscalean

5、dthecollegestudents1learningburnoutscalewereselectedtoinvestigate300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byconveniencesamplingandquestionnairestar.Results:theoverallprofessionalidentitylevelof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isquitehigh.Thereareobviousdifferencesingrade,professionalemploymentprospects,gende

6、r,professionallearningconditions,professionalvolunteerchoiceandacademicperformance,butthereisnoperformanceintheoriginandmajor;Learningburnoutexistsinmost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Notonlythat,theyhavegreatdifferencesinmajortype,majorlearningconditions,grade,academicperformance,studentorigin,mor

7、voluntarychoice,gender,majoremploymentprospects,etc;AfterexploringthetotalscoresoflearningburnoutandprofessionalidentityofcollegestudentsinYunnanProvince,itisfoundthatthereisamedium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m.Conclusion:Basedonthefinalresearchresults,theauthorformulatesteachingstrategiesaccording

8、totherightmedicine,inordertoweakenthesenseoflearningburnoutofcollegestudents,furtherimprovetheprofessionalidentityofcollegestudents,and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future.KeyWords:CollegeStudents;professionalidentityjearningburnout.-JLX.-11刖百1.1 定义1.

9、1.1 专业认同定义Welmond提出了一种观点,即教师对专业的认同要求应该是一个教师必须是充满热爱,具备良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市场竞争意识,矛盾可能存在于意识和兴趣形态之间。同时,可以有效建构,勇于承担自身责任,大胆追求学术真理。在面对失败或成功时,能够有自身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国外的学者Henning提出一一种观点,他表示专业认同作为-一种专业化感受,当个体在社会现实中有所体会时它随之出现。它有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结构。具体来说,体现在个体认知中的专业与现实是否一致以及平衡的情况。王顶明认为,针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学习者对该专业的接受度和认可性,即专业认同(professionalidentit

10、y)并且,学习者愿意踊跃展开研究工作。换句话说,建立在自身特长和擅长的事物之上,学习者在众多专业中挑选出与自己同一性强烈的,致力于成为该专业中的佼佼者,而对其他专业排异的反应。秦攀博在对“认同”和“专业”两个词的内涵深入了解后,结合自身认知看法,把专业认同界定为,基于学习和认知的学科之上,学习者在情感上出现的认可和接受情感。受这两种情感驱动,学习者内心会油然而生适切感,进而做出积极的外在行为,它是一种态度、情绪和认识的迁徙过程。“1.1.2 学习倦怠的定义针对学习倦怠,Meier和PineS认为,在长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量的负压下,学生因为过度学习,而渐渐对学习和活动感到厌烦,对学习表现出消极态

11、度,疏远同学的一种现象叫台湾某一学者针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做出研究,研究得出在学习工作开展时,学生会因为学业负荷、学业压力或其他心理因素,产生泛化、情感衰退、成就感淡化的现象。7O杨丽娴等在对国内外大学生学习倦怠现有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后,根据我国大学生现状,把学习倦怠解读为,在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差或缺乏兴趣但是又被强迫学习时.,厌烦感会油然产生,学生自身会感到心力交瘁。同时,在后续的生活学习工作开展时,学生会抱有消极情绪。处于这一状态下的学生,即学习倦怠网。1.1.3 定义小结相比于王顶明的操作性定义,秦攀博给出的专业认同内涵解读更加全面,他不仅提到专业认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也是如今所处状态,而且

12、还明确说明了专业认同维度的信息网。假设对比自我统一性,能够把专业认同想象成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那个“我是谁”,更加简便易懂,所以在本研究中采取了秦攀博对专业认同做出的定义。事实上,大学生学习倦怠就是大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表现。对此,杨丽娴认为,在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差或缺乏兴趣时,所做出的学习行为和消极态度,即学习倦怠。相比较而言,更符合本研究的要求。1.2 研究现状1.2.1 专业认同1.2.1.1 在维度划分上,国外学习者BriCkSon从三个方面划分专业认同的维度,分别是自己的、相互的和集体的。而每个维度又被细化为四个要素,分别是情感、社会、认知和行为。国内学者秦攀博把专业认同分解为行为和态

13、度。以此为基础,在测量工作展开时从情感性、迫切性、认知性和行为性切入。1.2.1.2 在测量专业认同上,学者们也做了多种调查。关于专业认同总体水平,陈娜明和陈俣睿的研究中均一致表示,大学本科生专业认同均值得分稍高于理论中间值,专业认同情况良好,苏文静(傅蕾【分别对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总体也是良好。具体来看,专业认同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每位学者有着不同的发现。陈娜的研究中表示,学生对自己选择专业的认知和了解不是很高;学生对所学专业情感比较低,而且情感波动较大,同时在专业上花费的时间不多,不愿意再专业上进行投入;学生认为

14、专业就业率较低,对专业非常担忧就业前景期。苏文静的研究中表示,心理学本科生非常了解自己专业的基本情况,并且对心理学有较高的喜爱,表现出对心理学的喜爱和认识。傅蕾的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来看,硕士研究生有一个良好的专业认同水平,但是在不同维度中存在显著性差异。陈俣睿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在性别上,大学生专业认同基本持平;从专业类别看,大学生专业认同表现出明显区别。对比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可知,文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更高;从志愿选择看,大学生专业认同表现出明显区别。对比被迫选择专业和自愿选择专业的学生可知,自愿选择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更高UL121.3 在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H

15、enning提出专业认同受个体特点、职业专业化程度、职业定位和劳动获得薪酬四个要素作用。TraCy的一项追踪研究中显示,个体的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对专业认同有促进作用。杨晶发现,教师专业认可程度高的学生的个别维度会受到家庭子女情况、性格内外向、家庭片区、经济好坏等因素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基本持平“叫安芹通过研究指出,与同行联系、咨询理论、外界认可、专业资质和训练、归属于协会组织、定期接受督导等因素会对咨询师专业认同产生影响。121.4 关于专业认同的测量工具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颇多。杨晶对高校师生教师专业认同问卷制作,共编制了题项42个。其中,涵盖了五个维度,分别是对自身看法、对师范院校看法

16、、职业观念、对教师职业看法、对师范生身份看法。虽然维度清晰,但是缺少足够的信效度检验。胡志海自编的旅游专业意识调查问卷虽有良好的信效度,但是适用范围是旅游专业的学生,范围不广。上述两个问卷均不符合本研究的要求,而秦攀博所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不仅有良好的信效度检验,维度清晰,计分方式明确,并且适用范围广,符合要求,所以综合考量下,选择秦攀博所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作为本研究的量表。1.2.2.1 在维度划分上,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现有研究成果中,Maslach设计开发的三因子职业倦怠模型是最受认可,科学的。在三因子职业倦怠模型之上,他围绕职业倦怠制作了问卷,

17、也就是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网。胡俏等将学习倦怠划分为师生关系冷淡、情绪竭尽、学习低效率、生理疲惫四个维度。曹警元将学习倦怠划分为厌学行为、去人性化、意志降低、价值不认同、情绪竭尽、低效能感六个维度2。)1.2.2.2 在测量学习倦怠上,学者展开一系列调研工作。ChemiSS研究后指出,职业倦怠会对个人的工作疲惫、创新再造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均产生负面作用L李永鑫、魏婷P引、赵文进网和孙晓莉25几位学者的研窕结果均一致表示,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比较普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迷茫。具体来看,学习倦怠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每位学者有着不同的发现。李永鑫的研究中表示,低成就

18、感存在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性别上尤为凸显。对比男女生,女生倦怠感要低于男生;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专业类型上尤为凸显。对比医科、文科和理工科,理工科倦怠得分居高不下mi。魏婷对安徽省合肥市几所高校的学生调研后得出,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极其显著。女生的均值得分要略低于男生;学习倦怠出现的时间没有明确,但是从统计结果来看,学习倦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在大三上学期这段时间;大部分学生在社会层面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感2支赵文进研究指出,在年级差异上,大学生学习倦怠集中体现在行为不当、总体分数和情绪低落三个部分,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大一的倦怠均值得分和其他学段比最低;大学生

19、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极其显著。和女生相比,男生情绪低落维度得分略低,成就维度得分较高;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专业类型上尤为凸显。对比工科、医科的学生,文理科学生倦怠得分居高不下;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院校类型上尤为凸显。其中,当属师范类院校学生得分高【24】。孙晓莉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年级上尤为凸显。其中大一的倦怠均值得分和其他学段比最低;从性别层面看,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和学习倦怠总体得分上出入较大。而对比男女生,女生倦怠感得分略低;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在专业类型上尤为凸显。尤其是在成就感和总分上,且理工科学生倦怠得分居高不下31。1.2.2.3 在学习倦怠的影

20、响因素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就倦怠出现成因,Leiter和MaSlaCh提出以下几点:工作承受过多、工作控制力不足、行事不公、集体精神缺失、工作回报低、在价值观上存在的矛盾叫。BrankOsivar认为上述的六种因素一样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学习倦怠由此出现26】。杜丽花在对高校护士学生研究后得出,护士学生的地域、性别、学历、年级等多种因素均会干扰到高校护士学生的学业倦怠情况切。1.2.2.4 关于学习倦怠的测量工具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颇多。在测量学习倦怠工作开展时,一般是用马斯拉奇的倦怠量表明作为测量的基础,本研究所选用的测量工具是连榕、杨丽娴以MarlaCh制作的倦怠量表为参

21、照,整合我国学生现状,着手对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LBUS)制作,该量表维度清晰,计分方式明确,适用范围广,有良好的信效度检验,因此,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LBUS)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有效工具。1.2.3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相关研究陈俣睿L胥兴春、陈立阳和卜雪娇m几位学者的研究均一致表示,学业倦怠和专业认同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处于负相关关系中。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越低,其学业倦怠程度越高,专业认同感高的学习倦怠显著低于专业认同感低的学生。13意义与目的1.3.1理论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到大学生有关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及关系,从而具体

22、问题具体分析,获得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及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方法,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索、查阅以及思考,在前人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和学习倦怠情况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了解当下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和学习倦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人口学差异对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的影响,愿此项研究的结果或许可以对有关的现状研究起到一些作用。1.3.2实践意义在为国家输送可用人才的通道中,高等教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素质培养人才中是非常关键、核心的一环。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和学习倦怠的情况,对高校人才好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调查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情况是

23、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认知的协调和饱满的精神有利于大学生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通过利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将有助于深刻地了解云南省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现状,而研究所得出的有关结论,希望可以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堂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2研究方法2.1 研究假设(1)在生源地、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云南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和专业认同呈现出较大差距;(2)云南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和专业认同二者具有一定关联,且极为明显。2.2 研究对象本研究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学生组成研究的调查样本。本次研究共发出344份问卷,这些问卷全部回

24、收,100%为回收率。笔者把明显乱答、有规律可循的问卷筛选出来,做废卷处理,共计十四份。这时,问卷有效率为98.8%,共330份。表1为具体被试分布情况。表1本研究中被试在各变量上的分布情况变量水平人数(n=330)百分比(%)性别男16249.1%女16850.9%年级大一5416.4%大二6218.8%大三4413.3%大四12237.0%大五4814.5%生源地城市15446.7%农村17653.3%专业类型文科12939.1%理工科12638.2%医科7522.7%专业志愿选择自主选择16048.5%父母及他人意愿11835.8%调剂5215.8%专业就业前景热门专业13841.8%一

25、般专业11033.3%冷门专业8224.8%专业学习条件较好10732.4%一般12237.0%较差10130.6%目前学习成绩成绩较好11635.2%成绩一般13641.2%成绩较差7823.6%2.3 研究工具2.3.1 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的制作上,笔者参照秦攀博所制,结合前人问卷和相关文献资料,在其中适当添加个人想法,最终制作成型,为自陈量表。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性、适切性、认知性和行为性。其中,第一到五题为认知性维度,第五到十三题为情感性维度,第十四题到十九题为行为性维度,适切性维度包含第20-23题。该量表共设置了题目23道,全部选用正向记分,确定为Li

26、kert五点计分。其中,“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用一到五指代,总分范畴为23-115。而被试者得分和专业认可呈正比。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中,0.760为认知性维度的a系数,0.916为总CrOnbaCha系数,0.836为行为性维度的a系数,0.814为适切性维度的a系数,情感性维度的a系数为0.894,0.573-0.895之间为结构效度系数,这代表该量表结构效度达到理想状态,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因此,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有效工具。2.3.2 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LBUS)的制作上,笔者参照连榕、杨丽娴所制,结合我国学生现状,最终制作成型网,为自陈量表。

27、量表中存在三个因子,分别是行为不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其中,第2、4、5、7、9、12、17、20题主要针对情绪低落因子,第1、8、10、14、16、19题主要针对行为不当因子,成就感因子覆盖的题号是第3、6、11、13、15、18题。该量表共设置了题目20道,除了第1、3、6、8、11、13、15、18反向计分外,其他都采取正向计分,确定为Likert五点计分。其中,“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用一到五指代,总分范围为20-100,被试得分反映了其对学习的倦怠感,得分越高表示其对学习倦怠感越强。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LBUS)中,0.76-0.85区间为结构效度系数,0.865为总Cr

28、onbaCha系数,这代表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结构效度达到理想状态。所以,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LBUS)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有效工具。2.4 研究方法2.4.1 文献分析法笔者在对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相关的资料文献收集翻阅后,为后续的论文撰写夯实地基。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现状了解后,定位论文的创新点,明确研究思路和方向。2.4.2 问卷调查法合理利用网络平台问卷星,以问卷星为载体,发布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关系问卷,其中包含相关人口学变量、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LBUS)和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抽样方式主要采取便利抽样法在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中选取被试。向被试告知本问卷题项的

29、回答没有对错之分,问卷不同署名,仅做学术研究,并且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及用途,并声明保密原则,请被试如实作答,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然后进行问卷调查。2.4.3 数据统计处理问卷采访数据通过问卷星调出后输入SPSS2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和专业认同进行的一般性分析、差异性检验和相关检验,使分析结果更客观以及准确性,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3研究结果与分析1.1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特点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具体情况见表2o由于在本次研究中选用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采用的是Likea五点计分法,所以理论中间值为3。表2

30、专业认同及各因子的得分分布情况(n=33O)MSD均分3的百分数专业认同认知性维度3.6070.66480.30专业认同情感性维度3.2470.84261.52专业认同行为性维度3.0560.73651.21专业认同适切性维度3.0140.73746.06专业认同3.2350.62066.06观察表2得知结果,回收的问卷中,专业认同的均值得分为3.235,稍微高于理论中间临界值,有66.06%的学生的均分在3分以上,这表明云南省几所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认可自己的专业。在专业认同的四个维度中,所有维度的均值得分都略高于理论中间值(M=3),均值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的顺序是:认知性维度(M=3.607

31、)情感性维度(M=3.247)行为性维度(M=3.056)适切性维度(M=3.014)。其中,最高的是认知性维度(M=3.607),这表明云南省几所高校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其次是情感性维度(M=3.247),这表明学生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均值得分最低的是适切性维度(M=3.014),表明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欠缺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1.2 云南省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将对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自主选择、专业类型与否等人口学变量划分小组,展开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工作,从情感性维度、专业认同认知性、行为性维度、适切性维度和专业认同总分五个方面进行差

32、异性分析。1.2.1 不同性别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大学生男女的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独立样本T检验为主。表3所呈为详细结果。表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男生(n=162)MSD女生(n=168)MSDtP专业认同认知性维度3.4940.6583.715+0.654-3.070*0.002专业认同情感性维度3.1640.8303.3270.848-1.7730.077专业认同行为性维度2.9960.6963.1130.771-1.4510.148专业认同适切性维度2.9880.6273.040+0.830-0.6500.516专业认同3.1610.59

33、23.3060.639-2.137*0.033注:*p0.05,*p0.01,*p0.001观察表3得知结果,专业认同得分t=-2.137,p0.05,这代表在专业认同上因为云南省大学生性格差异,导致出现较大出入。最终结果显示,男生略低于女生,这代表和男生相比,女生的专业认同程度略高一些。从认知性维度看,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二者差距较大(p0.01),说明女生对专业的认知与了解程度高于男生。1.2.2 不同生源地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独立样本T检验为主。表4所呈为详细结果。表4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城市(n=15

34、4)农村(n=176)M+SDMSDtP专业认同认知性维度3.769+0.6803.465+0.6174.229*0.000专业认同情感性维度3.333+0.9583.172+0.7211.7050.089专业认同行为性维度3.0170.7963.089+0.681-0.8730.383专业认同适切性维度2.948+0.8093.072+0.664-1.5130.131专业认同3.278+0.6643.197+0.5781.1840.237注:*p0.05,*p0.01,*p0.05,这表明不同生源地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差异不显著。然而,从认知性维度看,农村学生得分(M=3.465)要比

35、城市学生得分(M=3.769)略低一些,且差异极其显著(p0.001),其他三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1.2.3 不同专业类型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主。表5所呈为详细结果。表5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专业类型NMSDFP认知性维度文科1293.5500.6450.8080.447理工科1263.6540.709医科753.6240.618情感性维度文科1293.2720.7852.3860.094理工科1263.3280.860医科753.067a0.889行为性维度文科1293.1140.660

36、0.8020.449理工科1263.0490.730医科752.9820.864适切性维度文科1293.0430.6620.4630.630理工科1263.0280.788医科752.9430.775专业认同文科1293.2510.5781.0660.345理工科1263.2710.617医科753.1440.690注:*p0.05,*p0.01,*p0.00l,a表示与理工科组比较,p0.05,这表明不同专业类型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进行事后多重检验(LSD)后发现,在情感性维度上,云南省医科学生的得分(M=3.067)低于理工科学生的得分(M=3.328),且具有统

37、计学意义(p0.05)O1.2.4 不同年级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不同年级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主。表6所呈为详细结果。年级NMSDFP认知性维度大一543.3560.7225.262*0.000大二623.4770.650大三443.859b0.626大四1223.715ab0.608大五483.550ac0.671情感性维度大一543.3610.8153.538*0.008大二623.1810.729大三443.540b0.743大四1223.251c0.846大五482.924acd0.984行为性维度大一543.1200.7072.8

38、83*0.000大二623.1340.660大三443.424ab0.878大四1222.967c0.651大五482.767abc0.789适切性维度大一543.1440.7131.9900.096大二623.0080.622大三443.2220.822大四1222.930c0.776大五482.90Ic0.684专业认同大一543.2590.6324.115*0.003大二623.2030.546大三443.524ab0.650大四1223.222c0.563大五483.015acd0.721注:*p0.05,*p0.01,*p0.001,a表示与大一组比较,p0.05;b表示与大二组比较

39、,p0.05;C表示与大三组比较,p0.05;d表示与大四组比较,p0.05o根据表6可知,在专业认同上,云南省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差异性明显,p0.01,F=4.115,在情感性维度、认知性维度和行为性维度中得到集中体现,且在认知性维度和行为性维度中,因为年级不同学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p0.001)o从情感维度看,因为年级不同学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p0.001),适度性维度基本持平。为了更好的把握年级不同学生的差异情况,笔者在事后展开了多重比较(LSD)。最终得出,立足于认知性维度层面,大四和大五年级得分远高于大一年级,且差距较大。大三和大四年级得分远高于大二年级。和大五年级相比,大三年级得分略

40、高一些,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情感性维度,和大一、大三、大四年级相比,大五年级得分偏低。在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中,要属大二年级得分低,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行为性维度,和大一、大三、大四年级相比,大五年级得分偏低。和大一、大二和大四年级相比,大三年级得分最高,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适切性维度,他们得分基本持平,但是在本因子中,大三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和大五年级得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认同总分中,大三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五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5 不同志愿选择方式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

41、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不同志愿选择方式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主。表7所呈为详细结果。表7不同志愿选择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专业志愿NMSDFP认知性维度自主选择1603.7380.63414.304*0.000父母及他人意愿1183.6120.573调剂523.192ab0.781情感性维度自主选择1603.5760.80729.141*0.000父母及他人意愿1183.004a0.730调剂522.786a0.793行为性维度自主选择1603.1710.7585.417*0.005父母及他人意愿1183.0110.686调剂522.801a0.718适

42、切性维度自主选择1603.1590.7727.514*0.001父母及他人意愿1182.936a0.677调剂522.745a0.661专业认同自主选择1603.4330.62221.236*0.000父母及他人意愿1183.126a0.510调剂522.87Iab0.627注:叩V0.05,*p0.01,*p0.001,a表示与自主选择组比较,pV0.05;l5表示与父母及他人意愿组比较,p0.05o从表7可以看出,云南省不同选择专业方式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极其显著,F=21.236,p小于0.001,且在每个维度都存在非常显著(p0.01)或尤为显著(pV0.001)的差异。为了更好

43、的把握志愿选择方式不同学生的差异情况,笔者在事后展开了多重比较(LSD)o最终得出,从专业认同分数看,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得分遥遥领先,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性维度中,调剂学生的得分低于其他两个选择专业方式学生的得分,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情感性维度,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得分是最高的,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行为性维度,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得分是最高的,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立足于适切性维度中,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得分是最高的,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o这说明自主选择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最高。1.2.6 不同专业就业前景的云南省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在探析云南省不同专业就业前景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差异性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主,具体结果见表8。表8不同专业就业前景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专业就业前景NMSDFP认知性维度热门专业1383.7940.57612.88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