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0273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理学31分类.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心理学,鲍谧清苏州科技学院 公共与管理学院E-mail:xlx.0512163.COM,参考文献:,陈青萍著现代临床心理学2004潘芳临床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张理义临床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苗丹民等临床心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美特鲁尔等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概述,分类是按某种规则将事物纳入某种类目系统的过程。精神疾病的分类假设是:一些人所患的精神疾病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预后、病程特点和治疗反应,且有异于另外一些人所患的精神疾病。,分类的优点:1、有助于治疗者决定如何治疗。2、使专业人员在相互

2、交流时有共同的信息方式,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治疗心理问题,共同分享彼此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或治疗,并且能将共识准确、有效地运用于新的人群。分类的缺点:对疾病的认识模式化、固定化,干扰其他信息的获得,影响治疗的有效性,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一、分类的基轴(规则)(一)以病因为分类基轴 以病因为分类基轴的优点: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有利于针对发病机制与疾病本质的科学探索。但科学水平尚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疾因目前是难以做到的。,(二)以症状为分类基轴这种方法是把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合在一起,建立以主要症状的诊断分类。绝大多数的精神疾病病因不明,所以只能主要依据症状表现,并结合病程、预后和发

3、病年龄等进行诊断。但是,依据症状诊断只能说明疾病当时所处的状态;随着症状的变化、尤其是主要症状的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相同诊断不可避免地包括了病因不同而症状相似的各种性质的疾病.,(三)以预后为分类基轴克雷佩林对早发痴呆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进行区分主要是以预后为基轴的。以预后为分类基轴存在的问题是,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与预防,不能等到疾病有了结局,才对疾病进行诊断,二、分类的标准及程序(一)合理分类需具备的标准理想的疾病分类应按病因分类根据临床特点、病程和结局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目前仍然是科学的。Rutter于1965年提出10条分类标准:1、分类不是仅凭概念,而必须根据事实,描述用词

4、规定为操作用词,需具备术语汇编,或者提供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和操作标准。,2、分类是针对精神和行为障碍,而不是针对个体本身。3、儿童时期不同阶段并无截然划分的界限,故无须对不同年龄阶段作不同的分类。但对只发生于某一特殊年龄阶段的障碍作分类还是必要的。如,儿童孤独症的诊断限定发生于出生后30个月内,如超过30个月就成为不典型孤独症。,4、分类必须是临床和科研的可靠依据,且应用的描述用词也必须一致。5、分类对精神障碍之间提供合适的划分依据。6、分类必须有足够的覆盖面,将精神障碍和有关问题全部包括在内,不能遗漏,7、分类需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8、分类需具备逻辑上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在一致接受的规则基础

5、上,并在一定年限内稳定不变。9、分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诊断有帮助。10、分类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切实可用,且便于统计处理。,(二)分类的一般程序1、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精神和行为障碍按各自的定义、临床特征、病程和结局进行分类;2、将分类中的每一诊断类别,根据其从属关系细分为病类、病种和病型。如,“国际疾病分类(ICD-10)”:病类:F90-98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时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病种:F90多动性障碍。病型:F90.0多动与注意障碍。,三、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系统 目前全世界有两个权威性的分类系统:一是ICD-10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international Cl

6、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二是DSM美国精神科学会(APA)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Disorders,DSM)第四版 我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系统由中华医学会于2001年制定,称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一)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6版,首次以

7、第五章作为精神疾病分类但过于简单,只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其他障碍。1955年ICD-7出版,内容变化不大,()一,1969年ICD-8作了重大修改,建立起了儿童精神障碍的多轴分类系统,其可信度和临床实用性良好,是国际合作的一大成果。1977年又出版了ICD-91990年又出版了ICD-10,其中包括的精神障碍内容比ICD-9增加了三倍。,我国已将国际疾病分类列为国家标准,病案首页统一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辅的多轴心的分类,其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比ICD-9更强。,ICD-10的编码一位数:病类(F0F9)二位数:病

8、种(F00 F99)三位数:病型(F00.1 F98.9),几点说明:ICD-10将神经症与应激障碍合为一类,不再有“神经症”这一术语,代之以“神经症性”;将传统的抑郁性神经症放在情感障碍大类中将传统的焦虑障碍称为“其他焦虑障碍”;维持癔症的完整性;对分离与转换症状不加区分,合二为一,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将以躯体主诉或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性疾病称为“躯体形式障碍”,主要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性障碍、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疼痛障碍等。,皮克病是一种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病理诊断改变为额叶和颞叶萎缩,镜下改变为神经元缺失、胶质细胞增生及出现皮

9、克细胞和皮克小体。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一种,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描述而得名.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逐渐变的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克-雅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缓慢进行性疾患,以进行性痴呆和肌阵挛性惊厥为特征,可为散发,也可有家族史.全世界均有本病发生,其传播方式知之甚少.通常影响4065岁的成年人.人与人间的传播发生于一定的治疗操作不慎,例如角膜和尸体硬脑膜移植,肝移植,输血等.,亨廷顿氏舞蹈病?是一种遗传疾病,通常在30至50岁时发病,病人的细胞错误地制造一种名为“亨廷顿蛋白质”的有害物质。什么是帕金森氏症(P

10、ajinsen)?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谵妄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 谵妄由於里热过盛或痰火内扰等原因,以致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有错觉幻觉、情绪失常,或有兴奋激动等症状。谵妄英文名是delirium,精神病理学名词,一种非特异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特征是意识障碍与注意、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精神运动,和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并存。谵妄是暂时的,其程度呈波动性。大多数病例在4周内恢复;但持续到6个月的也不罕见。同:急性器质性意识模糊见:戒断状态;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