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239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内容提要,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税负归宿分析,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税负转嫁?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种种方式将法律规定由其承担的纳税义务变为他人负担的过程。什么是税负归宿?税负归宿指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或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由于存在税负转嫁与归宿,纳税人与负税人就出现不一致。,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4,税负转嫁的方式,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5,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顺转):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将其所应交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是税负

2、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A B C D E 原材料生产者 制造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后转(逆转):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价格的方式,将其应交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者。A B 汽车制造商 汽车销售商 混转:就是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给商,又可以同时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这种转嫁方式比较常见。A B C 汽车制造商 汽车销售商 消费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6,税负转嫁的方式,消转(税收转化)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将应纳税收的全部或部分消化掉。这既不是提高销售价格的前转,也不是压低购价的后转,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而抵消税

3、负。税收资本化税负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应税物品(主要是土地和其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的政府债券等资本品)交易时,买主将物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物品价格中作一次性扣除,此后虽由买主按期交税,实际上税款由卖主负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7,流转税(商品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以单个市场、单个消费者和供给者为分析对象,假设市场主体之间不存在关联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对生产者征收从量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分析,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8,流转税(商品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对消费者征收从量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分析,无关性定律:无论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对消费者征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分担税收负担的情况是一

4、样的。,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9,需求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也就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通过需求弹性系数Edp来衡量。,(其中,Q为需求量,Q为需求变动量,P为价格,P为价格变动量;Q/Q为需求量变动系数,P/P为价格变动系数。),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0,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高的商品的税负转嫁由于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高,消费者易于改变消费选择,不购买征税品,而购买税低价低的替代品,从而在遇到加税而价格上升时,可通过少消费或不消费的办法少负担或不负担增加的税收。,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1,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低的商品的税负转嫁商品需求弹性低情况下,

5、税负容易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增加的税收中只有小部分由厂商负担,大部分由消费者负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2,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的商品的税负转嫁无论价格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需求量都是一定的,不发生变化。反映征税的商品是必需品且没有替代品的情况。厂商把流转税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3,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的商品的税负转嫁价格稍有上升,消费者完全采用代用品或停止购买该商品。该商品只能采用固定标价,不论需求量多大,价格都不变。税负一点都不能转嫁给消费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4,供给弹性,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反映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

6、过供给弹性系数Esp衡量。供给弹性系数是供给量Q变动系数对价格P变动系数的比率。,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5,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供给弹性高的商品的税负转嫁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高,意味着该商品的生产者在与原材料厂商及消费者关系上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易于把税负转嫁出去。,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6,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供给弹性低的商品的税负转嫁厂商实际承担的税收要比消费者承担的税收多,供应课税商品的厂商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生产条件较不能适应课税变化,不易把税负转嫁出去。,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7,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商品的税负转嫁税负完全由厂商负担而不能转嫁出去。它说明厂商的生

7、产条件完全不能适应税收和市场的变化,处于绝对被动的不利地位。,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8,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供给完全有弹性的商品的税负转嫁价格一有变化则供给随之而变,表明厂商在征税后,税负通过涨价形式全部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19,总结,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转嫁给消费者或买者的部分较小,不转嫁或向后转嫁部分大;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转嫁给消费者或购买者的部分大,不转嫁或后转部分小。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往往由供给和需求两方共同负担税款,即厂商可转嫁一半于买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

8、0,供求弹性和税负转嫁的基本关系表,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1,影响商品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其他因素,从量税和从价税 从价税转嫁归宿的规律和决定因素与从量税相同,供应商和消费者实际承受税收负担的大小同样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大小。税负转嫁与课税范围 商品税课税范围越窄,越不易于税负转嫁。课税范围越是宽广,越有利于税负转嫁。税负转嫁与市场状态 区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垄断四种市场状态。,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2,所得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工薪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与商品税的情况一致。某些专门技术人才的劳动具有供给弹性很高的特点,对他们的劳动所得征收工薪税,往往会转嫁给雇主,其形式就是要求税后净工资保持

9、与税前一样。,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3,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一定时期的应税利润 应税利润可能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常利润,另一部分是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也称为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获得的超过生产中使用资本要素的机会成本的收益。假定能够设置一种只对超额利润课税的税种:短期均衡:企业追求超额利润最大化,由于超额利润税并没有改变企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因此企业不会改变其产量。而由于产量不变,消费者的支付价格也不会改变,所以消费者的情况不变,最终企业将完全承担税收。长期均衡:竞争的结果企业的超额利润为0,不会产生税收收入。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同样由于这种税

10、不会对产量产生影响,消费者的境况不会因为征税而降低,因而企业要承担该税收,也就是说这个税不会转嫁。,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4,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有可能在其他市场发生的一系列相对价格变化。局部均衡分析只能分析特定市场的个别商品特定商品税或单一要素税,而不能分析一般所得税或一般流转税。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政府对税收的使用即政府支出以及税制结构调整的影响,只考虑征税的影响,而不考虑支出和税制结构调整的影响,显然不全面,也不能真正说明税负归宿问题。,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5,一般均衡分析,哈伯格(Harberger,1962)一般均衡要将所有的市场联系起来考察税收的效应,从而考

11、察整个经济运行中的税收归宿状况。需要对经济进行简化:两种商品(x、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不存在储蓄税种的等价性,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6,税种归类,选择性流转税(消费税),如tx、ty。部分要素税,即对某个生产部门所使用的某种要素课征的税,如tKx、tLx、tKy、tLy。一般要素税,即对两个生产部门所使用的某种要素课征的税,如tK、tL。一般所得税t。,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7,假定前提,只有x、y两个生产部门,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两类商品的生产者均保持规模收益和要素密集度不变 要素完全流动 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要素供给总量不变 消费者的偏好相同且不变 税前和税后的

12、总收入不变,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8,四种类型税收的一般均衡分析,选择性流转税(以对x商品的消费课征流转税tx为例)部分要素税(以对商品x部门的资本K征收从价税tKx为例)一般要素税(以对商品x、y部门的劳动要素L征收从价税tL为例)一般所得税,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29,选择性流转税,从一般均衡角度,对某一特定商品课征的流转税,会导致为生产该商品而需要大量采用的投入品相对价格下降,从而波及其他商品和要素所有者。选择性流转税的税负将会由应税商品和相关其他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生产应税商品大量使用的要素的所有者共同负担,负担的大小将取决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产业形态(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

13、集型)等因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0,部分要素税,综合要素的产量效应和收入效应可知:如果被课征资本税的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两种效应同方向。如果为劳动密集型,那么最终结果不确定,但由于会导致部门劳动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对资本的课税也有可能损害劳动的利益。一般性结论是,只要要素可自由流动,那么对其中一个部门的一种要素课税,其税负会归宿到两个部门的两种要素,从而影响它们的收益,具体归宿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这是局部均衡分析所得不到的结果。,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1,一般要素税,如果对两个部门的劳动要素征收同样的税,那么由于两部门劳动要素的价格同时上升同样的幅度,因而不会发生要素在两部门间的流

14、动,因此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工人无法通过转移要素而逃避税收。如果劳动要素的供给弹性为0时,那么税负将完全由工人负担;如果劳动要素的供给可以改变,那么要素所有者将减少劳动的供给,从而改变原有的资本和劳动的供给情况,这一方面会造成商品产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会改变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进而使资本的价格下降,税负最终将在工人、生产者以及资本要素所有者之间分担。,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2,一般所得税,对全部要素的课税,即对资本和劳动的所有者共同课征所得税,由于课税范围涉及所有部门,因此不会导致要素的跨部门流动。其次,由于前面假设要素的供给是不变的,即要素供给无弹性,那么要素的所有者不能通过提高要素价格而转

15、嫁税负,因此税负将由要素的所有者负担。如果要素的供给可以改变,那么要素的所有者则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的价格来转嫁税负,而最终的税负归宿问题则要根据要素供给的弹性来具体考察。,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3,一般均衡分析的启示,一般均衡分析不仅指出商品的供需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而且表明在分析税负归宿时还要考虑要素的可流动性、要素供给的弹性等最终税负归宿的因素。揭示了税收效应的复杂性,使人们的认识大大拓展和深化。一般均衡分析的结果还告诉我们要谨慎对待某些司空见惯的政策主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4,一般均衡分析局限性,关于保持规模收益和要素密集度不变以及替代弹性为一的假定。关于要素完全流动和完全自由

16、竞争的假设不是普遍的。关于要素供给总量不变的假设从短期静态看,这是合理的,从长期动态看由其导出的结论不成立。关于消费者的偏好相同、不产生任何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假设。显然这些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偶然的。,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35,本章小结,税负转嫁的方式包括前转、后转、混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从局部均衡角度,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局部均衡分析只能说明单一市场和单一商品的税负转嫁与归宿,忽略了有可能在其他市场发生的一系列相对价格变化。一般均衡分析揭示了税收效应的复杂性,得出了许多不同于局部均衡分析的结果。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在过于苛刻的假定下,影响了结论的适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