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296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阅读单元导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任务 背景 过程 主题,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观看视频,了解新思想萌发的背景:,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西学东渐第一次鸦片战争,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成就:,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成就:,3、影响:,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一次知识界的思想启迪。,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 据统计,当时有能力读到此书的人多达300多万,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员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

2、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1851年,海国图志第一次“偷渡”到日本,极受欢迎。1854年,日本人干脆在国内翻印了海国图志,引起了更大规模的阅读热潮。此后,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到1859年,这部书的价格竟然比最初时飙升了3倍之多。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魏源人微言轻,其著作受冷遇。,但日本人却把海国图志大量翻译,推动日本明治维新。,墙里开花墙外香,从鸦片战争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3、。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接受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时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中“少数人”是指那些人?材料中的“20年”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洋务派。洋务运动。原因: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的打击,外有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材料中“少数人”是指那些人?材料中的“20年”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2、提出者:,内忧外患,1)18

4、61年,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初步表述了 2)张之洞的劝学篇系统阐释了,3、内容:,体:主体、本质;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 式,即功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4、评价:,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主要代表人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新国家,3、作用:,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康、梁等人维新变法思想有什么时代意义?,2)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

5、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为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1)激发了人民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它(指维新变法思想)带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场革命,从而改变了最难改变的东西:世界观。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人士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课堂基础知识梳理,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思想,器物阶段,制度阶段,?,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2014北京文综

6、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课堂练习,2(2014天津文综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3(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

7、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4(2014海南单科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5(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