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618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惠汝太 心血管内科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脏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血压诊治中心主任,2011年9月10日,2,高血压防治的反常现象,1.越治越多,2.难治性高血压(12%)越来越多。,与1958年比较,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增加2-4倍,3,防治策略必须前移、应当更加积极主动,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对减少高血压并发症至关重要,仍需继续努力;挡住3.86亿高血压前期向高血压转变的滚滚洪流也应提到议事日程。50年没有新的靶点,30年没有新的降压药!呼唤加强机制研究,加强创新研究!(New Engl J Med 2009),4,(1)尿酸增

2、加血压水平(张伟丽、惠汝太等Clin Chem 2009)(2)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相关(蔡军等 Circulation 2011)(3)体位性血压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心脑血 管风险相关(樊晓寒、惠汝太等Am J Hypertens 2010)(4)遗传危险因素:线粒体基因突变(王士雯等Circ Res 2011),一,高血压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传统的危险因素有增无减 新的危险因素不断出现,5,高血压的遗传机制:遗传度40%-60%细胞核全基因组扫描所用的的遗传标记,能涵盖80%的常见核基因组变异。但目前核全基因组筛查所找到的高血压易感基因只能解释2%人群血压变异,单个危险

3、等位基因仅解释1 mmHg的收缩压、0.5 mmHg的舒张压变异。,N Engl J Med 2010;363:166Nature 2010;466:714J Cardiovasc Trans Res 2010;3:189J Clin Hypertens 2010;12:350,二,核基因组变异只能解释部分高血压,6,三,核基因组序列以外的遗传调控机制,1,表观遗传调控机制2,线粒体基因组3,端粒长度,7,核基因组序列外“表观遗传”调控机制,4.核小体位置,1.甲基化/羟甲基化,2.组蛋白修饰,3.microRNA,(1)可以遗传:1946年英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 16,695名新生儿登记

4、,随访65年(2011年)发现:出生体重低,成年后血压高(Br Med J 1985),心脏病风险大(Lancet 1989)。可能与胚胎时期的DNA甲基化修饰,改变基因表达有关。荷兰“饥荒之冬”,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2)可以改变,有干预手段:不像细胞核基因组的突变(束手无策);表观遗传与端粒长度可以调控,肉类食物、运动、茶、大豆等能够影响表观遗传与端粒长度。,表观遗传、端粒长度,8,Cross-talk,线粒体基因突变可致母系遗传家族性高血压(王士雯等:Circulation Research 2011)端粒长度缩短增加高血压风险(鞠振宇等 Hypertension 2009),端粒,线粒体

5、,核基因组序列以外的遗传调控机制是环境因素与老化的靶点,9,环境因素,基因组,表观遗传线粒体端粒,表型: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总体思路,高血压是一个增龄性疾病,是环境+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向,10,四,继发性高血压:5%-20%,11,基因突变导致高血压:19个高血压致病基因 9个致嗜铬细胞瘤 10个致盐敏感高血压患者的最佳利益是我们考虑的唯一利益(Mayo)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把科学进步带给患者的希望送 给患者-转化医学,12,目前的19个高血压致病基因主要定位在肾与肾上腺,目前多数单基因高血压病因:肾离子通道,肾上腺。,13,Sgk1(血清糖皮质激素可以诱导的激酶)与 Akt(蛋白

6、激酶B)磷酸化Nedd4L(Nedd4-2),磷酸化的 Nedd4L可与14-3-3蛋白结合,抑制 Nedd4L与 ENaC 的相互作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2010)17,6877,上皮钠通道(ENaC)活性调控相关基因-候选基因策略,(1)正常,(2)ENaC突变,(3)高醛固酮 高胰岛素,14,Liddle 氏综合征,1:liddle;4:Gitelman,2a/b:隐/显性PHA1;5:Gordon;3a/b/c/d:Bartter 氏综合佂I,II.II.IV 型;降压药作用点,。,TALLH:Henle 氏襻厚升支;DCT:远端集合管;CT

7、:集合管(MR受体);ROMK2:肾外髓钾通道;NKCC2:钠钾氯交换通道;CLCKB:氯通道复合因子肾B;NCCT:钠氯共转运体。,1:liddle;4:Gitelman,2a/b:隐/显性PHA1;5:Gordon;3a/b/c/d:Bartter 氏综合佂I,II.II.IV 型;降压药作用点,15,16,患者22岁,男性,13岁查体发现高血压,2006年来阜外医院就诊,血压:160/120mmHg,4个降压药无效。化验:血钾:3.05mEq/L,24小时尿钾:37mmol(高醛固酮时,血钾30mEq)双肾上腺增强CT:正常;双肾超声:无异常发现;PRA:立位 0.03ngAI/ml/小

8、时,血清醛固酮:78.5 pg/ml(参考63.0239.6pg/ml)24小时尿醛固酮:0.42ug(参考1.08.0ug)治疗反应:安体舒通160mg/天;两周,血压血钾无反应。,汪一波,惠汝太 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07,17,。,临床特点:少年高血压(95有继发原因)降压药反应不好 低血钾 血、尿醛固酮正常 安体舒通治疗无效拟诊:非原醛低血钾高血压:(1)Liddle 氏综合征,(2)妊娠加重的高血压(MR突变,孕酮高,与MR 受体结合):怀孕,安体舒通加重(3)AME(拟醛固酮增多症):甘草史,皮质醇高,用利尿剂、安体舒通及地塞米松(抑制皮质 醇)治疗有效

9、。,18,19,20,我们发现这位患者编码上皮钠通道基因亚型的基因C-末端583密码子存在AGCTC缺失,引起的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585位引入一个新的终止密码子,导致PY模体(motif)缺失。汪一波惠汝太 Clin Endocrinology 2007,21,22,Liddle 氏综合征,1:liddle;4:Gitelman,2a/b:隐/显性PHA1;5:Gordon;3a/b/c/d:Bartter 氏综合佂I,II.II.IV 型;降压药作用点,。,TALLH:Henle 氏襻厚升支;DCT:远端集合管;CT:集合管(MR受体);ROMK2:肾外

10、髓钾通道;NKCC2:钠钾氯交换通道;CLCKB:氯通道复合因子肾B;NCCT:钠氯共转运体。,1:liddle;4:Gitelman,2a/b:隐/显性PHA1;5:Gordon;3a/b/c/d:Bartter 氏综合佂I,II.II.IV 型;降压药作用点,23,Liddle 氏综合征药物治疗-钠通道抑制剂,氨苯蝶啶,两周后血压维持在130-120/80-70mmHg,血钾达到4.0mEq/L以上。阿米洛利:5mg-10mg qd 选择性生育,24,家族性与散发原醛的遗传机制 原醛:占高血压的10%三种临床类型:FH-1:GRA,嵌合基因突变(CYP11B2/B1)FH-2:两侧肾上腺增

11、生(BAH,bilateral adrenal hyperplasia),最常见,连锁位点7p22,致 病基因突变尚未找到。FH-3:产醛固酮的腺瘤,KCNJ5突变所致(APAs,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s)。其他点突变、遗传重排伴杂合缺失(LOH)尚待发 现、证实。?FHx:其他孟德尔型的原醛可能存在。,25,FH1:GRA,CYP11B2/B1嵌合基因突变FH3:致病基因:KCNJ5,编码钾通道Kir3.4,FH2:连锁在7p22,Copyrigh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家族性,散发,家族与散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遗传机制F

12、H:家族性高醛固酮血症Circ Res 2011;108:1417,26,FH-1: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的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 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假性家族性高醛固酮血症-II型(PHA-II)编码醛固酮合成酶与编码11-羟化酶的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同源性95%;GRA患者,11-羟化酶基因的5-调控序列融合到醛固酮合成酶的编码区,杂交基因的产物-醛固酮合成酶ACTH敏感。杂交基因位于束状带。醛固酮的产生在ACTH调控下。,27,嵌合基因CYP11B2/B1,28,醛固酮合成:从球状带易位到束状带,性激素,醛固酮,糖皮质激素,29,G

13、RA症状:可以没有症状,疲劳,头疼,高血压,低血钾,肌肉软弱,麻木,肌肉痉挛,间歇性或暂时性瘫痪,烦渴,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家族性早发脑血管意外,30,1)Southern blot Blot,2)Long-range PCR S1:CYP11B2 S2:嵌合基因,GRA基因诊断,嵌合基因检查可使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达到100%,高度可疑的患者应当建议基因诊断。,31,GRA治疗,1)地塞米松:0.25mg qd 2)依普利酮:50mg-100mg qd 3)螺内酯:20mg tid 因为GRA患者的高醛固酮与高血压均是ACTH调控的醛固酮过分泌所致,糖皮质类固醇可以反馈性抑制ACTH分泌。因此

14、,小剂量糖皮质类固醇(如每天地塞米松0.25mg口服)可纠正GRA患者的高醛固酮血症及高血压(有时需要8周方见效)。另有报告,螺内酯,依普利酮(每天50-100mg)亦有效。,32,FH-2:PHA-II型,地塞米松不能抑制的高血压,低肾素,高醛固酮,18-oxo皮质醇,18-羟皮质醇,类固醇非常高。上述表现反应17-羟化酶与醛固酮合成酶氧化反应活跃。地塞米松无效,提示是另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高血压。基因检查:虽然最常见,但没有发现致病基因;连锁位点7p22但是,病理改变:肾上腺特别大,两侧可达82克。组织学:束状带增生(糖皮质素高?),细胞肥厚,球状带萎缩。,33,FH-3:KCNJ5突变引起

15、产醛固酮的腺瘤(APAs,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s);其他点突变、遗传重排伴LOH(杂合缺失)尚待发现、证实。,34,体细胞突变/胚细胞突变?肿瘤组织找突变,外周血基因组DNA找突变,新技术: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4个腺瘤(APA)的DNA及4个配对未受累对照的肾上腺DNA,作者在3个肿瘤组织中查到体细胞KCNJ5 基因突变,KCNJ5编码Kir3.4钾通道。再检查6个患者的18个腺瘤(APA),均被发现存在KCNJ5 突变。只有2个突变(G151R与 L168R)重复出现,位于影响Kir3.4 钾通道选择性滤过功能部位

16、。在FH-3 家系中发现类似的胚系细胞突变T158A,位于相同的保守区域。,Science.2011;331:768772,35,Three-dimensional models of the Kir3.1/Kir3.4 channel.,Dibb K M et al.J.Biol.Chem.2003;278:49537-49548,2003 by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只有2个突变(G151R与L168R)重复出现,位于影响Kir3.4钾通道选择性滤过功能部位。T158A(胚性突变),KCNJ5 编码内

17、向钾电流通道 Kir3.4 以同源4聚体与Kir3.1形成异四聚体存在。,异四聚体,36,基因突变的功能研究-下结论,作者用电生理研究方法证明:KCNJ5突变导致Kir3.4钾通道功能改变:丧失选择性,增加钠电导及膜除极。膜除极导致电压激活的钙通道开放,钙信号通路激活,这条通路是调控醛固酮合成的主要信号通路,导致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醛固酮增加。根据这些基因结构与突变基因功能的研究结果,作者得出结论:KCNJ5 突变参与遗传性与获得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KCNJ5 突变导致肾上腺皮质细胞自主增生,足以引起持续性醛固酮分泌,细胞增殖。K+Channel Mutations in Adrenal

18、 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s and Hereditary HypertensionChoi et al Science.2011;331:768772,37,KCNJ5 编码钾通道 Kir3.4,突变导致相当一部分APAs(adrenal 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生殖细胞KCNJ5 突变引起罕见常染色体显性、早发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L,以两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为主,临床常诊为FH-3(family hyperaldosteronism FH)PAL:Primary aldosteronism,idiopathic h

19、yperaldosteronism(BAH 两侧增生),Science.2011;331:768772,38,鉴别诊断临床像原醛,但是醛固酮不高:(1)Liddle氏综合征,(2)MR受体突变:妊娠加重的高血压(孕酮太多,与盐皮质类固醇受体结合,对安体舒通反应(3)11-HSD突变:AME-拟盐皮质类固醇增多症 临床像原醛,醛固酮高:(1)GRA,家族性高醛固酮血症-2型,(2)原醛(产生醛固酮的腺瘤-APA,两侧肾上腺增生-BAH或特发),39,鉴别诊断(2)血钾,原醛:血钾低占50%,低血钾是比较晚期的表现,同时血钠 偏高;对利尿剂敏感(极易造成低血钾)利尿剂、腹泻等也造成低血钾,但同时血

20、钠偏低血钾高:WNK突变,Gordon,40,(A)盐皮质类固醇受体突变,妊娠家中的高血压(孕酮与MR结合).(B)11-HSD-2缺乏或遗传性(AME)或获得性(甘草)导致皮质醇升高。刺激MR,高血压,(C)Liddle 综合征.ENaC-或-亚单位突变,阻止Nedd4结合,钠通道不能被胞因灭活,持续激活,导致容量型高血压,(D)Gordons 综合征:WNK:(Da)增加远端集合管NCCT活性,钠氯重吸收增加,导致容量扩张、高血压;(Db)抑制 皮质集合管(CCT)的ROMK 活性,导致高血钾。MCR:盐皮质受体NCCT,Na-Cl co-transporter;PT,proximal t

21、ubule;ROMK,renal outer medullary potassium channel;WNK,serine-threonine kinase.,单基因疾病累及远端肾单位的高血压:,41,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30%的病例由9个致病基因突变所致,胚系细胞突变:30%病例 与下列9个胚细胞基因突变有关:VHL,RET,NF1,SDHA,SDHB,SDHC,SDHD,SDHAF2,TMEM127 体细胞突变(Hum Mol Genet 2011 Aug 9):新的方法somatic mutation analysis 研究嗜铬细胞瘤肿瘤组织发现: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多数是杂合子缺失(LOH)所致,也存在点突变,拷贝数平衡的杂合缺失体细胞与胚系细胞突变占总数的45.5%(92/202),散发嗜铬细胞瘤14%为体细胞VHL或RET基因突变所致。,42,谢谢招收2-3个博士后,待遇优厚(年薪5-10万,工作2-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