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幻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82459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幻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狂犬病幻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狂犬病幻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狂犬病幻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狂犬病幻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狂犬病幻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幻灯.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狂犬病,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兽以咬伤方式传染给人。临床表现:恐水,怕风,恐烦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病死率:100%。,病原学,狂犬病毒:属棒状杆菌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大小,75 nm x15nm,中心:单股负链RNA,包膜:核衣壳,含脂蛋白,及糖蛋白。易被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灭活。加热100度,2分钟灭活。含5种主要蛋白: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N蛋白靶抗原,有助临床诊断。,自然病毒:自然条件之下感染,分离出,称野毒株或街毒株,致病力强。固定年

2、度:多次传代获得,毒力减弱。具免疫原性,制疫苗。,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狂犬,猫,猪,牛,马,蝙蝠,狼,狐狸。我国主要是病犬和某些健康犬唾液。,二、传播途径 通过咬伤传播,唾液经伤口侵入,宰杀过程被感染,蝙蝠穴居,呼吸道传染。,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犬咬伤发生率15-30%。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部位:头,面,颈,四肢被咬伤后发病机会较多;2、咬伤重要性:伤口深而大,发生机会较多;3、局部处理情况:迅速处理,发生机会较少;,、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疫苗发生机会较少。、衣着,厚受染机会较少;、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机会多。,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1、组织内病毒小量增

3、殖期:伤口附近小量增殖,大于1-2周;,2、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神经轴突中枢神经向心性扩展,至脊髓脊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到脑部。,3、向各器官扩散期: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器官。交感神经节受累 唾液分泌,出汗增多;迷走、交感、心脏神经节受累 功能紊乱,猝死。,病理变化: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镜下:非特异性神经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内格里小体:特征性病变 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常见于海马及小脑PurKinje细胞中,圆形,椭圆形,染色呈樱桃红色,具诊断意义。,临床表现 潜伏期:5天至大于19年,一般1-3个月。,(一)前驱期:低烧,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而恐惧

4、不安,烦躁失眠,声,光,风刺激感,喉头紧缩感。伤口痒,痛,麻,蚁走感。持续2-4天。,(二)兴奋期:,高度兴奋,表现:极度恐怖,恐水,怕风。T38-40度。恐水症:本病特征:极渴不敢饮。因为见水,闻声,饮水,提及水均引起喉肌严重痉挛。风,光,声引起喉肌痉挛。声嘶,言语不清。严重者:全身肌肉抽搐,呼吸困难。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大量流汗,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沉上升。神志清楚,精神失常,幻视幻听。1-3天。,(三)麻痹期:,肌肉痉挛停止,全身迟缓性瘫痪,昏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期6-18小时。全程大于6天,上述为狂躁型表现。麻痹型(青年型)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有兴奋期和典型恐水表现,

5、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横断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终因瘫痪而死亡。,实验室检查,(一)周围血象,脑脊液 WBC中度升高,中性大于80%,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质稍多,糖,氯化物正常。,(二)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唾液,脑脊液,泪液,脑组织。动物,死者脑组织切片,内基小体,查狂犬病毒核酸。,(三)病毒抗原抗体检测,1、狂犬病毒抗原 脑膜切片,发根皮肤,脑组织,阳性率98%2、狂犬病毒抗体 WHO曾用CDC推荐快速荧光焦点抑制实验(RFFTT)检测血清,脑脊液中和抗体。国内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诊断与鉴别诊断,狂犬病兽咬伤,抓伤史。典型症状。确诊

6、:病毒抗原,病毒核酸,尸检脑组织内基小体。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鉴别。,治 疗,对症综合治疗为主。1、严格隔离病人,防止唾液传染,减少光,风,声刺激,狂躁用镇静剂。2、加强监护治疗,给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预 防,(一)管理传染源:以犬的管理为主。(二)伤口处理:20%肥皂水,0.1%苯扎溴胺冲洗半小时,祛除狗涎,挤出污血。70%酒精擦洗,浓碘酒涂抹,排血引流。狂犬病免役球蛋白血清局部浸润注射。,(三)预防接种,1、疫苗接种 用于暴露后,前预防。暴露前预防主要用于高危人群。暴露后预防主要为可疑动物咬伤,抓伤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吸附狂犬疫苗(RVA)原代鸡胚细胞疫苗(PCECV)国内:地鼠肾细胞疫苗,暴露前预防,接种3次,2ml/次 im,于0.7.21日进行;2-3年加强注射一次。暴露后预防:共5次,于0,3,7,14,30天完成。严重咬伤 10针,前6日内每天一次,后10,14,30隔天一次。,2、免役球蛋白注射,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20IU/kg,总量一半在伤口浸润注射,剩余臀部肌肉注射。(皮肤实验过敏脱敏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