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9634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9.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学,学习目标:1.掌握体位摆放、体位转移和体位转移技术。2.熟悉呼吸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熟悉体位排痰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4.掌握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方法。,第一节 体位与体位转换,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半卧位、坐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等。为了防止发生褥疮;预防和减轻痉挛的出现或加重;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等。-与翻身配合应用,脊髓损伤、偏瘫,在早期,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因此,采取什么体位非常重要。目的:防止发生褥疮,预防关节挛缩、畸形,肩关节半脱位和垂足,减轻痉挛等。,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摆放,仰卧位: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

2、(需要保持颈部过伸展位时,在颈部垫上圆枕)。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背伸位。,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摆放,侧卧位: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等靠住,以保持侧卧位(行颅骨牵引时,保持4060侧卧)。,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1)仰卧位: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2)患侧卧位:,最重要的体位,可增加患侧的感觉输入,牵拉整个瘫痪侧肢体,可防止肌肉痉挛。头置舒适位,躯干稍后仰,腰背部垫枕头支撑,保持患肩前伸,避免受压

3、与后缩,肘伸展。患腿舒适位,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并置于体前枕上。,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3)健侧卧位,患者比较舒适的体位,患者胸前放一枕头,使肩前伸,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于枕上,患腿屈曲向前,并以枕头支持,以保持髋、膝关节自然微屈,踝关节中立位,避免足内翻。,体位转换(翻身训练),-12小时一次,体位转换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改变身体的姿势和位置。,1.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C6损伤()全辅助下翻身(急性期):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侧,一人固定住患者头部。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外展。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双上肢、下肢间垫上枕头。,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4、2)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3)利用布带进行翻身,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患侧翻身训练,键侧翻身训练,体位转换注意事项,1.转换方式得当 2.强化宣教 3.注意保暖 4.节力原则 5.安全舒适,向健侧翻身,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第二节 转移技术,康复护理学,主要内容,目的和条件,转移训练方法,两人帮助的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两人帮助的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单人帮助的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单人帮助的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独立的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独立的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椅之间的转移,轮椅-椅成角转移(截瘫),轮椅-椅成角转移(偏瘫),轮椅与坐椅之间的转移,轮椅-正面转移

5、,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浴盆间的转移,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第三节 体位排痰训练,康复护理学,体位排痰训练,1、体位引流护理:1)原则是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2)方法:每1/21小时翻身一次;引流体位下摆放1020分钟,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为佳,体位排痰训练,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应禁用。有支气管痉挛者,可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2、协助排痰护理:叩拍、震动,叩拍法:手掌微屈、机械叩拍器由下而上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2、协助排痰护理:叩拍、震动,震动法:用手紧按胸壁产生震动,使患侧

6、部位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向较大支气管移动。宜呼气时进行,忌吸气时进行,2、协助排痰护理:叩拍、震动,注意事项:叩拍和震动宜在进餐后2 小时进行。疑有肺栓塞、支气管痉挛、出血、疼痛严重、肿瘤等疾病者禁忌应用。,雾化法吸痰引流排痰法,4、有效咳嗽训练,1)患者坐位或立位,上身略前倾2)缓慢深吸气,屏气几秒钟后张口连咳3声。可用手按腹部。3)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4)连做23次,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5)如深吸气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第四节 放松训练技术,康复护理学,放松训练,1、放松训练又称肌肉松弛训练或自我调整疗法。2、作用:1)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7、神经官能症的治疗。(神经官能症)2)因精神、身体的过度应激所致的各种病症。(高血压)3)缓解疼痛(痉挛性瘫痪)。,3、康复护理常用放松训练方法,渐进性放松训练想象性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第五节 呼吸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学,呼吸训练,1.作用:增大肺活量,增加吸氧量,改善全身健康状况。主要用于慢支、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2.呼吸运动的动力:1)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2)肋间肌-深呼吸时起作用。3)辅助呼吸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目的,1.环境:相对安静2.要求患者:思想集中、肩背放松;先吸后呼、吸鼓呼瘪

8、;吸时经鼻、呼时经口;深吸细呼、不可用力。,一、呼吸训练前的准备,二、常用训练方法,1.1腹式呼吸法,1.2腹式呼吸法,2.1缩唇呼吸法,2.2缩唇呼吸法,2.3缩唇呼吸法,3.吹烛练习,4.其他练习,三、注意事项,第五章 康复护理技术 第六节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护理学,一、训练目的,建立或维持病人的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使其能生活自理,或把生活依赖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如灵活性、协调性,增加活动能力,使其能独自或借助最少的帮助,完成各种体位转移,在社区内进行社会活动训练病人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的ADL辅助器具。,68,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训练前,要评估病人ADL的能力及其潜能。

9、根据评估结果,结合病人的病情、全身功能状况,现在和将来的个人需要和愿望,住宅环境和家庭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训练计划实施时,必须早期开始,由易到难,重点突出。对因疾病而引起严重残疾的患者或经过适当训练仍不能独自完成ADL的患者,可以借助必要的辅助器具。治疗人员要耐心,病人要主动参与,有恒心。,二、训练范围,1.体位转移能力床上体位及活动能力坐起及坐位平衡能力站立及站位平衡能力,行走及乘坐交通工具能力室内行走室外行走上下楼梯上下汽车使用轮椅,二、训练范围,3.交流能力阅读书报书写使用辅助交流用具交流板、图片、打字机、电脑与他人交流理解能力,2.自理能力1)更衣穿脱不同式样的上衣、裤子、袜子和

10、鞋2)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修饰、洗澡、大小便及便后卫生3)进餐准备食物和使用餐具,二、训练范围,4.家务劳动洗衣、洗车购物做饭住房收拾,72,床上活动,床上体位:保持在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时的良好体位(良肢位)。床上体位变换:上述三种体位相互之间的变换,以及从卧位坐起和躺下。床上移动:上下移动、左右移动。,2023/8/10,73,坐位及站立,坐位平衡: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前者指保持坐姿稳定,后者指坐位时进行躯干各方向活动或上肢活动时的平衡。站立:由坐位站起和坐下,以及在站立位时的平衡(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站立时的静态指保持站立姿势稳定,动态平衡指躯干向各个方向活动或四肢活动,例

11、如原地抬腿时的稳定。,2023/8/10,74,行走及乘车,室内行走:在地板或水泥地面上行走。室外行走:在水泥地、碎石路、泥土路面上行走,上下台阶或楼梯。借助助行器行走:使用助行架、手杖、腋杖、穿戴支架、支具或假肢行走。上、下汽车,75,轮椅活动,乘坐轮椅:床与轮椅之间或轮椅与椅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乘坐轮椅进出厕所或浴室。使用轮椅:对轮椅各部件的掌握和操纵,轮椅的保养与维修,76,更衣,穿脱内衣、内裤穿脱套头衫穿脱裤子穿脱鞋袜,77,个人卫生,洗漱:洗脸、刷牙、洗澡修饰:梳头、刮脸、修剪指甲、使用化妆品(女病人)二便及便后清洁,78,进餐,摄食体位:坐位或半坐位食物选择:易于口腔移送和吞咽使用餐具:对普通餐具加以改进,以适合病人需要,三、ADL训练方法,将动作分解为若干细动作,并给予示范从易到难,集合晨间护理在床边进行给予恰当的肯定和赞扬适当的辅助用具的应用对环境条件作适当调整,80,部分ADL自助具,训练原则与注意事项,保证安全训练的内容与病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训练由易到难训练尽可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训练要尽可能的发挥患肢的功能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81,2023/8/10,8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