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ppt-公开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9969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与问ppt-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与问ppt-公开课.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问”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学习,结果几年下来,他却一无所获;老大得到了有“问”字的半块,于是遇到问题就问别人,结果别人最后都很烦他,几年下来,他也一无所获。同学们,你认为兄弟俩一无所获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学与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学与问这篇课文。,学 与 问,文体:说理文 议论文,说明事理的文章-说理文、议论文,

2、说理文的特点:提出观点(开头)事例证明、道理论证(正文)得出结论(结尾),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读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3 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4、分小组讨论,交流:(1)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论点来写的?(2)课文举了两个什么例子?想告诉我们什么?,自读课文,xi,shn,ku,f,懈,沈,括,辅,松懈不懈,沈阳姓沈,概括 括号,辅助辅导,我会读,xing,翔,翱翔飞翔,殿堂 钥匙 缠着 翱翔 芳菲 铺路无影无踪 科学奥秘 不懈探求 稀奇古怪 五彩缤纷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随时随地 能者为师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相辅相成,我会读,din s

3、hi chn o xing p,o xi,shn,f,芳菲:花草的色美、味美都称芳菲,这里即指花草。大林寺:寺名,在庐山香炉峰顶。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理解词语,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文章体裁是()。课文课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填一填,议论文,勤学好问,问,勤学好问,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1、先写了什么?2、再写了什么?3、最后写了什么?,理清思

4、路,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思路,课文围绕“学”与“问”,1、先提出观点:()2、再证明观点:()3、最后得出结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列举哥白尼小时候和沈括小时候的两个事例,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练一练,精读课文,提出观点:,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有学问,问来的,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问”是(),它能()。“问”是(),它能帮你()。,金钥匙,打开知识殿堂,铺路石,通向成功之门,“问”是小舟,它能()。“问”是(),它能帮你登上知识的高峰。,载着你驶向知识海洋的彼岸,阶梯,

5、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名人简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

6、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精读课文,证明观点:,1,2,不耻下问。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能者为师,精读课文,名人名言,沈括(10311095)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平生博学善文。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分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名

7、人简介,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精读课文,证明观点:,xng,也许、或许,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8、,唐,白居易,不断思考、探求。,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课外链接,这里指花草,完,凋谢,开始,才,常常埋怨,春天回去了,寻找,没有想到,精读课文,证明观点:,为了证明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文章介绍了中外两个名人的事例。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坚持不懈追求科学奥秘。终成伟大的天文学家。,沈括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从第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哥白尼是一个()的人?,(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从第二个例子,可以看出,沈括是一个()的人?,(勤学好问;留心观

9、察;爱动脑筋;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相结合),通过这两个例子,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问”很重要,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明白了问的重要性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下面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精读课文,证明观点:,精讲点拨,1、提出论点: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作者用两个比喻论证了问的重要性。,2、事实论证:用哥白尼的事例,再次论证了问的重要性。,3、道理论证:作者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以能者为师。,4、事实论证:作者列举沈括的事例,认为只有把勤学好问和善于 观察相结合,

10、才能求得真知。,5、得出结论: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号召 大家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总结课文,说一说,“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学习者?,贵在恒,学习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贵在勤,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贵在专,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贵在疑,贵在看,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合作探究,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课外拓展,1、关于问的词语:,不耻下问 刨根问底 寻根究底 好

11、问决疑 好问则裕 追本溯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课外拓展,2、关于问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 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 子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 充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 郑燮(xi)(郑板桥)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课外拓展,1、关于问的诗句:,问到底(1924)陶行知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他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文体简介,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议论文的“三要素”。2、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