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01045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学习目的】了解: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及审计的总目标理解:管理当局认定掌握: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概述,(一)审计目标的含义 1.审计目标含义 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审计目标与审计目的 我们一般认为,审计目标和审计目的的含义是相通的。,(二)审计目标体系,图41 审计目标体系,财务审计目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三)审计目标的演变(财务审计目标),过程:,1.查错防弊阶段(1933年以前),(账表导向审计),数据稽核,账簿审计,详细审计,“资”审计,报表审计

2、,审计目标:查错防弊,审计方法:详细审计(即逐笔审查会计记录和账簿),2.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阶段(19331988年),(系统导向审计),审计目标:,真实性、公允性,随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得以发展和系统基础审计确立,具体来说,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审计方法:,主要采取抽查方式,并逐步使用系统基础审计(亦称制度基础审计),3.查错防弊和财务报表验证并重阶段(1988年至今),(风险导向审计),英美 在对会计报表审计中,强调审计战略,使用审计模式,采用分析性方法的审计称之。,审计目标:,查错防弊与验证财务报表真实性与公允性

3、,随着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审计风险加大,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法,二、财务审计目标,(一)、财务审计总目标(二)、财务审计具体目标,1.概念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也就是财务审计的总目标,它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表示意见。,(一)财务审计总目标,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下列条件:,会计政策的选用和重大会计估计的确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并且是恰当的;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判断或决策的事项均已得到恰当的表达和披露;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信息已经得到了合理的分类和汇总。,2.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1)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2)评价财务报表的合

4、法性(3)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4)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5)目标的导向作用,(二)财务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又可细分为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由于一般审计目标是基于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的考虑而具体确立的,我们先介绍管理当局的认定。,1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或称断言、申明),是指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各项目所作的各种明确的或暗示的表示。,例如 某公司1997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负债表如下:固定资产 70 000 000明示性认定包括以下两个:固定资产是存在的;固定资产的正确余额是7 000万元。暗示性的认定包括以下三个所有应报告的固定资产都包括了;上述固定资产全部归被审计

5、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1)、存在或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权利与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4)、计价与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5)、表达与披露。(祥下),2.管理当局的认定包括的内容,(1)、总体合理性;(2)、真实性;(3)、完整性;(4)、所有权;(5)、估价;(6)、截止;(7)、机械准确性;(8)、分类;(9)、披露。,3一般审计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是一

6、般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它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性加以确定。表41列示了存货的项目审计目标及其与一般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 的关系。,4.项目审计目标,表41 存货的一般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与项目审计目标,三、审计程序【实务操作】(一)审计程序定义(二)民间审计程序,(一)审计程序定义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办理审计事项时自始至终必须遵循的工作顺序,也就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基本工作步骤及其内容。,审计目标的实现【书】,1.委托阶段【第五讲 审计委托】2.计划阶段【第六讲 审计计划】3.实施阶段【第七讲 审计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1)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4.终结阶段【第十讲 审计终结

7、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二)民间审计程序,1.接受业务委托在接受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审计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合理的审计计划:既可以保证现场审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也可以降低审计工作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中心工作:,2.计划阶段,划审计工作主要包括:(1)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3)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3.实施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它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主要工作包括:(1)风险评估程序(2)控制测试和交易实质性测试(3)实质性分析程序和余额细节测试,是实质性测试工作的结束,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收支项目及其它有关经济活动审计结果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分析、整理,作出综合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4完成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