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0680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规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积温带水稻灌溉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省第二积温带插秧稻田灌溉技术、井灌水稻增温措施、预防自然灾害等技术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XX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水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f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3环境质量3.1 水稻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排方便

2、、土壤肥沃、酸碱度适宜、远离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域。3.2 水稻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水稻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3.3 水稻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水稻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3.4 水田灌溉水质量水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4稻田灌溉技术4.1 泡田清理灌水渠泡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泡田水层管理4月末开始放水泡田,泡田水深以淹没堡片2/3为宜。4.2 插秧至返青水层管理插秧时田间以有水无水的花达水状态为宜。插秧后先不灌水,过ld2d扎新根后再灌水。灌水深度:先达苗高1/3,过2d后达苗高的2/3。返青后浅灌增温,水层深度2c

3、m3cm0返青期如遇低温和大风天气,需灌4cm5cm深水护苗,深水护苗2d3d后保持浅水层2cm3cm04.3 分簸期水层管理4.3.1 水稻在分蕤期实行浅灌,水层2cm3cm为宜,浅水层一直保持到分槃高峰期。4.3.2 分麋末期采用间歇性灌溉方式,即每次灌水使水层达到3cm5cm,自然落干后再灌水,如此反复。对前期施肥量大,长势过旺,于分槃末期排水晒田5d7d,晒至大面积无水、脚窝有水,地表出现微裂,晒出后恢复3cm5cm浅水层。4.4 X发育期水层管理幼X分化期采用间歇性灌溉,把水层保持在3cm5cm;自然落干后再灌水。减数分裂期如遇17以下低温,水层加深到15cm20cm,保护幼X发育,

4、预防冷害。低温过后再恢复间歇性灌溉,至始X期。始X期采取浅水灌溉,水层3cm5cm为宜,至齐X期。4.5 结实期水层管理乳熟期、腊熟期要采取间歇性灌溉,灌水深度为4cm5cm,至蜡熟末期。腊熟末期停灌。5井灌水稻增温措施5.1 设晒水池晒水池与水田面积的比例为2%左右。晒水池一般设在井边,也可利用地头空间或水田附近的池塘、水泡、水沟等做晒水池,加高围堰,注水后表水进入渠道灌溉。5.2 XX灌溉渠道井水通过XX灌溉流程,充分接受日晒。5.3 清理灌水渠道清理灌水渠道,可以提高水温。5.4 换进水口半个月换一次进水口,可避免进水口处的水稻长期处于低温下生长。5.5 防止渗漏在漏水严重及当年旱改水地块,要反复进行水耙田,使泥填塞裂缝。同时要修筑好渠道XX填。5.6 适当提早泡田整地时间适时提早开机泡田,整地后保水增温。5.7 夜灌近处,昼灌远处夜间灌水能缩小气温与水温的温差,若有条件最好采用夜灌。6预防自然灾害参照GB50288、GB/T50363合理设置晒水池及防洪排涝工事,灌溉水温控制如卜:6月份:分槃期水温7月份:孕X期水温217C抽X期水温218C8月份:灌浆期水温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