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771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林 崇 德北京师范大学,一、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心理健康的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也表示它的相反方向-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一)国际争议 第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有不同认识。有的学者强调心理健康的客观标准,认为具有良好的身体,良好的品德,良好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就是心理健康。如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和Buhler的基本生命倾向论。有的则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感受。如Maslow的自我实现概念。有心理学家从外部标准、主观感受、情绪三个方面来论述心理健康。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通常包括两个方

2、面: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第二、关于心理健康的测量指标有不同认识。在对西方心理健康研究文献检索中发现,关于心理健康的测量指标有很多,例如:情绪和情感、主观幸福感、自尊、一般健康状况、生活满意感等,那么,究竟什么指标最能够反映心理健康的本质和核心呢?,第三、关于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存在误区。目前心理健康工作者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大部分为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症状的测量,例如:对于忧郁、焦虑和其它负面情绪的测量,如Goldberg的一般健康问卷;Bradburn的负性情绪量表,都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量度。这样的测量无法指示非不健康和健康之间的区别。,(二)心理健康的含义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

3、 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公认的理解是: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也就被默认成了这两种情感。积极情绪情感和消极情绪情感彼此相互独立。换句话说,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加/减少并不意味着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增加,它们可以同时存在。,2、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为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高相关,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主观性: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个人的主观 体验,客观条件只是作为影响体验的潜在 因素;积极

4、性:表现出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 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全面性:心理健康与否,不仅表现在知、情、意的各个过程和个性的各个方面,而且也 往往表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腾飞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等,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

5、理素质。正如纲要指出的: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1.学生发展的主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2.面向全体与顾及差异的教育;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4.从上面的论述能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任务和原则。,二、心理健康的标志,(一)心理健康标志所涉及的方面 怎样来判断心理健康?一般认为:第一、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是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第二、情绪是心理健康状态的直接体现和重要检测体系;第三、自尊是心理健康概念的核心,自尊有三种心理社会因素自我认同感、社会能力、学习与工作能力和两种生物因素

6、相貌和天赋。,(二)心理健康标志的国际提法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标准(四条):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顺利;有幸福感;发挥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十条):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理想、目标切合实际;适应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控制情绪;适应群体,发挥个性;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美国人格心理学的标准(七条):自我开放(不自我封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安全感;正确地认识现实;胜任自己的工作;自知之明;内在的统一的人生观。,(三)心理健康标志的一般提法其一,没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现象或精神现象发生病理性的变化,它有轻度与重度之分;大中小学生常见的心

7、理问题或行为问题,主要属于心理素质或心理质量不高的表现,它不属于心理或精神疾病的范畴,充其量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其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中央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三,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四)适应性指标与发展性指标1、判断心理健康的指标(适应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2、发展性指标是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 的指标 学生身心发展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前进并呈现一定趋势、方向和水平的。正因为如此,纲要才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作

8、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则;才把小学生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生以活动与体验为主、高中生以体验和调适为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途径和方法;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按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分阶段进行。,三、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一)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师生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对异性的看法问题;人际交往障碍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 学习压力问题;厌学问题;学习困难问题;学习障碍问题。,3、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 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

9、外部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网络因素。2、学生内部自身因素,(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敬业)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6、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乐群)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2、能客观了解他人;3、关心他人的要求;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5、积极地沟通;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自我修养)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6、具有自制力。,关于灾后儿童青少年心理疏导分三个阶段:紧急应变期,冲击期,心理重建期灾后青少年发生的心理变化及其对策对当前四川灾后心理疏导工作的四点建议:1)帮忙不添乱,决不能造成二次伤害;2)科学有序是做好从心理救助到心理援助工作的关键;3)积极的培训(对象与任务);4)伦理性与科学性。,结 束 语,(沈德立,林崇德,王登峰,2004),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