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检查-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湖南中医药大学,一、测量方法,(一)图纸,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间,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时间:1小格=1mm=0.04秒纵坐标为电压,由定准电压决定1小格的含义。,(二)心率的计算,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HR(次/每分钟)=60(s)/R-R(or P-P)间距平均值(s)可查表。,不规则节律时测HR: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计头不计尾。目测:1525格为正常。,(三)各波段的测量,1
2、、电压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若为双向P波,应以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值。基线为T-P段(测电压.swf),测时间.swf,2、时间应选择波形比较清晰的导联,从波的起始部内缘量至波形的终末部分的内缘。正向波(向上波)时间:应自等电位线的下缘测量。负向波(向下波)时间:应自等电位线的上缘测量。总之:测量时间即测波两凸点的距离。双向波:两个方向的总宽度。,3、室壁激动时间(VAT),又称R峰时间(R peak time)从QRS波群的起点量到过R 波顶点所做垂直线的距离。如R波有切迹或有R 波,则以最后的R 波顶点为准。,R峰时间.swf,一般只测
3、V1和V5导联。代表心室肌激动时,激动自电极下局部心肌的心内膜面到达心外膜面所需的时间。,4、间期的测量:P-R(or P-Q)间期的测量:选择有明显P or Q波的导联进行():自P波的起点量至QRS波群的起点。Q-T间期V3: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选择T波比较清晰的导联。自QRS波群的起点量至T波终点。若心律不规则,应取34个间期的平均值。,5、S-T段移位的测量:以T-P段作为等电位线 P-R段:心动过速使T-P段不明显时选择 或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为基线。S-T段上抬:自等电位线上缘垂直量到S-T段上缘。S-T段下移:自等电位线下缘垂直量到S-T段下缘。斜行向上的S
4、-T段,以J点作为判断S-T段移位的标准;斜行向下的S-T段,则应在J点后0.08s处进行测量。,(四)平均心电轴的检测,1、概念:心脏激动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广义的说,心房除极,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过程中所产生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均称为心电轴。临床上常指平均额面QRS电轴。,2、测定方法:查表法:分别测出导联和导联QRS波群电压差值(R波电压减Q波及S波),查心电轴表。作图法目测法,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平均心电轴,3、临床意义,心脏解剖位置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30垂位心电轴可右偏,+120,左右心室的对比左室肥大,电轴偏左右室肥大,电轴偏右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
5、轴右偏,(五)心脏循长轴转位,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顺钟向转位: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逆钟向转位: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心脏循长轴转位,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心电图波形组成:P波 P-R间期 QRS波群 J点 ST段和T波 QT间期 U波,(一)P波,形态:P波在肢导联一般呈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但双峰间距 0.04。时限:0.11秒振幅:0.25mV(肢导联)0.2mV(胸导联)方向:窦性心律、avF,V3-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
6、直立、倒置、或双相,1、P波消失,异位心律,如AF、Af2、P波高尖,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 0.20mv,叫肺型P波右房大。3、P波增宽0.11,切迹双峰间距0.04左房大(二尖瓣型P波)、房内阻滞(高心病、冠心病)。,4、PavR直立,PII、PIII、PaVF倒置,逆行型P波房室交界区心律。5、P波低平,临床上一般无意义。,(二)P-R间期,PR正常值0.120.20秒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1、P-R间期延长0.20,说明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有房室传导障碍。见于:AVB等。2、P-R间期缩短0.12。见于预
7、激综合征,房室交界区心搏或心律。,(三)QRS波群,时限:0.06 0.10秒,0.12秒 VAT v1 0.03 s VAT v5 0.05 s,波形:I、II、V4 V6导联主波:向上avR、V1导联主波:向下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avR、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V1至V6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电压: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电压降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胸等 及肥胖人。
8、,Rv52.5mv,RI1.5mV,RavF2.0mV,RavL1.2mVMAXRv5+Sv13.5(女)Rv5+Sv1 4.0mV(男)MIN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 RI+SIII 2.5mv RII+RIII 4.0mv电压增高:心室肥大,时间延长: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性心搏、室内差异性传导等。Q波 R波(同导联)异常Q波(病理性Q波):见于心肌梗死。,(四)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早期复极:上移;心房复极与心室除极重合:下移。,(五)ST段,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偏移正常范围:所有
9、导联ST段下移0.05mV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V3导联ST段抬高0.5mV,S-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急性心梗、变异型心绞痛、室壁瘤、急性心包炎、功能性。,下移 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室肥大、洋地黄作用、室内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等。,(六)T波,形态:两支不对称,前支平缓,后支陡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或后支的延伸线达到或超过R波的顶峰。,在QRS波群主波向上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or倒置(对称)-心肌缺血、低血钾、洋地黄
10、作用、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T波巨大高耸(帐篷样)-急性心梗早期,高血钾。,(七)QT间期,正常范围:约0.32-0.44秒校正Q-T间期(QTc):0.400.04临床意义: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心肌 损害、心肌炎、心肌病、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低血钙,低血钾。Q-T延长伴T波异常-严重心律失常。Q-T间期缩短-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八)U波,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正常人可无U波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导联较明显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U波必须直立,明显增高(u波/T波):血钾过低、奎尼丁、洋地黄、肾上腺素等作用。u波双向或倒置:高心病、冠心病、高血钾。,*正常窦性心律示例*,小儿心电图的特点,心率较快:在10岁以后,成人心率P波时限较短(儿童0.09s)QRS呈右室优势T波变异较大,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异常心电图较多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心室肥大,小结,图纸的意义心率的计算平均心电轴测定方法临床意义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其变化的意义,心室内除极顺序 激动起源于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起搏心律室内传导阻滞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