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3263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能熟练区分常用的修辞手法;2、能说出各种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3、能规范答题。,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格为九种: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若是,属于比喻中的哪一类?,(1)、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2)、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

2、,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3)、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5)、他长得像他的哥哥。(6)、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7)、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8)、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同类比较,表示猜度,联想想象,列举,赏析句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

3、,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2借代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种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

4、抽象、形象代本体、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指、结果代原因、材料代本体等。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判别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3)、星空中银盘高挂。(4)、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在上面翻滚着(5)、我家的红眼睛爱吃胡萝卜。(6)、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7)、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借喻,借代,借喻,

5、借喻,借喻,借代,借代,排比,借代,【区别借喻与借代】,同: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修辞格。异: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说明。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喻可以加“像”转换成明喻,借代不能加“像”,不能转换成明喻。,赏析句子1)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答: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两位老爷的形象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富于幽默感,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答:突出李公朴的精神意义

6、,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答题格式,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突出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3、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状态和语言。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拟句。是的话,属于比拟中的哪一种?,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

7、打采地敞着。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钦差大臣满天飞。,拟物,拟人,拟物,拟人,拟物,拟物,比喻和比拟 的区别,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即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而比拟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而比拟没有联系词,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赏析句子课内例: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

8、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紫藤萝瀑布)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 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作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果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果树之花争相斗艳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同时也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伏笔。,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

9、),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4、夸张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作用:烘托气氛,突出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赏析句子: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老舍骆驼祥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北京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答: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突出了愁思的深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感想。,归纳答题格式,运

10、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增强表达效果。,5、排比: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作用:使内容集中,气势增强,长于抒情;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条分缕析。,赏析句子:课内例: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微课程: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运用排比的修辞

11、手法,形成语势,铺写出了莲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采莲人的肯定与讴歌。,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语势,集中写了,增强了气势,抒发了感情;句式工整,节奏感强,。,6、设问定义: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方式。种类:包括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作用: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带动全篇,引出下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赏析句子: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不与他人攀比吃穿,要勤俭节约,懂得要用自已的双手来创造

12、财富。,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广阔无垠的大地上谁才是主宰的注意和思考,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归纳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的注意和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的思考,也很自然的引出下文。,7、反问定义: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设问和反问的区别:(1)、设问是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我们去思考。(2)、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

13、种修辞手法。它问而不答,答案其实就在句子中。反问如果句子形式是肯定的,意思就是否定的;如果句子形式是否定的,意思就是肯定。,赏析句子1、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 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答: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8、反复定义: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

14、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而反复是根据需要,使用的词语和或句子重复出现。,赏析句子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深”字,写出女子与世隔绝形如囚居一般的生活,暗示其孤身独处、怨恨莫诉的

15、压抑之感,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苦落寞之景刻画得入木三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的复杂心情,为全词定下了凄楚的感情基调。,9、对偶(骈句、对仗,汉语特有)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密切相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作用: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答题格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10、对比对比的定义: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

16、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对比的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老师寄语,1、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2、经验积累,举一反三。3、学习是一种感觉,努力培养正确的感觉。4、相信自己,矢志成功,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一般性答题格式: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地体现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课外例:2007年江苏淮安语文中考题西风胡杨 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17、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课外例: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的特点,使场地的小表达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课外例: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具体语境回答)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量的特点,使她不善喝酒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答:突出地表现了她面对幸福突然来临时的感觉,使她的陶醉感表现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课内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谁是最可爱的人)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课外例: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美无处不在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