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529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小组成员:,一、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 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以下两种: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河豚鱼毒素中毒,毒蕈中毒,贝类中毒,鱼类组胺中毒,河豚鱼毒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是因进食河豚鱼后发生中毒的一种急症。河豚又名钝鱼、汽泡鱼、鲅等,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种类很多,肉味鲜美,但它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

2、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中毒临床表现,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预防措施,卫生部门应做好的工作:1.加强宣传,使群众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识别形状,以防误食中毒。2.加强市场管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经营河豚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

3、意丢弃河豚鱼;消费者不要在路边或市场上买或捡拾不认识的鱼。3.在生产过程中对捕获的河豚鱼应分别装运,由水产部门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加工后经鉴定合格,证明无毒方能出厂。,毒蕈中毒,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知者有100种左右,其中毒性很强者有10余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白帽菌)、毒伞(绿帽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秋生盔孢伞(焦脚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土生红褶菇)、残托斑毒伞、鹿花菌、马鞍蕈等。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毒蕈中毒类型,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

4、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同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

5、。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预防措施,1.无识别毒蕈经验者,不要自采蘑菇食用。2.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贝类中毒,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引起的中毒。太平洋沿岸某些地区,在39月,食用有些贝类后可发生中毒,主要出现麻痹,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美国太平洋

6、沿岸、日本、东南亚、中国的浙江、广东皆有报告。欧洲、非洲也曾有少数报告。浙江从1967年起已报告40余起织纹螺(Nas-sarius spp.)中毒,中毒数百人,死亡数十人。贝类所含毒素主要为神经毒。最早分离提纯的称为石房蛤毒素,易溶于水,耐热,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藻类分离出的纯毒素与得自贝类的毒物相同。故贝类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之所以有毒与藻类有关,即贝类中毒的发生与水域中藻类,尤其是膝沟藻科(Conylaceae)的藻类大量繁殖并形成所谓“红潮”有关。贝类摄入的藻类毒素在其体内呈结合状态,对贝类无害。人食用贝类后,毒素迅速释放而使人中毒。,中毒临床表现,麻痹性贝类中毒由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化物所

7、致。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一般0.53小时,最长达4小时。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至运动麻痹、步态蹒跚,并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死亡通常发生在病后212小时内,死前意识清楚,患者如24小时后仍存活,一般预后良好。,预防措施,1.为预防毒贝类中毒,在贝类产区进行广泛宣传,使群众了解毒贝类中毒的有关知识。2.食用贝类时应除去内脏。,目前,对毒贝类中毒尚无解毒药物,仅采取排毒措施及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鱼类组胺中毒,含高鱼类中毒是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引起此种过敏性食物中毒的鱼类主要是海产

8、鱼中的青皮红肉鱼。青皮红肉鱼类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此类鱼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中毒机理是为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青皮红肉鱼而引起中毒。腌制咸鱼时,如原料不新鲜或腌的不透,含组胺较多,食用后也可引起中毒。,中毒临床表现,组胺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短者只有5分钟,长者4小时,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哮喘。治疗首先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毒物;抗组胺药能使中毒症状迅速消失,可口服苯海拉明、扑尔敏,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同时口服维生素C。,预防措施,1.主要是防止鱼类腐败变质。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或清蒸,酥闷,不宜油煎或油炸,可适量放些雪里红或红果,烹调时放醋,可以使组胺含量下降。2.注意鱼的保鲜,加强市场管理,不允许出售腐败变质的鱼类,对易产生组胺的鱼类,更应注意。,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