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6571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生活体验区汇报.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背景,宏观背景,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4月,成都启动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大区规划2009年12月,成都龙门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出台2010年2月,正式提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蓝图2010年2月,统筹13大产业功能区,成都完成首个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微观背景,2007年12月,成都传媒集团与崇州市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开发“北部崇州”项目签约2008年2月,携手ATKINS、DCI、EDSA多家国际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北部崇州”战略定位与概念规划2008年6月,携手ATKINS,配合规划部门完成“北部崇州”灾后重建规

2、划2008年7月,携手ATKINS完成“北部崇州”战略启动区街子三郎分区整合规划2009年3月,战略启动区项目蜀山栖镇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12月,正式提出构建成都慢生活体验区构想,区位条件分析,“街子镇、三郎镇”片区,位于崇州市西北面与都江堰接壤,北靠青城山,南和西南与怀远镇、西山乡相连,西与万家镇及苟家乡毗邻。其中,崇州市街子镇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面,系青城山系之凤栖山,属崇州境内,与都江堰青城山毗邻。距崇州市区20公里,距成都市区57公里,距都江堰市区23公里,距青城山前山山门仅8公里。,“全域成都”理念为北部崇州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也为崇州旅游发展注入活力“全域成都”理念。“世

3、界现代田园都市”蓝图在配套政策、区域协作等领域为北部崇州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崇州北部崇州地处龙门山旅游发展带,其战略规划需要契合“全域成都”、“世界现代田园都市”的发展新理念。街子镇、三郎镇街子、三郎区域位置优越,在龙门山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综合概述,崇州崇州对外交通条件较好,震后将进一步推动区内交通体系的完善升级。“5路1轨”对外交通格局崇州市正在实施成都市“成温邛发展走廊”战略,形成由成温邛高速公路、光华大道崇州段、成大快速通道、成大路、成温邛高速以北旅游快速通道和城市轻轨组成的“五路一轨”交通格局,使崇州进入成都半小时内居住圈,与中心城区全面对接。街子、三郎街子、三郎对外交通

4、相对完善,与外界联系较方便,但道路等级有待提升。,交通条件分析,城乡统筹政策使崇州市资源要素得以合理利用并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基础。成都市政府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三个集中”是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抓住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相融。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并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条件;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进一步带动了产业和城镇发展,同时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

5、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又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奠定了基础。灾后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崇州全面发展提档升级提供了契机。专门针对灾后重建工作,国务院于2008年6月29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四川省政府于2008年7月10日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是国务院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延续和落实。此外,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通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报建费减免、简化审批、购房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以促进房地产业在短期内尽快恢复发展。建设世界现

6、代田园都市蓝图配套政策、区域协作等领域为崇州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未来的成都将是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政策条件分析,经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调整较滞后,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将是崇州近年经济增长的亮点。灾后产业发展环境发展环境提升改善中,软环境影响深远。街子、三郎产业发展方向生态保养和旅游发展是街子、三郎的重点发展方向。,旅游业发展分析,旅游业发展处于发展起步期呈现发展缓、收益低、比重小、作用轻的特点街子三郎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7、为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街子三郎旅游产品能级街子三郎旅游产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配套设施缺乏,产品能级亟需提升,房地产业发展分析,房地产开发状况 街子与三郎成为崇州北部较早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区域。开发项目状况周边项目充分借势生态、人文资源,定位为西南地区的高端二居客群。房地产业驱动力分析赋予了街子、三郎养生度假产品开发的潜能。,区位条件“全域成都”的空间发展理念和“世界现代田园都市”蓝图为城镇发展注入活力。交通条件 灾后交通格局将得到完善和升级。政策条件多项利好政策,带来发展机遇。经济条件 经济资源条件较好,经济增长空间大,要求改善镇域建设和空间环境。产业条件 产业结构极需调整升级

8、,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项目条件分析小结,项目SWOT分析及SWOT组合策略,项目简介,项目概况,项目由崇州市政府携手成都传媒集团共同打造,由专业城市运营团队、和世界级的规划运作公司全程参与。项目区域集中了龙门山成都段区域的优质旅游资源,包括鸡冠山、凤栖山青城山系与干五里河、味江河系组成的山水资源,街子镇和三郎镇组成的古镇文化资源,琉璃坝和文井江高端商务度假资源,和蜀山栖镇项目及慢生活主题街区组成的的居住商业资源。根据区域的资源构成,提出“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的理念,其规划理念植根于成都的城市本性休闲,将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融入到住宅、商业和体育运动中去,就是能够让人更好的住下来,慢慢地去享

9、受,培养一种自然而然,惬意舒适的生活模式。“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由街子-三郎版块构筑成为蜀山慢生活体验区核心区,由鸡冠山、文井江、怀远3大乡镇所辖数百平方公里山水资源构筑成为蜀山慢生活体验区延伸区。,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的生态本底,核心生态资源: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鸡冠山九龙沟省级风景名胜区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凤栖山原始森林文锦江温泉,区域发展方向:以区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功能格局。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成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域。区域发展

10、重点:加强九龙沟风景旅游区、鸡冠山森林公园和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加强街子古镇的保护和利 用,大力发展山水生态资源和以古镇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产业模式,“游”(核心)+(“居”+“业”)=全新休闲度假开发模式,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通过特色“居、业”功能与“游”的有机融合,激发区域活力,保证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休闲度假功能能级的提升,把游做大,居、业做强做好,三业并举不但促进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城镇功能体系的完善,而且可以提升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的品牌形象,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游”“居”旅游地产模式解析,从开发方式来看,房地产业随着旅游业的成功启动而产生,两者

11、互成良性循环;只有旅游业成功启动,本项目房地产才有发展机会;只有地产业的推动,才能沉淀人口,扩大旅游效应;从成都旅游地产发展阶段及趋势来看,旅游消费正在由假日经济向休闲经济转变,单一住宅产品开发不能够支持持续发展,旅游、地产相互融合是必然选择,主题城镇是未来方向;从片区地产市场分析,片区政策力较强、市场力支持尚可,但惯性力是短期难以改变的刚性因素,需采取旅游地产互融的综合开发策略,以第一居所、第二居所、旅游商业地产开发并举,开 发 方 向,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游”“业”旅游文化产业模式解析,通过对产业评价因子:政策支持性、企业优势发挥、产业先导性、市场供需度、财政贡献度、资源依赖性和空间性的

12、评估,旅游影视传媒业和本项目契合度最高,因此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未来发展将导入旅游影视传媒产业做为重点特色产业,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游”“业”旅游文化产业模式解析旅游影视传媒产业发展规律研究,选择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规避前两种发展模式的经营风险;延伸价值链,形成大量产业要素组合,包括影视旅游、策划、广告、投资服务、前后期场地、前后期设备、产业信息、经纪人服务、影视咨询和培训等等;以影视创意为内容发展区域旅游观光;注重生活服务配套等软条件发展,如酒店、餐饮、商业等等。,基于单一影视基地模式、影视+旅游复合模式、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特征分析,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应:,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游”“业”

13、旅游文化产业模式解析旅游影视传媒产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第一阶段,在内部价值链中游内部完成资源组合与优化,形成影视旅游服务基地;第二阶段,对内部价值链上游、下游进行多触角的条块延展、整体延展,形成后期制作基地、旅游博览基地、总部基地,集聚资源并取得规模优势;第三阶段,将延伸了的内部价值链做整体盘活。,自然生长时序(导入时序),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游”“业”旅游文化产业模式解析旅游影视传媒产业内部价值链阶段融合及发展途径,节庆会展,博览交易,影视租赁,相关旅游,影视拍摄,影视发行,影视旅游,设计、策划,延伸产品,产品包装,影视制作,投资服务,旅游地产,度假村,人才服务,酒店,餐饮、商业,文学创作,

14、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第一阶段,集聚形成五大服务基地:,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旅游接待业旅游地产业旅游影视传媒业,项目定位,意大利,1989年慢生活最早由卡洛佩特里尼发起的起“慢餐运动”,它号召人们充分品尝食物,从快餐中摆脱出来。随后,“慢读”、“慢写”、“慢运动”等一系列对抗城市快速生活节奏的活动在全世界展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慢生活历来得到推崇,茶馆、农家乐无一不体现出“慢”。街子-三郎,这个具备优质自然人文资源的区域,是对成都“休闲”的城市性格的升级,培养慢生活文化体验区将是旅游区域进阶的一个有益尝试。,慢生活 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

15、,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如今“慢”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强调健康饮食的“慢食”,以体现人文关怀为宗旨的“慢写”,到提倡寻找朴实纯真爱情的“慢爱”,再到倡导享受心灵沉淀与愉悦的“慢读书”,包括号召大家仔细体验旅途风光的“慢旅行”。人们日常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新的诠释,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应了那句话,工作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更好的工作是为了生活,更好的生活是为了工作。“慢生活”的本质就是要让人“悠然自得”,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以豁达和欣赏的心态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项目战略愿景,项目致力于实现区域价值的整体提升和城镇文化品位的显著提高。过去,成都的休闲区域

16、都是呈现散点状分布的,而街子-三郎的整合发展,更有利于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实现,带来本区域的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慢生活方式的推广,对越来越繁忙的成都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这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旅游业和文化地产业中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合作。成为比肩青城山已开发区域的,新兴的成都休闲度假胜地,成为青城山区域的又一价值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随着慢生活区域的整体建成,“慢生活”这种特有的、且具有广泛受众群的生活方式,将会得到更多客户群的认可,也会为区域的发展带来更多招商引资的机会。,项目功能定位,街子-三郎作为一个区域综合体,它包含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产业、高尔夫、马术公园、特色商业、山

17、水人居等的慢生活体验区,这个区域已经超越了观光旅游的传统旅游模式,而是提供了各种平台,充分利用各项资源的融合,比如住宅项目将联动古街道、滨河景观带和河畔商业街形成人文休闲居住区域,而高尔夫球场和马术公园将与现有的青城山高尔夫球场形成“走廊式”的体育文化带。处于成都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重点发展国际现代山地旅游度假产业。处于优化型发展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打造成为青城版块乃至龙门山国际旅游大区中心发展区的重要功能枢纽,最终形成国际化的、自然的、舒适的、健康的、充满情调的“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项目形象定位,主题形象:观山 听水 慢生活案名设计蜀山国际慢生活体验区,项目规划

18、,总体规划结构,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一廊两带”结构,一廊:慢生活体验核心区走廊(街子-三郎)两带:慢生活体验外延区观光休闲带(凤栖山-九龙沟)慢生活体验外延区度假旅游带(文井江-鸡冠山),总体功能分区,慢生活体验核心区以街子古镇、三郎镇独特的文化特色,彰显慢生活体验核心功能慢生活体验外延区以鸡冠山、琉璃坝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本底,借助国际蜀山高端论坛,凸现生态会务功能以文井江温泉

19、旅游开发为主体,附加茶艺体验、竹海沐浴等,展示温泉康体的功能以九龙沟繁茂的原始森林植被、古树名木和密集的山溪瀑布营造川西休闲避暑圣地,慢生活体验核心区规划结构,遵循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本着以自然景观为肌理,充分提升产业能级和区域价值的原则,在三郎街子片区形成“一带两心三片区”的空间功能结构:,“一带”:旧的川西旅游环线,成为片区的主要南、北发展轴线;“两心”:街子传统风貌古镇、三郎旅游特色风情区是片区发展的核心;“三片区”:古镇旅游片区:以古镇观光、旅游集散为核心的慢文化体验片区;山坝度假片区:以休闲度假、商务交流为核心的慢

20、闲体验片区;特色小镇片区:以旅游地产、特色商业为核心的慢居体验片区;,慢生活体验核心区用地规划目标,以实现居住与生态环境相平衡为目标,居住社区建设应以内涵型发展和居住环境 综合整治为主,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完善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协调,建设绿色生态型的生活环境,实现人在园中,城在园中的形态。建构布局合理,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高核心区旅游服务设施用地水平,提升城镇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镇域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公共设施用地,为城镇发展提供公平、便捷、经济、高效的服务标准。以街子镇和三郎镇片区规划中确定的两个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围绕旧的川西旅游环线的城市发展轴,形成点

21、轴分布的公共设施,拉开城市的骨架。,慢生活体验核心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以“结构清晰、主次分明、联系便捷”为原则,分为过境道路、主干路、次干路和主要支路四个等级。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城乡贯通、配置均衡、功能完善。,慢生活体验核心区景观规划,景观系统规划的目标一方面旨在通过对已有历史人文景观以及生态绿色景观的整合规划,完善景观绿地系统,提升片区整体形象,强调片区的风貌特色,使得基地的景观品质得到提升,同时也使本土的景观风貌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在保护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其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多样性的休闲空间,改善人居品质。本规划从人对环境的生态和景观品质的追求出发,力求营

22、造一个亲切、怡人、自然、和谐的空间景观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慢生活体验核心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保持地区发展与自然演化的平衡,创造安全优质的生态环境,确保自然生态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力,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和动力机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环境。,慢生活体验核心区项目布局,项目布局设置上,充分考虑地域资源特色,结合成都世界现代田园都市的4大功能区定位与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的定位,配置国际现代山地旅游度假产业项目与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项目,共同构筑区域现代产业项目体系。,项目布局,慢生活体验核心区街子片区项目布局,慢生活体验核心

23、区三郎片区项目布局,慢生活体验核心区山坝度假片区项目布局,项目成果,阶段成果,根据规划,携手崇州政府,由北部崇州管委会着手下银杏广场、街子印象、古镇风貌综合治理、凤栖游山步道等项目建设,并于2010年5月申报AAAA级景区。新川西旅游环线、朝阳路怀化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街子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吸引浙江郡原、悦榕集团等开发商进驻该区域投资开发。版块橇动项目蜀山栖镇项目一期成功开发。区域文化地标性项目江源新驿(商业街)规划设计完成,获得崇州政府认可,报规完成。区域民生项目街子安置区项目开工建设。首部慢生活题材影视作品进入前期策划、创作阶段。,综述,将崇州市街子-三郎片区整合为“成都国际慢生活体验区

24、”,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首先,整体打造“成都慢生活体验区”,符合街子-三郎片区的资源特质,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突围和腾飞。镇和三郎镇组成的古镇慢生活文化体系,蜀山栖镇山水别墅、河滨慢闲文化街区组成的慢生活居住体系,高尔夫运动基地形成的慢生活体育文化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旅游观光的产业形态,强调体验、感受和品质的区域文化,将吸引更多高端旅游人群。其次,打造“成都慢生活体验区”,是对区域资源的有力整合和优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促成龙门山旅游版块,以及“全域成都”规划构想的实行。慢生活体验区的发展模式,将为区域的各种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个平

25、台,促成相互的融合和优化,比如住宅项目将联动古街道、滨河景观带和河畔商业街形成人文休闲居住区域,而高尔夫球场和马术公园将与现有的青城山高尔夫球场形成“走廊式”的体育文化带,这将促成街子-三郎片区发展为集高端商务活动、高端度假生活为一体的成都乃至西南重要的休闲度假集散地。同时,打造“成都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是对成都的城市精神和生活品味的一次彰显。成都作为有名的休闲之都,其城市精神中的“慢哲学”,一直缺乏系统性的、实质性的表达。将街子-三郎区域进行慢生活方式的塑造和推广,着力打造“成都慢生活名片”,是对成都城市生活的一次人文关照和情感回归。更重要的是,在延续最成都的慢生活方式基础上,加入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配套,如高端高尔夫球会、慢闲文化街区等产品,将是一次成都慢生活的升级和跨越,为成都国际化旅游城市的面貌提供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