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9589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9.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生药鉴定的方法,第一篇,总论,第二节,生药鉴定的方法,基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生药鉴定的方法,五大鉴定法,第四节,基源鉴定法(又称“来源鉴定法”),就是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或原料药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或矿物的名称)或中成药的原料组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的一种方法。,一、基源鉴定法,第四节,采用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形态的原则,掌握形态上的共性和特性。描述时要准确使用植物形态学知识及专业术语,认真的观察、解剖和描述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以达到确定品种的目的。检品不齐全的,须深入产地调查和采集实物,了

2、解其相关信息,否则就无法着手鉴定。,1 鉴定步骤及方法,(1)观察及描述,第四节,通过查阅有关植物资料或植物分科、分属的检索表,确定其科属。对于某些未知品种鉴定特征不全或缺少有关资料者,直接查阅与中药鉴定、药用植物等相关的综合性书籍或图鉴。,即与收藏的已经确定学名的标本核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若能与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核对,对正确的鉴定更为有利。,(2)查阅文献资料,(3)标本核对鉴定,第四节,通常用于原植物鉴定的标本类型有:蜡叶标本、液浸标本和干燥标本。,(4)标本的采集与制备,自学,2 学名的鉴定,第四节,性状鉴定法也叫“直观鉴定法”,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性状是否与规定的

3、标准或对照品相符合的一种方法。它是由传统鉴别方法与现代生物和矿物形态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具体地说,就是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感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中药的真伪、纯度或粗略估计品质的优劣。,二、性状鉴定法,第四节,1 性状特征描述方法,药材形状,药材大小,药材颜色,表面特征,药材质地,断面特征,药材之气,药材之味,药材性状包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描述,第四节,一是使用生物学或矿物学的形态、组织学等名词,便于掌握药材鉴定的规律性,便于分类和推广。二是采用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动、形象的经验鉴别术语,语言简单,好记易懂,针对性强,但不易掌握其规律性。,第四节,观察形状时,亦可用下列

4、术语描述,如:头(指根及根茎的上部)。芦(指根顶端短缩的根茎)。身(指根的主根)。梢(指根的下部或支根)。须(指小根或须根)。连珠(指根及根茎膨大部分呈连珠状)。疙瘩(指突起不规则)等。,2 性状鉴定的内容,(1)形状:指药材的形状,一般较为固定,其与药用部位密切相关。,第四节,单位多用“cm”。对鉴定部分药材具有重要意义。,(2)大小:系指药材的大小、粗细、厚薄等。,牛膝,川牛膝,第四节,有些药材以颜色命名如黄芩、紫草等。药材的色泽可作为其质量的标志,如玄参要黑、茜草要红、黄连要黄。,(3)颜色:常指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较为固定。,紫草,第四节,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如绵马贯众久贮,根

5、茎和叶柄基部断面变为棕黑色而不能药用;枸杞子和牛膝变黑后,就说明其已变质。,第四节,药材的颜色,一般均为复合色调,描述的颜色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前一种为附助色调。如小茴香呈黄绿色,即以绿色为主,黄色为附。另有用“或”和“至”连接,如王不留行呈黑色或棕红色(未成熟)、天冬的表面呈黄白色至黄棕色。,第四节,(4)表面特征:指药材的表面(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能看到的特征。,是否光滑,是否粗糙,有无皮孔,有无毛茸,有无鳞叶,其它附属物,有无纹理,有无褶皱,有无槽沟,有无节等,第四节,“松泡”表示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折断时常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6、,5 质地:是指用于折试药材所感知到的特征。描述质地的各种术语,均有一定含义。,南沙参,山药,第四节,“黏性”表示具黏液质,如石斛嚼之则显黏性。“油润”表示其质地柔软,含油而有润泽,如熟地黄“糟”表示枯朽,呈朽木状,如川木香。,熟地黄,石斛,川木香,第四节,“角质”表示质地坚实,断面且呈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常因含多量淀粉,蒸煮时致使糊化而成),如法半夏。“柴性”表示纤维性强,木质成分较多,折之如柴,敲之作响,如桑白皮。,法半夏,桑白皮,第四节,(6)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刀横切(或削)的平面。,“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状纹理,如黄芪。“车轮纹”:指药材的

7、断面纹理呈车辐状,如防已。,第四节,(6)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刀横切(或削)的平面。,“油点”:指具有红色或红棕色油室或油细胞,如当归.“星点”:指大黄髓部的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大黄。,第四节,(6)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刀横切(或削)的平面。,“霜”或“毛”:指药材析出的结晶,如茅苍术。“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异型复合维管束,存在于皮层),如何首乌。“金井玉栏”:指某些根类药材断面浅棕黄色的形成层环与类白色的皮部,如桔梗。,第四节,(7)气:药材的气是由于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有些药材的气十分特殊,可作为鉴别的主要依据。如阿魏具强烈的蒜样臭气;白藓皮有似羊膻气;,白藓皮,

8、第四节,(8)味:是用味觉来识别药材,又称尝法。如五味子,甘草。药材的味也是评价质量的标准之一。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乌梅以酸质量为佳。,第四节,(9)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来鉴别药材。,如红花水浸泡后,水液变成金黄色,其花色不褪。如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溶液。,第四节,(10)火试:是指用火烧、煅药材,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以鉴别药材。,血竭粉置白纸上,火烤即熔化,色泽鲜红如血,透明无残渣。海金沙点燃发出爆鸣声及闪光,可区别相似品松花粉及蒲黄。,第四节,显微鉴定法就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方法等对中药进行分析鉴定,以确定其真伪、纯度、品质以及鉴别依据。,三

9、、显微鉴定法,第四节,横切片:观察组织的排列特征。纵切片:观察茎木类中药的某些细胞组织。磨片:坚硬药材如骨、贝壳类。,1 显微标本片的制备,永久制片,半永久片,临时制片,分类,粉末片:多用于观察组织碎片、细胞及后含物等。解离组织片:观察某些细胞的形状,如纤维等。表面片:观察叶、花、全草、果实和种子表面特征。,第四节,通过观察生物药的组织构造特征来达到鉴定目的。主要用于个体较小的完整药材鉴别。,2 显微鉴定的主要内容,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显微常数,显微化学,显微定量,组织鉴定,第四节,通过观察生药的细胞、内含物和颗粒物质的性状特征来达到鉴定的目的。,粉末鉴定,用于粉末药材、外形较大或组织构造无鉴

10、别特征的药材、破碎药材、粉末性的中成药。,用途,第四节,主要有用于植物的叶类中药鉴别的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和脉端数等。,物理常数测定,用显微化学反应来检查中药中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化学物质的性质来达到鉴定的目的。,显微化学鉴定,第四节,显微化学反应:主要用于药材的临时切片或粉末,主要进行:细胞壁的鉴别:如木质化细胞壁、木栓化细胞壁等。各类成分的鉴别:如糖类、蛋白质、生物碱等。显微定位:就是用显微化学的方法确定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存在部位(有效部位),以此鉴定药材的质量和品种。基本要求:有效成分明确,选择有效成分具有的特殊反应。使之产生颜色或结晶,确定有效成分存在部位。具体方法:,第

11、四节,利用显微镜及显微测量的某些手段,对一定重量单味药材粉末中的某些显微特征数量进行分析,或测定粉末性中成药中某个组分百分含量的一种方法。,显微定量,本法亦适用于粉末中药混存物的含量测定。显微定量分析主要用于解决采用理化方法难以控制中药质量的一些问题。,用途,基本要求及方法,第四节,需定量的药材应呈细粉状态,被测目的物一般需具备2个条件:一是应轮廓清晰、可以计数的颗粒。二是应易于检识且遇常用的显微化学试剂和封藏剂不发生形态变化。,定重量、定面积法:该法是一种直接定量的方法。比率计数定量法:“石松子法”。,第四节,3 显微特征的观察与描述,一般描述方法,粉末特征描述,细胞形状描述,组织排列描述,

12、大小的描述,颜色的描述,数量的描述,先多数后少数,先特殊后一般,先感观后测试,第四节,4 电子显微镜鉴定技术,电子显微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大类。在中药鉴定工作中常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或分析电子显微镜。,特点,适用范围,自学,自学,第四节,理化鉴定法就是利用中药中存在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的手段,鉴定其真伪、纯度、内在质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或含量多少。,四、理化鉴定法,第四节,1 理化鉴定的应用范围,2 理化鉴定的一般方法,就是根据中药具有的各种特殊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的真伪鉴别。包括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就是根据中药含有的功

13、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测定其相对的含量,本法主要用于中药的质量评价和纯度检查。,定性鉴别,定量鉴别,第四节,即使用仪器或其他方法测定某些中药如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加工品类、提取物以及某些液体中药的物理常数,以鉴定其真伪和纯度的一种方法。,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升华物的形状、颜色或加某种化学试剂观察其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的特征。,微量升华,物理常数的测定,第四节,利用生药含有蛋白质带电荷的成分,在同一电场作用下,由于各组分所带电荷的性质、电荷数目以及分子质量不同,而泳动方向和速度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各成分的泳动率不同,结合谱带数和染

14、色不同达到鉴定的目的。,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与中药中的某种或某类化学成分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作为鉴别真伪的手段。,电泳分析法,化学定性分析,第四节,生药的化学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中药含有的某种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杂质或有害物质的含量测定,来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方法。生药化学定量分析通常包括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大类。,化学定量分析,第四节,它是通过测定中药中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药品分析一般用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2.515m(或按波数计为4000667cm-1)的红外光区。,光谱

15、鉴定法,紫外光谱法:利用中药所含组分的不饱和程度及含量差异,导致紫外光谱峰位和峰强的差别来鉴定。,第四节,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中药溶液颜色对光的吸收度,以鉴定某种成分或组分含量的方法。,红外光谱法:通常测定中药粉末、提取物或化学单体的红外曲线反映中药所含各组分官能团的差异。,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中药中无机元素和杂质检查。,第四节,荧光光谱法:利用生药中的某些成分在吸收自然光或紫外光后能发生荧光的性质,对生药及其所含成分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荧光定性分析:其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是直接取生药的饮片、粉末或其浸出液,如秦皮。二是本身无荧光的中药,经化学方法处理后。三是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粉末或切

16、片。荧光定量分析:利用被测物质的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对中药所含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第四节,色谱鉴定法,柱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毛细管相鉴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鉴定法,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法,热分析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聚类分析法,第四节,免疫鉴定法细胞生物学鉴定法 生物效价测定法纯指标测定法DNA遗传标记鉴定法mRNA差异显示鉴定法,五、生物鉴定法,利用生药或其所含的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DNA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生药的品种和质量的一种方法。,第四节,生药中含有过量的水分,不仅易霉烂变质或使有效成分分解

17、,还会使应用称量上相对地减少了实际用量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控制中药中的水分含量对于保证中药质量有密切关系。,第三节,生药的常规检测项目,一、水分测定,1 意义,第五节,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挥发性成分生药的水分测定。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生药的水分测定。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贵重生药的水分测定。气相色谱法:含水量的计算采用外标法。红外干燥器:可快速测定生药的含水量,直接读出干燥失重的数量,方法简便,但有一定的误差。,2 方法,第五节,适用于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或有效成分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生药的质量控制。生药中的成分在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或醚中,其浸出物的含量大致有一定的范围。因此测定生药浸

18、出物的含量,对于控制生药质量具有实际意义。,二、浸出物测定,1 意义,第五节,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分冷浸法和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参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热浸法须在水浴上加热)。醚溶性浸出物测定:利用脂肪提取器(索氏提取器)进行,用乙醚为溶剂。,2 方法,第五节,将生药粉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灰烬成为灰分而残留,由此所得的灰分称为“生理灰分”。各种生药的生理灰分应在一定范围以内,所测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有其他无机物污染和掺杂。测定灰分的目的是限制生药中的泥沙和杂质的含量,以保证生药的纯度。,三、灰分测定,1 意义,第五节,总灰分测定:供试品粉碎,先炭化

19、,再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灰分的含量(%)。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取总灰分测定项所得的灰分,加稀盐酸置水浴上加热后,用无灰滤纸滤过。根据残渣重量,计算出供试品中含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2 方法,第五节,利用生药中所含挥发油成分能与水蒸气同时蒸馏出来的性质,在特制的挥发油测定器中测定其含量。,四、挥发油测定,1 原理,甲法: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测定方法。直接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乙法: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测定方法,在测定器加入二甲苯。,2 方法,第五节,第六节,1、黄曲霉毒素的分析2、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生药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 生药中有机磷农药的分析

20、3、一般杂质限量检查重金属的检查 砷盐的检查铁盐的检查氯化物的检查,生药的安全性检测,第六节,第七节,生药的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过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特征的共有峰图谱,用以控制生药质量和品种鉴定。,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内容二、中药指纹图谱的标准(一)中药材指纹图谱(二)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生药的指纹图谱测定,第七节,重点内容,1、掌握生药的鉴定方法(四大鉴别)。2、掌握生药的常规检测项目(方法、定义、原理及意义)。3、熟悉生药的安全性检测。4、了解生药指纹图谱技术。,第十一章 生药的资源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第一节 生药的资源,药用植物有11146余种,如五味子、黄

21、柏、茯苓、厚朴、冬虫夏草等。药用动物1581种,蟾酥、斑蝥、蜈蚣、蝉蜕等都是来自野生的药用动物。药用矿物80种。石膏、芒硝、自然铜等都是采自天然的药用矿物。资料分析,四川省所产种类最多。,一、生药资源现状,生药的天然资源,中药天然资源的分布,东北产区(关药),华北产区(北药),华东产区(浙药部南),山茱萸,黄芩,蛤蟆油,西北产区,青藏产区,海洋产区,九大产区,枸杞子,珍珠,海马,冬虫夏草,西南产区(川云贵药),华南产区(广药),内蒙古产区,天麻,钩藤,甘草,药物类生药的栽培动物类生药的养殖生药的组织培养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中成药的生产药材产地与道地药材,二、生药的人工资源,生药的人工资源,道

22、地 药 材,“道地药材”通俗的理解是指特定产区的优质正品药材。如著名的“四大怀药”、“浙八味”、“四大北药”、“四大南药”。,地 黄,山 药,牛 膝,菊 花,四大怀药,浙八味,浙贝母,菊 花,延胡索,白芍,郁 金,白 术,玄 参,麦 冬,四大北药,当 归,黄 芪,党 参,大 黄,一、建立和完善药用植(动)物自然保护区二、建立种质资源库三、做好科学预测四、野生濒危药用资源的引种与驯化,三、生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药资源的保护,二、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从古代本草中挖掘中药材资源二、从民间用药经验及民族药中寻找中药材资源三、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中药材资源四、以化学成分为线索寻找中药材资

23、源五、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品种,第二节、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生药品种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遗传与变异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温度、降水量、土壤、海拔和经纬度,第三节,第三节,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一 质量标准的概念,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定义,质量标准,1 法定标准,2企业标准,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进出口药品质量暂行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国家标准,一级,地方标准,二级,内控,第三节,二 质量标准的内容,1 中药材质量标准,来 源,名 称,性 状,鉴 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

24、量测定,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贮藏,中成药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标准,原料质量标准,辅料质量标准,处方固定,原料稳定,工艺稳定,内容,条件,第三节,三 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2 来源,3 性状,1 名称、汉、拉,阐明确定该名称的理由依据。一般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提供有关该药材的原植(动、矿)物鉴定详细资料及相关资料确定该药用部位的理由及试验研究资料。确定该药材最佳采收季节及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资料。,根据药材的性状特征可以初步鉴定其真伪或优劣,将其规定在质量标准中,可作为外观鉴定的依据。,第三节,4 鉴别,5 检查,6 浸出物,7 含测,应该说明选用各项鉴别的依据并提供全部试验研究资料。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色谱鉴别光谱鉴别,说明各检查项目的理由及其试验数据,阐明确定该检查项目限度指标的意义及依据。杂质;灰分水分;砷盐酸败度重金属其他项目,说明溶剂选择依据及测定方法研究的试验资料和确定该 浸出物限量指标的依据。在申报时,须累积至少10批20个样品的数据。,含量测定项目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方法考察含量限(幅)度制定申报时须累积至少10批数据,8 炮制,9 性味 归经,10 功能 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