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9605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项目4,任务1:能耗制动的Y启动控制电路的改造,任务分析:,1、改造规划 保留原有电气控制主电路,所有输入、输出设备不变 2、写出地址表 根据图4-1的控制电路图,列出PLC控制IO口(输入输出)元件地址分配表,设计梯形图及PLC控制IO口(输入输出)接线图,根据梯形图,列出指令表。3、控制要求。,1、掌握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法2、熟悉PLC继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3、掌握PLC程序的输入及调试方法,任务目标:,任务1:能耗制动的Y启动控制电路的改造,知识准备一一、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与步骤,梯形图程序设计是指用户编写程序的设计过程,即结合被控制对象的控制要求

2、和现场信号,对照PLC的软元件,画出梯形图,进而写出指令表程序的过程。梯形图程序设计有许多种方法,如:继电器电路转换法、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等。如何从这些方法中掌握程序设计的技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编程人员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积累一定的编程经验,程序设计的技巧就自然形成了,现介绍继电器电路转换法,其他方法将在后面陆续介绍。,继电器电路转换法,继电器电路转换法就是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成与原有功能相同的PLC内部的梯形图。这种等效转换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编程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原继电控制系统经过长期使用和考验,已经被证明能完成系统要求的控制功能;继电器电路图与P

3、LC的梯形图在表示方法和分析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根据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梯形图简便快捷;另外,这种设计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动控制面板,保持了原有系统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员不用改变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缺点是:用转换法设计梯形图的前提是必须有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因此,对于没有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的控制系统,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继电器电路转换法设计的一般步骤(1)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画出PLC的外部接线示意图。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按钮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控制开关和各种传感器信号等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

4、端,用PLC的输入继电器替代,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的硬件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替代,确定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的元件号,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3)确定PLC梯形图中的辅助继电器(M)和定时器(T)和计数器(C)的元件号。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计数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M)、定时器(T)和计数器(C)来替代,并确定其对应关系。(4)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画出PLC的梯形图。前面已建立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硬件元件和PLC梯形图中的软元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可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成对应的PLC梯形图。(5)根据

5、梯形图编程的基本规则,进一步优化梯形图,示范案例,将图4-2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继电器电路图转换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1)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参考前面的内容。(2)确定输入/输出信号。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要求,要求按正转按钮SB2电机正转,按反转按钮SB3电机反转,为了防止主电路电源短路,正反转切换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SB1后再启动。可得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的I0端口地址分配表如表4-1所示。,任务分析:,(3)画出外部接线示意图,如图4-3所示。,(4)画出直接转换后的梯形图,如图4-4所示。,(5)对直接转换后的梯形图进行优化,如图

6、4-5所示。,4、设计注意事项 用继电器电路转换法设计梯形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 例如在继电器电路图中,触点可以放在线圈的左边,也可以放在线圈的右边,但是在梯形图中,线圈和输出类指令(如RST、SET和应用指令等)必须放在梯形图的最右边。(2)设置中间单元 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或触点的串并联电路)的控制,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触点(或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简化电路,也可用主控指令简化电路。(3)分离交织在一起的电路 在继电器电路中,为了减少使用的器件和少用触点,从而节省硬件成本,各个线圈的控制电路往往互相关联,交织在一起。设计梯形图时以线圈为单位,

7、分别考虑继电器电路图中每个线圈受到哪些触点和电路的控制,然后画出相应的等效梯形图。,(4)时间继电器瞬动触点的处理 时间继电器除了有延时动作的触点外,还有在线圈通电或断电时马上动作的瞬动触点。对于有瞬动触点的时间继电器,可以在梯形图中对应的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辅助继电器的线圈,用辅助继电器的触点来代替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5)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的处理FX系列PLC没有相同功能的定时器,但是,可以用通电延时的定时器来实现断电延时功能。(6)常闭触点提供的输入信号的处理 设计输入电路时,应尽量采用常开触点,以便梯形图中对应触点的常开常闭类型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相同。如果只能使用常闭触点,则梯形图

8、中对应触点的常开常闭类型应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相反。,对于热继电器的选用也要注意:手动复位还是自动复位,如果是手动复位的可以接在PLC的输出回路,这样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如果是自动复位的,其常闭触点必须接在PLC的输入端(可以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用梯形图来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例如图4-3中的FR常开触点接在X0端子上,所以,继电器电路图图4-2中的FR常闭触点在梯形图图4-4中对应的是X0的常闭触点;如果将图4-3中的FR常开触点改为常闭触点接在X0端子上,则继电器电路图如图4-2中的FR常闭触点在梯形图图4-4中对应的X0就应为常开触点。因为如果这种热继电器接在PLC的输出回路,

9、电动机停转后,过一段时间因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冷却,常闭自动恢复闭合而使电动机自动启动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7)外部联锁电路的设立 为了防止控制正反转的两个接触器同时动作,造成三相电源短路,虽然在梯形图中已经有了软继电器的互锁触点(X1与X0、Y1与Y0),但在I/O接线图的输出电路中还必须使用KM1、KM2的常闭触点进行硬件互锁。因为PLC软继电器互锁只相差一个扫描周期,而外部硬件接触器触点的断开时间往往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来不及响应,且触点的断开时间一般较闭合时间长。例如Y0虽然断开,可能KM1的触点还未断开,在没有外部硬件互锁的情况下,KM2的触点可能接通,引起主电路短路,因此必

10、须采用软硬件双重互锁。采用了双重互锁,同时也避免因接触器KM1或KM2的主触点熔焊引起电动机主电路短路。(8)梯形图电路的优化 为了减少指令表的指令条数,在串联电路中,单个触点应放在电路块的右边,在并联电路中,单个触点应放在电路块的下面。,(9)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PLC的价格与IO点数有关,减少IO信号的点数是降低硬件费用的主要措施。例如某些器件的触点如果在继电器电路图中只出现一次,并且与PLC输出端的负载串联(如具有手动复位功能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等),可以将它们放在PLC外部的输出回路,仍与相应的外部负载串联。另外,继电器控制系统中某些相对独立且比较简单的部分,可以用继电器电

11、路控制,这样也可以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10)外部负载的额定电压 PLC 的继电器输出模块和双向晶闸管输出模块,一般只能驱动额定电压 AC220V 的负载,如果系统原来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为380V时,应将线圈换成220V的,或在PLC外部设置中间继电器。,二、用PLC改造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的技术要求:1、对那些已成熟的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生产机械,在改用PLC控制时,只要把原有的控制电路作适当的改动,使之符合PLC要求的梯形图。2、原来继电器一接触器电路中分开画的交流控制电路和直流执行电路,在PLC梯形图中要合二为一。3、PLC梯形图中,只有输出继电器可以控制外部电路及负载。4、

12、每一逻辑行的条件指令(常闭、常开触点,其数目不限,但是每一个触点都要占用一个指令字,而指令字越多,需要的PLC的内存空间越大。5、每一个相同的条件指令可以使用无数次,而不像继电器控制只有有限的触点可供使用。6、接通外部元器件的输出指令的地址号(输出继电器),也可以做为条件指令使用。7、一些简单、独立的控制电路(如机床中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可以不进人PLC程序控制。,8、程序的输入和调试(1)程序输入时,将编程器放在编程状态,了解便携式编程器的使用,依据设计的浯句表指令逐条输入,完毕后逐条校对。(2)把控制电路各个电气元器件的线圈负载去掉,将编程器放置在运行状态,按照设计的流程图的要求进行模拟调试。模拟调试时,观察输出指示灯的点亮顺序是否与流程图要求的动作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修改程序,直到输出指示灯的点亮顺序与流程图要求的动作一致。(3)把全部控制电路各个电气元器件的线圈负载接上,将编程器放置在运行状态,按照动作要求进行调试,使各种电气元器件的动作符合动作要求的功能。总之,应用PLC设计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应用控制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其中硬件设计上要求选型设计和外围电路的常规设计;应用软件设计则是依据控制要求和PLC指令系统来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