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区划.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237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自然区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综合自然区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综合自然区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综合自然区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综合自然区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区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区划.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综合自然区划,第一节 综合自然区划概述,区划泛指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划对象可分为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自然区划等。自然区划: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划分,并按区域等级的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一、区划的概念,根据对象和侧重点不同,自然区划可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是以自然地理的某一组成要素作为划分对象所进行的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如以地貌为划分对象所进行的地貌区划,以气候为研究对象所进行的气候区划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它根据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

2、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因此,综合自然区划是对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划分,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和区域联系。,1、综合自然区划含义,综合自然区划是表达地理现象与特征的区域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综合自然区划是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综合自然区划是地理学研究的经典方法之一。,2、综合自然区划基本特点,区划中所划分的区域单位,由于其组成部门之间存在着空间联系而保持统一性和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区划对象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对象和现象,但必须是能够形成有规律的地域结合的地域现象。区划是一种独特的系统方法,可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共同性和它们之间的有规律的地域联系合并在一起。区划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划分,也可

3、以是自下而上的划分。任何区划对象都可以既按照区域的原则,又按照类型的原则来加以系统化。,3、综合自然区划与部门自然区划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差别与联系,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现象的综合特征进行区划,部门自然区划是从某一个要素进行划分。部门自然区划以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为背景,综合自然区划以部门自然区划为依据。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可以相互转换。,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一)发生统一性原则 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地域分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历史发展产物,是一个自然历史体,都有自己的年龄、发生和发展历史,而历史发展道路的共同性则使其具有自己的发生统一性特征。因此,必须以历史为依据,遵循发生统

4、一性原则。,一、区划的原则,(二)相对一致性原则,对发生统一性原则的一大补充。在划分区域系统时,必须注意区域单位内部特征的一致性,划出最大一致性的自然区划。但最大一致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不同等级来说,各自的一致性不同。例如,高级单位自然带的一致性体现于热量基础的大致相同,次一级单位地区的一致性体现在热量基础大致相同下的湿润干旱情况也大致相同。,(三)区域共轭性原则,又称空间连续性原则,起源于区域单位的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及任何一区域系统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部分。例如,自然界中存在两个

5、自然特征类似但彼此隔离的区域,不能把它们划到一个区域单位中。,(四)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自然区划中应用最成功的原则。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区域内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这些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各要素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不仅使区域内部特征产生量的变化,甚至可以引起质的变化。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是综合自然区划中特有的关键性原则。,(五)小结,一条总原则:从源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关系;从众应考虑其综合性和完整性;从主应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两类:一类是由区划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目的在于解决分区问题;另一类是由地域分异和区域

6、单位的整体性所决定的,目的在于确定区域界线。,二、区划方法,区划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区划方法古地理法(历史检验法)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比区划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图幅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网格分析法)主导标志法,区划原则与相应的区划方法,(一)古地理法,古地理法是在通过实地古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遗迹考察的同时,借鉴有关古籍文献及地质历史研究资料,深入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根据自然区域逐级分异产生的历史过程的相对一致性,划分出不同性质和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它是阐释区域分化历史过程的最有效的方法。一般作为综合自然区划中一种必要的辅助

7、方法。,(二)顺序划分和合并法即类比比较法,包括顺序划分法和合并法两种,顺序划分法是自上而下的区划法,合并法是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自上而下,根据大中尺度地域分异,遵循区域相对一致原则,从高级到低级依次逐级划分综合自然区域。自下而上,是从最低等级的区域单位开始,遵循区域共轭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区域单位。适合区域范围不太广且土地类型研究较深入的地区。,(三)类型制图法,根据土地类型单位的对比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在部门自然区划中普遍应用。,(四)部门区划叠置法,采用重叠各部门区划图的方式来划分区域单位。吧各部门区划图重叠之后,以相重合的网格线或它们之间的平均位置作为区域界线。

8、只适应于部门自然区划已经完成的区域。,(五)地理相关分析法,主要运用各种专用地图、文献以及统计资料,对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分析后进行区划的方法,又称网格分析法。是贯穿综合性与主导性分析、发生学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适用于工作基础薄弱的地域。,(六)主导标志法贯彻主导因素原则经常运用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选取某种反映地域分异主要因素的自然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定区界的依据。,中国自然区划新方案(赵松乔),该方案等级单位系统分为五级,即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根据我国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首先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在此基

9、础上,全国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在东部季风区,根据主导分异因素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从北到南划分为4个自然地区,即东北湿润半湿润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在西北干旱区,根据主导分异因素距海远近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分。植被差异,由东到西分为2个自然地区,即内蒙草原地区和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寒区,主导分异因素为地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各项自然因素的垂直变化,暂划分为1个自然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在7个自然地区的基础上,再划分为33个自然区。自然区的划分,按照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因素与地貌地面组合物质水文地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分异指标,较好地反映合理利用土地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在自然区之下,主要按照地貌、地面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特点及其在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因素的反映上,划分自然亚区。同一自然亚区,在综合自然环境及其土地利用和改造方向上更为一致。最低级区划单位自然小区是在一定的自然亚区和自然区内第一级土地类型的组合。自然小区可以与土地类型划分相结合进行,由土地类型分别组成自然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