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1497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兖矿集团职防所 万恩广,内容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内容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如何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2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起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目录,职业病防治法分7章79条 第一章 总则(1-12条)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第七章 附则(7779条),职业病防治法的立

2、法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促进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立法背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职业病危害的严峻形势(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高:截止2001年底,已报告尘肺病患者569129例,死亡135951例,每年新发病15000人)2004年底达到59万余人。政府职能转变(小政府、大社会)适应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非关税壁垒)借鉴国际做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毒物、中毒,在一定条件下,外来物进入机体,与机体直接相互作用,引起暂时或永久的形态或功能性异常状态,此种外来化学物称为毒物;机体受毒物作用引起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化学物种类和应用量增加趋势

3、,19世纪末,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入;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加速阶段;到2005年9月,登记的化学物总数为26,000,000种;其中8,153,842 实现商业用途;2002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75万吨,居世界第二;农药品种771种;产品16000种:农药的结构仍在调整中,2002年除草剂占农药总量的25%,杀虫剂占总量的56%;农药生产厂家2000;原药生产厂家400家;除此以外,非法农药仍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毒物、中毒,在一定条件下,外来物进入机体,与机体直接相互作用,引起暂时或永久的形态或功能性异常状态,此种外来化学物称为毒物;机体受毒物作用引起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中毒

4、发病增加的趋势,连续3年,我国死亡原因排序中伤害与中毒排在的前5位;化学物中毒仍然是第一位的原因;药物第二;农药中毒下降趋势明显;食物中毒逐年增加;,毒物、中毒,在一定条件下,外来物进入机体,与机体直接相互作用,引起暂时或永久的形态或功能性异常状态,此种外来化学物称为毒物;机体受毒物作用引起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化学物种类和应用量增加趋势,19世纪末,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入;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加速阶段;到2005年9月,登记的化学物总数为26,000,000种;其中8,153,842 实现商业用途;2002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75万吨,居世界第二;农药品种771种;产品160

5、00种:农药的结构仍在调整中,2002年除草剂占农药总量的25%,杀虫剂占总量的56%;农药生产厂家2000;原药生产厂家400家;除此以外,非法农药仍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职业中毒发病资料,4.职业中毒危害严重苯中毒,铅、苯、汞等传统毒物危害依然存在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生苯中毒致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人苯中毒;北京某包装制品企业人苯中毒致人死亡人病危等 新的毒物出现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等向内地、西部转移外资企业、乡镇企业职业危害严重,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意义,将职业病防治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怀“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卫生监督制度,职业病防治法的特点,1、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重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4、36、50、52条)2、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主线,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强调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控制危害严重的职业病(第3条,设定3关)3、强调劳动过程中全程管理(第三章)4、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强调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第5、6、19条),强调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第8、9条),防治职业病的制度和措施,1、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第8条)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第14条)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7、、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制度(第15、16条)4、放射、高毒作业特殊管理制度(第18条)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第17、24条)6、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第30条)7、职业病危害公告、警示制度(第22条)警示标识与说明(对有职业危害的设备、原材料提供 者的提出明确要求第25、26条)8、限制职业危害转移制度(第27条),防治职业病的制度和措施(续),9、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制度(第24条)10、健康监护制度(第32条)11、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第31条)12、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第35条)13、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第34、43、44条)14、职业病诊断和鉴

8、定规定(第39、40、42、45、46、47条)15、职业病病人的保障规定(第6条、第50-54条),用人单位的义务,1、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义务2、向劳动者告知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的义务用人单位的义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义务3、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的义务4、对女工、未成年进行特殊职业卫生保护的义务,用人单位的义务(续),5、依法为劳动者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义务6、对职业病患者安排诊疗、康复,依法赔偿的义务7、接受行政监督检查的义务8、接受工会组织、劳动者的民主监督的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1、督促检查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9、律法规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的权利2、制止违章操作的权利,劳动者的权利,1、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生命健康权2、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受教育培训权3、了解所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防护措施的权利 知情权4、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服务的权利职业健康权5、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保护权,劳动者的权利(续),6、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批评、检举、控告权7、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权拒绝作业权8、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民主管理的权利参与决策权9、对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健康损

10、害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赔偿权,劳动者的义务,1、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义务2、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义务3、遵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4、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义务,企业需要建立的职业病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一),(一

1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二),(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提供保存清单,注明保存地点)包括: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8

12、、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三),(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七)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八)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与评价报告;,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四),(九)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工艺改革技术措施档案;2职业病防护设施档案:(1)职业病防护设施清单并注明安装地点(2)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3)安装、调试验收记录;(4)使用记录;

13、(5)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五),(十)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十一)职业健康监护资料: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2.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4.职业禁忌证名单及调离情况;5.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六),(十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十三)职业病病人档案;(十四)各种监督文书;(十五)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十六)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

14、档案(七),(十七)各种汇总资料,包括: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有害因素分布;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3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4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5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用人单位需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八),6培训情况汇总资料;7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8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9劳动者死亡资料;10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情况汇总表;11职业病防治工作年度总结。,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报告制度,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的职业病

15、危害 预评价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极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需要建立的职业病 管理措施,(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

16、业病的诊断,1.职业病诊断应当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坚定办法有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2.诊断依据:(1)病人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医疗机构职业病的诊断(续),3.诊断程序(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医疗机构职业病的诊断(续),(2)医疗机构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医疗机构职业病的诊断(

17、续),(2)当事人对诊断结果有疑义的,可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1.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其间所发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3.职业病病人除依法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4.用人单位发生分

18、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2.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3.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有权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1.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2.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3.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19、.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分类,职业病共有10类115种。卫生部2002年公布使用。主要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煤矿企业常见的职业病,尘肺局部振动病噪声聋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预防煤矿职业病的主

20、要措施,完善职业病管理制度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加强个体防护定期进行职业性查体,及早发现禁忌症和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职业多发病(工作有关疾病)特点,发病无特异性职业因素可以疾病的发生和加重调离该职业或改善劳动条件后,该病可以缓解或停止发展不属于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常见的职业多发病,计算机综合症空调病教师所患的咽炎长期站立人员所患的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多发病的预防,合理调整工作时间经常改变工作姿势尽量改善工作环境,如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是在劳动条件不能通过生产工艺、设备改善时,作为预防职业危害的主要防护手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维护和保养,常用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面罩和眼睛防护呼吸器(防护口罩)防护手套护耳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