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ppt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ppt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7月,1.确立指导思想,进行合理定位,强调面向工业界,但不能是低层次的定岗实习,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创新思维 强调科学素养、工程素养、人文素养、国际视野,2.实施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一揽子改革方案,采用“4+2”的两段贯通式培养模式4年本科培养+2年工程硕士培养。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卓越计划培养系统,3.推进与中广核集团公司联合培养模式,2006年开始,与中广核合作建立苏州核电学院,在该学院学习实践一年后,先后有近150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从“大工-中广核”核电卓越人才培养班毕业。,4.与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
2、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每年从自动化、机械、电气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成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6个本科专业选拔25-30名本科生进入卓越计划班学习。,共同建设和管理“大工-米其林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5.与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大工三一卓越计划班”,每年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等实施“卓越计划”的本科专业选拔30名学生进入“大工三一卓越计划班”学习。双方在三一集团共同建设和管理“大工三一重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完成卓越计划班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6.与30
3、余家企业合作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新审查校内外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内容,考虑到校内和校外两种工程教育环境的不同,从工程教育的内容、途径、措施、方式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校内和校外两类平台建设中已经具备什么,需要强化什么,还需补充什么。,筹建校内创新实践实验平台,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学校筹措3000万元经费用于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建设,该项目已经启动。对化工、材料、软件3个相关的学科点分别投入了40万元用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同时减免了工程硕士生导师所承担的硕士生培养经费,并把工程硕士生所收缴学费的20%返还给各相关工程硕士点用于强化工程硕士的实践平台建设申报了8个工程博士学科建
4、设点,制定了“卓越计划”教师培养及外聘教师的鼓励政策,工科青年教师提职前至少有6个月在企业不间断的工程实践,特别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培养不能停留在低层次、表面化的工程、工业或工种实习,而应获得在实践中学习和教学的思维和能力。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就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进行密切接触和协商,发挥行业学会或协会在教师工程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梳理工程实践课程,强化工程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真刀真枪。课程重组中,重视相关专业哪些知识需要完善,哪些内容需要重新设计,哪些环节需要重点强化做到既不完全否定现有的东西,又体现在高水平学术素养上强化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在12个专
5、业领域聘请了部分高水平的企业界人士讲授部分课程或某些课程的部分内容,加强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了国际访学、暑期学校、国际企业实习等涉及国际工程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国际化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使学生对国际工程规范、规程、标准、程序等有所了解和把握。,第一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第二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中法高等教育论坛,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卓越计划”的深层次内涵,确立了“分段统筹”的培养原则,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型本科-硕士-博士卓越计划培养系统,成立了机械、化工、土木专业3个国际班,借鉴美国大学宽口径的培养模式,积极培养“研发类”卓越工程人才。每年派出20余名教师
6、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交流。“本科+工程硕士”型主要针对产品设计、产品研发和工程设计等开展工作,在这方面,学校与欧洲及日本的工程学院加强合作和交流,相继筹划建立“中日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中法工程学院”等联合办学机构,加强“设计型”卓越人才的培养力度。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型人才,例如工程科学人才等,在这方面,学校也积极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班以及“X+X”双专业复合等手段,加大了工程拔尖人才和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卓越计划”的深层次内涵,确立了“分段统筹”的培养原则,13.建立了“卓越计划”的咨询指
7、导和组织管理机构,学校建立了“卓越计划”的咨询指导和组织管理机构,组建了校外咨询和评价委员会,正在制订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方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转向与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并重考虑。,筹划建立校内外共同参与的卓越计划实施的人才队伍,重视校内教师的培训和评价转变工作;围绕卓越工程师应具备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途径,也与企业界人士共同研究毕业后阶段的培养或实践提升的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梳理了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哪些需要在校内完成、哪些需要到企业完成进一步明确大学阶段的事情由大学来做,大学后的事情由企业来做。明确学生在学期间的校内外培养内容、计划、职责分工等,提出了具体的培训要求和阶段要求,制定了相对完整和规范的计划。,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完善工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进行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工作,从理念、目标、方式等各方面营造了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氛围和环境。,谢谢聆听 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