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3014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第2版24利尿药.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利尿药 Diuretics,第24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定义:作用于肾脏(肾小管),促进水和电解质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水肿 非水肿性疾病:高血压、肾结石、高血钙症,类别 药物 作用部位高效能呋塞米髓袢升支 high efficacy furosemide(Na+/K+/2CI-)中效能噻嗪类 远曲小管近端 moderate thiazide(NaCl)弱效能 螺内酯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low spironolactone(Na+-K+交换)乙酰唑胺 acetazolamide(抑制碳酸酐酶),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尿液生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

2、泌(一)肾小球 血浆的超滤液原尿 药物(氨茶碱、多巴胺)通过增加心肌收缩性,增加肾血流量及小球滤过率而利尿,其利尿作用极弱,原尿量,180升,终尿量,12升,99%被肾小管重吸收,(二)肾小管,1近曲小管 重吸收60%65%Na+Na+-H+交换方式主动重吸收 作用此段药物不产生强利尿作用,H+-Na+交换乙酰唑胺(弱效)碳酸酐酶抑制剂,基侧膜面(组织间液),2.髓袢升支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 Na+-K+-2Cl-共同转运(co-transport)系统所控,重吸收原尿中20%30%的Na+,作用此段的药物会产生很强的利尿作用,此段不吸收水,Na+-K+-2Cl-共同转运载体蛋白,呋噻米,管腔膜

3、面(原尿),近曲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面(组织间液),Na+,2Cl-,(+),Cl-,ATP,K+,Na+,K+,Ca2+,Mg2+,K+,K+,K+反向扩散,驱使二价阳离子重吸收,Na+重吸收 10%Na+-Cl-共转运子(cotransporter)噻嗪类(thiazide)Na+-K+交换子(exchanger),醛固酮促进该过程螺内酯(spironolactone)2)水在ADH 的作用下被大量重吸收。(在水通道 AQP2,3,4,6的参与下进行),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istal and collecting tubules),CA,近曲小管,皮质,髓质,降 支,高渗髓质,髓

4、 袢,升 支 粗 段,CA,远曲小管,集合管,乙酰唑胺,依他尼酸 呋塞米,噻嗪类,螺内酯 阿米洛利 氨苯蝶啶,二、常用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袢利尿药),呋塞米(furosemid,速尿),布美他尼(bumetanide)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利尿酸),药理作用,髓袢升支粗段 抑制a+-K+-2Cl-共转运子,稀释与浓缩强效 速效 暂短,排:l-Na+K+,Mg2+,a2+,依赖于PG合成,非甾体类-干扰利尿,1.利尿,2.影响血流动力学 扩张血管 肾血流,Na+-K+-2Cl-共同转运载体蛋白,呋噻米,管腔膜面(原尿),近曲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面(组织间液),Na

5、+,2Cl-,(+),Cl-,ATP,K+,Na+,K+,Ca2+,Mg2+,K+,K+,K+反向扩散,驱使二价阳离子重吸收,【临床应用】,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其他严重水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加速某些毒物排出,袢利尿药,【体内过程】,迅速吸收 口服 静注 维持23h肾脏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机制排泄 肾功能的影响 吲哚美辛和丙磺舒竞争 作用于肾小管的管腔侧,作用强度与尿 中的排泄量有关,【不良反应】,.水和电解质紊乱,.耳毒性: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最小,.其他,.高尿酸血症,袢利尿药,低血K+最常见 用药后14周出现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心律失常 增强强心苷对心脏毒性;晚期肝

6、硬化病人诱发肝昏迷,氯噻嗪,氢氯噻嗪,其他:吲哒帕胺,氯噻酮,美托拉宗,(二)中效能利尿药 噻嗪类(Thiazides),噻嗪类,【药理作用】,利尿作用:温和,持久,(-)远曲小管近端 Na+_Cl-共转运子排:Na+Cl-K+HCO-3 依赖于前列腺素 促进远曲小管的Ca2+重吸收,2.抗利尿作用:减少尿崩症患者尿量及口渴症状,噻嗪类,3.降压作用:基础药物早期:利尿 血容量减少长期:排Na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减少 Na+-Ca2+交换减少细胞内内Ca2+降低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临床应用】,1.水肿:,轻、中度心源性水肿,注意强心苷中毒2)肾性水肿:3)肝硬化腹水:应注意补K+,噻嗪

7、类,2.高血压病:,3.尿崩症:,4.高尿钙伴有尿结石者(促进PTH调节的远曲小管Ca2+的重吸收 抑制尿钙的排出)。,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镁.低氯碱血症2.高尿酸血症 痛风者慎用3.代谢紊乱:高血糖 高血脂症 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慎用4.过敏反应:与磺胺类交叉过敏,【不良反应及防治】,中效,(三)低效能利尿药,螺内酯(排钠留钾),醛固酮,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螺内酯(安体舒通),2.留钾利尿醛固酮依赖性,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竞争醛固酮受体,弱 缓慢 持久,低效,作用机制,本药与醛固酮竞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醛固酮受体 抑制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形成 产生醛固酮相反

8、的作用 排Na+、水,保K+。是醛固酮的竞争性拮抗剂。,用于: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水肿(肝、肾、心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高钾血症 性激素样副作用,氨苯蝶啶及阿米洛利Triamterene and amiloride,低效,1.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换2.非竞争醛固酮 对切除肾上腺动物仍有作用3.保钾利尿药4.多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抑制碳酸酐酶-HCO3-、K+、H2O 排,应用,1.治疗青光眼最广适应症,2.急性高山病24h口服预防,3.碱化尿液,4.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乙酰唑胺 acetazolamide(diamox)

9、,抑制碳酸酐酶-HCO3-、K+、H2O 排作用和作用机制1.作用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而抑制重HCO3-的重吸收,由于Na+在近曲小管可与HCO3-结合排出,近曲小管Na+重吸收会减少,水的重吸收减少。但集合管Na+重吸收会大大增加,使K+的分泌相应增多(Na+-K+交换增多)。因而碳酸酐酶抑制药主要造成尿中HCO3-、K+和水的排出增多。,应用:1.青光眼 2.急性高山病 3.碱化尿液,2.抑制眼睫状体上皮向房水中分泌HCO3-以及脉络丛向脑脊液分泌HCO3-。虽然这些过程HCO3-的转移方向与在近曲小管中相反,但都可以被碳酸酐酶抑制药所抑制,并改变液体的生成量和pH。从而

10、抑制 房水和脑脊液的产生。,第二节 脱水药脱水药又称渗透性利尿药(osmotic diuretics),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尿素等。特点注射后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易经肾小球滤过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临床用其20%的高渗溶液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脱水作用 静滴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急性青光眼的首选药,甘露醇(mannitol),脱水药,2利尿作用 静滴稀释血液而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渗透性利尿扩张肾血管、肾髓质血流量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脱水药,不良反应注射过快: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禁用:心功能不全及活动性颅内出血注意:1.静脉注射切勿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 组织肿胀,及时热敷;2.注意观察血压、呼吸,预防循环血量增 加引起肺水肿;3.气温低时易析出结晶,热水浴加温溶解;4.忌与其他药物混滴,脱水药,1.利尿药的作用部位、机理?2.哪些药具有排钾或留钾利尿作用?3.利尿药与脱水药有哪些异同?,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