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4200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outiankaifa动态开发讨论要点.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讨论要点,关于油田开发关于开发调整关于开发分析,技术层面,关于工程师职责关于企业管理关于注水管理,管理层面,关于油田开发,油田开发:就是策划如何把找到的储量尽快地、尽可能多的、最有效的动用起来。偏重研究部署、管理和策略。老板:善于谋略和理财;专家:当好参谋,提供可行的方案。,油田开采:偏重技术研究和应用,是操作手。,油田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发布实施日期:2004年08月27日(中央法规),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油藏评价第三章 油藏工程方案第四章 方案实施与跟踪第五章 开发动态监测第六章 开发过程管理第七章 改善二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第八章 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第九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第

2、十章 附 则,油藏工程管理规定,关于开发调整,细分层系层系重组逐层段上返开发井网开发层系互换层系局部调整,井网加密缩小井距调整布井方式调整油水井数比井网局部调整,在原层系井网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井网注水、采油方式及压力系统的调整。一般不钻井或钻少量井。,二次开发,精细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精细二次开发,精细研究,精细调整,精细治理,精细改造,重构地质模型,重建层系井网系统,建立高效挖潜系统,优化改造地面系统,“精细二次开发”-通过“精细”工作,实现“二次开发”,二、主要做法,关于开发分析,油藏动态分析的作用,确定基础,修正认识,指导调整,辅助决策,牢固地建立

3、油田开发的地质基础!通过各种可靠的动静态资料,运用已掌握的经验方法和理论,得出油藏动态参数变化规律,在油藏静态描述的基础上完成油藏的动态描述,使开发决策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地质基础上。,不断修正对油藏的认识,对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心中有数!通过开发实践,不断深化对油藏地质特征、开采特征、资源利用状况、开发系统适应性的认识,使开发的物质基础上逐步清晰。,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项调整措施(无论是开发调整还是单井措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的预见性。目的性、针对性、预见性只能产生于从单井到井组,再到区块直至全油田的认真、深入的动态分析!,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4、同精细油藏描述和科学规划预测一起,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当好参谋,确定开发调整的主攻方向,安排战略部署。,对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分析过程,人员素质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分析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把多种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出油藏内部的全面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提高采收率,达到科学开发油田的目的。,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理论水平高-基础理论水平扎实,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补充、提高知识面宽-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开发地震、测井测试等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5、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很快理清头绪,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综合能力强-高度归纳概括,以清晰、流畅的文笔写出高水平的动态分析报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谈出有指导性、建设性的调整意见建议,生产动态分析与开发动态分析,生产动态分析,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是对油藏当前生产参数的宏观分析和评价!注水量、产油量、含水、压力的变化,注采平衡状况对生产的影响,递减分析、开发方案执行情况和技术措施效果分析。重点:在开发(调整)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生产上找原因,及时对局部工作制度进行调整,采取一些井下作业措施,调整配产、配注计划,及时改善油藏生产状况。,是对影响油藏开发的基本问题进行

6、深入分析研究!根据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大量动态监测资料和先导性试验,深入到油层内部流体渗流特征的综合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重点:对油层非均质性和水动力系统的再认识,注采压力系统的合理性,油水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储量动用程度、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开发层系、井网及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油藏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等。,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开发初期、上产阶段,根据钻井资料,搞好油藏开发地质综合研究,与开发方案对比,核实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分析油水井能否达到方案要求,注采系统是否适应,能否达到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分析油井见效情况,油井产能和压力恢复情况,确定合理注采比。油井见水后要分析层间

7、差异情况、是否存在单层突进和平面舌进现象,分析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等。对开发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的初步适应性分析评价。,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在开发实践中不断对构造、储层、储量进行分析研究,核实或复算地质储量,确定最终采收率、计算采储量。分析各类油层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加深对油藏生产规律的认识,分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编制调整治理方案,并分析效果。预测油藏开发趋势,编制规划方案。,开发中期、稳产阶段,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分析产量递减规律,制定控制产量大幅度递减的措施分析剩余储量的类型和有效挖潜方法,尽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预测产量、含水的变化趋势,进行经济效

8、益测算,提出油井废弃的极限产量和含水率标准。,开发后期、递减阶段,1、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实用 如:油藏动态分析应具备“6图、10表、8曲线”,注采井组分析应具备“5图、5表、5曲线”。2、分析方法科学 遵循“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深入到小层”的程序,按照“四个到层”的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分析表面现象向把握开发规律转变 从生产动、态分析向开发动态分析转变 从单井、井组分析向油藏动态分析转变 从解释动态、预测动态向科学调控开发趋势转变,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结果达到“五个清楚”开采的动态变化趋势清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

9、问题清 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 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 开发调整(控)的工作部署清,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自选项目),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规定项目),推荐参考书,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童宪章)采油地质工程(金毓荪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方凌云等)实用油藏工程方法(秦同洛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黄炳光等)中国油藏开发模式 总论(王乃举等)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刘丁增)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李道品)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王平)油田非均质对策论(陈永生),关于工程师职责,工程师、教授、研究员,工程师(Engineer):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

10、员。他们的功能包括设计(design)、规划(plan)、策划(mastermind)、指挥(direct)等。我比较接近现代思想的是这样一条“工程师”定义:工程师是把数学与自然科学知用于实际目的人(Someone who applies a knowledge of math and natural science to practical ends,such as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tructures)。教授(Professor):解释1:是一种职业,多指在大学中执教的资深教师。解释2: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

11、名。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有此职。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高等教育中研究员资格拥有者的通用称谓。(1)科学研究机关中的高级研究人员。(2)被基金会授予金钱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技术创新概念模型,应用理论(自然科学奖),技术有两个重要属性,即技术本身的创新程度及由该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关于企业管理,关于注水管理,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第七条 注水技术政策是指导油田注水工作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注采井网部署、注水时机、细分注水、注水压力确定、水质要求等。,主要是:六个方面,第二章 注水技

12、术政策,第八条 开发层系划分和注采井网部署。将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成一套层系,采用一套独立井网进行开发,使每套井网的开采对象渗透率级差控制在5以内,各小层间吸水相对均匀。开发井网要具有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 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要充分考虑储层砂体形状及断层发育状况、断块大小及形态、裂缝发育状况等,确定井网几何形态、油水井井别、注采井排方向和井排距,井网部署要有利于后期调整。,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第九条 注水时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要适时注水,保持能量开采;低渗透砂岩油藏,应实现同步注水,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开采,低压油藏要开展超前注水

13、。需要注水开发的其它类型油藏应根据具体特点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新油田投入注水开发,要开展试注试验。,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一是:采出和注入的小层数不完全相同的。二是:采出和注入过程中每个小层的贡献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采出1000方,10个小层中可能有3个产液。注入1000方,10个小层中可能有5个吸水。,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同一口井的各小层之间的注入和采出之间是不可逆的。,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第十条 注水压力界限。井底注水压力严格控制在油层破裂压力以下。确定合理的注采比,注水开发油田应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天然能量较为充

14、足的边底水油藏要根据压力保持水平确定合理的注采比。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要采取油层改造等增注措施,超注层段要采取控制注水措施。,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第十一条 细分注水。主力油层要单卡单注,不能单注的主力油层要尽可能细分。各分注段的油层数应控制在5个小层以内,层间渗透率级差小于3,总层段数控制在5段以内。,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第十二条 注水水质要求。在参考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开展注水水质的配伍性研究,通过岩心伤害实验、现场实际油层回注验证试验,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的科学、规范、经济、可行的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严控二次污染,减少储层损害。,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

15、策,第二十条 注水开发油田要针对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对策,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水驱采收率。,第二十一条 低含水期(含水率小于20%):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够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分析平面上的注水状况和压力分布状况,采取各种调控措施,做好平面上的注水强度调整,保持压力分布均衡,确保注入水均匀推进,防止单层突进和局部舌进,提高无水和低含水期采收率。,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第二十二条 中含水期(含水率20%60%):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产量递

16、减大。在这一阶段要注好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做好平面调整和层间产量接替工作。加大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分层压力等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储层纵向上的吸水、产液、产水、压力分布状况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研究层系、注采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分析平面和层间矛盾。对于注采井网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要开展注采系统调整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平面上要调整注采结构,纵向上要细分层系和注水层段,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努力实现油田稳产。,第二十三条 高含水期(含水率60%90%):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实施精细注水。油藏描述要精细到小层、单

17、砂体和流动单元,搞清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和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井数比,实施平面和剖面结构调整,不断改变固有的水驱通道,降低单向受效和与注水井不对应油井的比例。,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提高注水井的分注率和层段细分级数、注水合格率;采取油层改造、调堵等措施改善储层的吸水状况、产液状况;精细层间纵向上的注采强度调整,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第二十四条 特高含水期(含水率大于90%):该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实施有效注水。精细油藏描述重点是研究储层的渗流规律、油水分

18、布规律、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搞清主要矛盾。,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进一步提高注采井数比,采取层段细分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深部调剖、深部液流转向和周期注水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储层吸水状况,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和油田采收率。努力控制成本上升,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二十五条 加强注水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实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必要保障。要从注水的源头抓起,精心编制配注方案、优化注采工艺、控制注入水水质、强化注水井生产管理。从地下、井筒到地面全方位抓好单井、井组

19、、区块和油田的全过程注水管理和注水效果分析评价,实时进行注水措施跟踪调控。,第二十六条 按照简捷、高效、可控的原则,各油田公司要建立和完善注水管理制度,明确油田公司、采油厂、采油矿(作业区)、采油队等各级管理责任。鼓励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促进油田注水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二十七条 年度配注方案。每年十二月份编制完成下一年度油田(区块)配注方案,油田公司审查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一季度要完成全部配注方案的实施。对存在高渗透条带的注入井,要及时进行深部调剖;根据注入剖面资料,对层间吸水差异大的井及时采取分层注入;对注采能力低的井(层),及时采取油层改造措

20、施,提高注采能力。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提高注水效率。单井配注跟踪调整方案每季度普查一次,分析分层吸水量及吸水指数变化情况。,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二十八条 注水过程分析与评价。定期对油田的注水开发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油田注水开发状况是否正常,注水技术政策是否合理,预测水驱开发趋势,制定下一步的注水调控对策。要做好油田、区块、井组、单井年度配注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工作,搞清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变化,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具体矛盾,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措施,为下一年度配注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二十九条 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注水井资料录取现场

21、检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努力提高注水井资料全准率。注水井资料全准系指日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静压、测试、洗井、水质化验八项资料全准。注水井开井当日要求录取注水量、油压、套压资料,开井注水达24小时必须参加当月全准率检查。笼统注水井要求每年测指示曲线一次,否则为不全不准。正常注水井必须按照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规定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条 水质管理。各油田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水处理系统加药、排泥、更换和补充滤料等各环节的运行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监督和检查工作。油田公司每年、采油厂每月、矿每天对注水水源站

22、、注水站进行水质检测,井口选开井数的5%作为水质监测井,每季度分析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一条 油藏动态监测。根据油藏特点、开发阶段及井网部署情况,建立油藏动态监测系统,按照油藏动态监测管理规定取全取准各项动态监测资料。低含水期重点监测油藏压力、分层段注水量、生产井见水时间及分层含水率;中含水期重点监测分层含水及变化、分层压力、分层吸水、产液及变化等;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重点是含油饱和度监测,寻找剩余油相对富集区。,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二条 注水井要定期检查套管、油管状况和井下封隔器密封状况等,检查井总数不低于油水井总数的5%。油田开发

23、过程中要开展套损规律研究,每年应安排12口井,进行套管技术状况时间推移测井。注水井检管周期不超过3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上报。注水井作业推荐不压井作业技术。管柱和工具下井施工前要经过地面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除作业井、异常井的封隔器层层验封外,每年要选取5%以上的正常分层注水井进行封隔器验封。,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三条 注水井洗井管理。正常生产的注水井每季度洗井一次,注水井洗井要严格执行注水井洗井管理规定。当正常注水井在相同压力下,日注水量与测试水量相比下降超过15时必须洗井;注水井停注24小时以上、作业施工或吸水指数明显下降时必须洗井。为防止套管受压突变,洗井前应关井降压30分钟以上再

24、洗井,当返出水水质与入口水质一致后方可恢复注水。,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四条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测试前要对井下流量计、压力表、地面水表进行校对,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测试。分层测试可采取降压法或降流量法,至少测试三个压力点。采用降压法测试时,相邻两点间隔压力差值不大于0.5MPa。采用降流量法测试时,相邻两点间隔全井流量差值不超过全井配注水量的30%,待流量稳定后,录取稳定的压力值,降压间隔可以不等。,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流量计下井测试的全井水量与地面水表流量对比,以流量计资料为基准,误差小于8%,否则要查明原因,整改后方可外报资料,或向采油队提供整改意见。可调层调试全部合格,欠

25、注层水嘴已放大,方允许资料外报。,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五条 针对老油田存在的系统管网、设备腐蚀老化严重、水质不达标、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年度安排好整改工作。在满足注水半径的条件下,优化简化工艺和布局,实现注水站的“关、停、并、减”,注水站的负荷率应提升至70%以上。加强注水系统储罐及管线除垢、清淤等工作,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储罐每年清淤12次。,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六条 根据油田实际,因地制宜推行取消配水间,采用井口恒流配水工艺的配水方式,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降低投资。积极推广非金属管道,降低摩阻,减少管道腐蚀。第三十七条 各油田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

26、高采出水回注率,减少清水用量,采出水应尽量全部回注。,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第三十八条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是贯穿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时跟踪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水状况,评价注水调控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注水调控对策。,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第三十九条 注水效果分析重点内容。1.能量保持利用状况分析。分析注采比的变化和地层压力水平的关系,能量保持利用水平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提出调整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2.注水效果分析。分析油田(区块)注水见效情况、分层吸水状况等,综

27、合评价注水效果,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分析配注水量完成情况,小层吸水能力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变化;应用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和理论计算曲线对比,分析含水上升率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控制含水上升措施;分析产液量结构变化,提出调整措施。,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3.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分析。应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密闭取心、饱和度测井、水淹层测井等资料,分析研究油层动用状况、水淹状况、分层注采强度等;利用不同开发阶段驱替特征曲线,分析储量动用状况及变化趋势。,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4.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分析。对主要措施(如压裂、酸化、堵水、补孔、调驱

28、等)要分析措施前后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注水量的变化和有效期。,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第四十条 注水效果评价主要指标。1.采收率。注水开发中高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低渗透、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0。2.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中高渗透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到70%,特高含水期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到60%以上;断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到50%以上。,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15%20%,中含水期末达到30%40%,高含水期末达到70%左右,特高含水期再采出可采储量30%左右;低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20%30%,中含水期末达到50%60%,高含水期末达到80%以上。4.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一般控制在811。,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5.含水上升率。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确定,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过理论值。6.自然递减率。根据油藏类型和所处的开发阶段确定递减率控制指标。,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7.油藏压力系统。水驱油田高饱和油藏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低渗、低压油藏地层压力一般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以上;注水压力不超过油层破裂压力;油井井底流动压力要满足抽油泵有较高的泵效。,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