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45931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聚焦人际交往(二).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聚焦人际关系(二),政治组 赵永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怎样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三)善用交际技巧,(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我们通常

2、所说的印象实际上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或最初印象(primary effect),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是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因而也被称为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与首因效应相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或称为最近效应。,【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

3、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结果】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三)善用交际技巧,“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非诚勿扰,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是善于

4、表现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社会心理学家艾根1977年根据研究得出同陌生人相遇时,按照SOLER模式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地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0表示姿势要自然放开 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 E表示目光接触 R表示放松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轻松良好的第一印象。,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5、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这种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一旦你自己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产生各种偏见。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总是会影响你对于以后信息的判断。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不要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这是一种类化作用,我们常常会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进行归类,比方说:教师便是“文质彬彬”

6、,商人则是“唯利是图”等等。不要以貌取人:我们要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应该不满足于表象,而是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3刻板效应 有些人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而总是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从而影响正确认知,特别是当这类评价带有偏见时,会损害人际关系。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南方人小气、自私;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等,这种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定势效应,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一位名叫马丁凯帝的心理学家心生好奇,他知道鳄鱼是一种十分迅猛而有力的动物,但是他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有耐力和韧性。于是他把一条饥饿的

7、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厚厚的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他将两者之间的隔板拿开,奇怪的是鳄鱼像是死去了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东北人?江南?美国人?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4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某

8、种固定化的意识,影响着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如成语的“邻人偷斧”是定势效应的例子。,5投射效应 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应不小气。由于投射作用的影响,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

9、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1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思想、能力、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这些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是可靠、持久的。其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友谊与合作,求得共同进步。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

10、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谦虚、谨慎、自信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为人处事都要特别谦虚、谨慎。但谦虚不是自卑自弃,谦虚使人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谨慎不是拘谨,而是有选择性地交往。自信能使交往主动、积极、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热情助人 热情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与人的了解,增强人际吸引。助人,是给朋友提供支持和帮助。助人的出发点应是己助予人,不索以求;救人于危难之时,助人于困难之中。这样的相助会使人永生难忘。,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根本所在。尊重他人是指尊重他人的人格、意见、隐私及劳动等。宽容是指在承认人

11、与人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存在方式。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2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应该说,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个人吸引力主要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1、外貌因素;2、个性品质因素;3、能力因素。,服饰打扮也是一种信息符号,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着装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份、年龄、气质、环境;注意整洁、大方、得体,以显示自己良好的审美观和修养。,三)善用交际技巧,1、学会赞美别人 赞美是一种激励别人而又激励自己的

12、人际协调艺术,相处中因赞美而使大家自信、充满快乐,因赞美而化解了心中的积怨与矛盾,赞美使陌生人成为挚友,使朋友成为知己。,2、注意倾听。生活中学会倾听,同样是一门交往艺术。在交往中应注意听与说的结合,学会虚心地、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并用点头或眼神表达反馈等。倾听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信息,争取时机以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3、掌握好距离:在人际交往中,遵循“距离适度”原则很有必要。试想,如果两个人每天形影不离,早夕相处,相互间缺乏各自应有的一片天空,久而久之便会心生厌烦心理。亲密距离(00.5米)个人距离(0.51.2米)社交距离(1.23.5米)公众距离(3.57.5米,4、记住别人的名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能叫出自己的姓名,就会对他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知己感;相反如果见了几面你还是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对方就会感到你不重视他,会产生一种疏远感、陌生感,增加彼此的心理隔阂。,5、微笑胜过千言万语!,谢谢同学们,政治组 赵永兵,2014.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