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6696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本章重点问题,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发展阶段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法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本章主要内容,2.1重商主义概述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2.2法国和英国的重商主义法国的重商主义英国的重商主义,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2.1重商主义概述,A Brief Account of Mercantilism,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4,2.1重商主义概述,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一,封建制度日益解体,资本主义

2、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第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创造了必要前提第三,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促成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重商主义的形成。第四,商业资本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加速成长提供了条件。第五,封建国王和商业资产阶级结成联盟。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点第一,货币认识上的不同。第二,关于生产认识上的不同。第三,商业资本管制政策上的不同。第四,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第五,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第六,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点第一,货币认识上的不同。第二,关于生产认识上的不同。第三,商业资本管制政策上的不同。,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3、,5,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第一,封建制度日益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1)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出现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2)产生和瓦解的时间:产生,15世纪;瓦解:17世纪。(3)主要表现:在这一时期,封建自然经济日趋没落和解体,商品货币关系日益发展。早在12、13世纪,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到了15世纪,在城市和农村出现了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上升为资本家,大部分沦为雇佣工人。但

4、是,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当时的封建主对金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庄园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渴望购买从遥远的外国输入的奢侈品和手工艺品。为此,封建主们把他们的农奴的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这就使得手工业者和农民为了缴纳贡赋,必须卖掉自己的产品,以换取货币。实际上,封建主们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起着推进作用。商品交换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6,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第二,资本原

5、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创造了必要前提(1)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从而把他们变成雇佣工人而把生产资料占有者变成资本家的历史运动。(2)时间:发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完成于18世纪下半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曾经经历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充满了征服、压迫、劫掠和屠杀等暴力掠夺的历史。(3)典型形式:圈地运动、鸦片和黑奴贸易国债制度、征服殖民地等是它的典型形式。(4)作用:正是这些暴力活动使西欧各国的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这就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总之,资本原始积累,一方面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另一方面,使组织大规模工场手工

6、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本迅速地积累起来。,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7,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第三,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促成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重商主义的形成。(15-16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8,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3),第三,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促成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重商主义的形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地图),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9,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4),第三,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促成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重商主义的形成。(麦哲伦航海路线),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0,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5),第三,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促成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重

7、商主义的形成。(1)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十五到十七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2)原因: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土耳其人所攻陷,封闭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贸易道路,必须寻找新的通商路线和新的市场;对新的殖民地和财富的渴望。发财致富的欲望推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去寻找尚未被发现的土地和黄金。特别是当时欧洲国家同东方的贸易

8、中,输出的黄金多于输入的黄金;贵金属大量地从欧洲流出,而欧洲开采出来的金银又极为有限,到15世纪,欧洲各国已经深切地感到缺乏金银,于是,金银就成为人们渴望的万能之宝。哥伦布曾经这样喊道:“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马克思支出:“在16、17世纪这个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童年时期,一种普通的求金欲驱使很多国家的人民和王公组织远征重洋的十字军去追求黄金的圣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就在这种求金欲的驱使下,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和美洲新大陆;,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1,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6),对未知世界的向往;13世纪末,

9、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3)事件:“新航路的发现”,1487年,迪亚士的发现好望角,1498年,以达伽马为首的船队沿迪亚斯航线继续向前,经非洲东岸的莫桑比克、肯尼亚,到达印度,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从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新大陆的发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和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之后返回西班牙。这就是人们所称谓的“新大陆的

10、发现”;“第一次环球航行”,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4)作用:极大地促使了西欧各国开始对殖民地的掠夺,并开辟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给与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刺激,大大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2,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7),第四,商业资本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加速成长提供了条件。(1)商业资本在促使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过程中起过非常突出的作用。一方面,商业资本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2)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外贸易为各国商人积累了

11、大量资本,推动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海盗行为和对殖民地人民的残酷掠夺,这时,欧洲各个强国竞相争夺殖民地,成了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3,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8),第五,封建国王和商业资产阶级结成联盟。(1)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民族阶级利益和同质的民族文化的,由本国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结构中“国家”并不是个政治实体,君主把国土分给贵族和教会。各级封地的领主享有接近完全司法权和行政权,国家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政治代表。中世纪的封建国家第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

12、中央权力,甚至连一个中央权力机构都没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分离成为一个严重的障碍。15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推动了教会的民族化。随着教权的分散和世俗权力向君主的集中,民族国家逐步形成。(2)民族国家形成中封建王权与教会神权的对立与斗争。“具有头等而持久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最有效的国际权威(即罗马教皇体系)的崩溃。中世纪的世界是一文化统一体,至少在原则上宣称忠于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罗马帝国既不肯承认教皇的无上权威,又不能战胜教皇但在这场战斗中,双方都耗尽了各自的政治资源教皇丧失了权威,罗马帝国开始瓦解。结果,中世纪的国际主义寿终正寝了,民族国家开始维

13、护自身的独立,与那种超国家的权威相对抗”。(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2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4,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9),(3)商业资本家与中央集权国家的相互作用即结盟。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商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商业资本家十分需要强大的国家政权做后盾:一方面对外夺取商业霸权,打击国际竞争者,争夺殖民地;另一方面对内打破封建割据对商品流通的束缚,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并且还想寻求政府的保护,依靠国王的权威来保护其经济利益,给他们特权和专利权以谋取垄断利益。因此,他们积极支持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反过来国王也十分希望得利商人的支持

14、,不仅国内外战争大量消耗的经费需要靠商人支持,而且扩大势力范围,追求海外财富,也需要商人支持,尤其是掠夺性地对外贸易的扩展。于是,国王和商人结盟,商人与国王利益的一致与结合,国家和商业资本在共同追求货币的基础上建立联盟,这种联盟清楚地反映在当时西欧各国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上。,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5,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1),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的晚期重商主义。这两个发展阶段是按其认识水平所达到的不同程度来划分的,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这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

15、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提出过不同的政策措施。下面我们比较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来认识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点第一,方法论。首先,从“人文主义”出发来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用“人”的观点,即商人的观点来独立地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不再从圣经教义出发来寻找答案。其次,以货币产生货币的方法作为研究的中心。再次,以因果观点来观察现象。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流通领域,研究的方法都是把经济现象和商业实践经验加以描述和总结,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用地增加货币财富。第二,社会财富观。他们都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寡作为衡

16、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第三,财富源泉观。他们都认为财富即金银货币的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并非所有的流通领域都是财富的源泉,只有输出的商品换回金银货币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6,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2),第四,强调多卖少买的原则。他们都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应遵守多卖少买的原则,对外贸易的差额必须是顺差,只有这样才能使金银流入本国。第五,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它们都认为工业生产是为商业服务的,商品生产只是贸易的条件,应当鼓励和发展那种生产在国外可卖高价畅销的商品的工场手工业。第六,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它们都认为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以法令形

17、式保护国内工商业,奖励监督工业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保证本国财富的增加。结论:它们不知道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不理解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重商主义不懂得金银和其它商品一样也是商品,并非天生是货币,只是后来从商品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才成为货币。但是,重商主义不懂得这一点,把财富、货币、金银直接等同,进而错误地在流通领域寻找财富增殖的源泉。重商主义关于财富及其源泉的思想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还不是生产支配流通,而是流通支配生产。这种情况必然形成财富就是金银货币,财富来源就是流通领域的

18、观点。他们看不到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增加都是在流通领域以外的生产领域进行的,却把财富的增加归结为对外贸易中取得的“让渡收入”,由此,他们又颠倒了生产和交换的关系,认为工业从属于商业,交换决定生产。,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7,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3),马克思说:重商主义从流通领域的表面现象出发,它们只抓住了假象,虽然重商主义经济学说还不是科学的,但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当时所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大加速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和确立创造了必要前提。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点第一,货币认识上的不同。“多卖少买”中的“多

19、卖”;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贸易平衡论。第二,关于生产认识上的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对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不太关心,而晚期重商主义则十分重视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第三,商业资本管制政策上的不同。为了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特别重视行政立法手段,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颁发各种法令来禁止货币出口和扩大外币进口。而晚期重商主义为了实现出超的对外贸易,特别重视保护关税政策,利用关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是晚期重商主义的重要原则。,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8,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4),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

20、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其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

21、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9,2.2法国和英国的重商主义,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0,法国的重商主义,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1,法国重商主义,法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法国重商主义的特点。(1)法国的历史条件。法国从16世纪开始,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工场手工业也随之而产生了。地理大发现又促使了法国商业资本的发展。法国先后在美洲、非洲、亚洲侵占了许多殖民地,并建立了许多海外公司。但是,由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又由于法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重商主义的产生也晚于英国。16世纪以后,封建专制政

22、府为了充实因为奢侈无度和连年战争而日益枯竭的国库,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鼓励和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并开始推行重商主义政策。(2)法国重商主义的特点。法国重商主义的特点是密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以国家经济政策和法令的面貌出现,虽然起步较晚,又缺乏英国重商主义的理论色彩,但在实践上却较为彻底。,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2,孟克列钦的经济思想(1),(1)孟克列钦的生平和主要著作安托万德孟克列钦(Antoine de Montchretien,15751622)悲是诗人和金属器具制造商,冒险家,喜欢决斗,法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在这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政治

23、经济学”这一术语,借以表明,他所论述的已不是家庭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孟克列钦的著作分为三部分,分别讨论工场手工业问题、商业和贸易问题、殖民地贸易问题。他认为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和手工业的目的。他主张发展工商业,维护第三等级的利益。他把货币看做最主要的财富形态,认为商业是获取黄金的最主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为此,他主张政府保护和帮助本国商人扩大对外贸易,限制外国商人的活动。此外,他还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发展本国手工业,提高法国工业品质量。,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3,孟克列钦的经济思想(2),(2)主要观点第一,他认为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国家应该采取保护商人利益的

24、政策,他反对外国商人在法国进行商业活动,提出了要保护法国自然资源的主张。第二,他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第三,他认为使国家富足的不是充足的黄金和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这种观点说明他在对待货币问题上是自相矛盾的。,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4,柯尔贝尔的经济思想(1),(1)柯尔贝尔的生平和著作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出生在一个呢绒商的家庭,最初是路易十四幼年时代的执政者马扎里尼的助手之一,是17世纪法国著名政治活动家,重商主义的实践家,1665年被路易十四任命为财政大臣。在他当政期间,坚决地采取和

25、推行了一套完整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因此,这个时期法国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为柯尔贝尔主义,使法国的重商主义成为欧洲其他各国重商主义的典范。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政策对法国工商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法国也在路易十四时期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其海外扩张也一度达于顶峰,从而成为其他国家的效法对象。但由于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政策损害了农业的利益,它又成为法国后来经济衰败的重要原因。,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5,柯尔贝尔的经济思想(2),第一,他认为一国拥有的货币数量,决定该国的富裕程度,也决定该国的政治军事实力。第二,他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争取达到出超,主张通过保护

26、关税政策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扶持本国的工场手工业,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第三,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柯尔培尔主张走殖民扩张的道路。柯尔培尔实行的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对法国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他是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商业,这就破坏了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6,英国的重商主义,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7,英国的重商主义,英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英国重商主义的特点。(1)英国的历史条件。英国是西欧各国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最为典型的国家。从15世纪末起,英国农村发生了强制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16世纪后半期,英国手工工场已经发展

27、起来,国内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和广泛的发展。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不少专业对外贸易的特许公司,这些公司和许多国家进行着广泛的贸易活动。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国大力进行对外扩展,很快拥有了大量殖民地,对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残酷地掠夺,积累起大量的货币财富。(2)英国重商主义的特点。重商政策的卓有成效,决定了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必然是早熟的或者典型的形态。它除了具有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商主义的一般特点之外,从一开始就具有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的思想渗透其中。这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经历着从商业货币资本向以工场手工业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产业资本转变的必然过程。英国重

28、商主义仍然可以划分为重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早期阶段和以重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晚期阶段。,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8,海尔斯和斯塔福德的经济思想(1),(1)海尔斯和斯塔福德的生平和著作约翰海尔斯(J.Hales,?1571),和威廉斯塔福德(Willan Stafford,15541612),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海尔斯一般认为是英国政府官员,其经济思想反映在1581年以“绅士W.S.”的笔名出版的对我国同袍某些控诉的述评。一般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海尔斯,后来由斯塔福德修改出版。因此,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两个人共同的作品。这本书主要是说明如何将货币保持在英国国内。关于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四百

29、年来众说纷纭。由于该书以对话体裁写作,文笔雅致,有人推测出自威廉莎士比亚之手,现在一般认为是约翰海尔斯,如E.F.赫克谢尔的重商主义和埃里克 罗尔的经济思想史等都认为约翰海尔斯是该书的作者。,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29,海尔斯和斯塔福德的经济思想(2),(2)主要观点第一,他们从货币差额论的观点出发,反对铸造分量不足的货币,认为不足量的货币会使商品涨价和足值货币外流。这说明,他们已经看到了货币价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联系,认为不足值的货币会使商品涨价和足值铸币外流,因此反对铸造不足值的铸币。第二,在对外贸易方面,他们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禁止外国工业品输入英国,尤其是奢侈品,反对输出原料而进

30、口制成品,要求在对外贸易中保证出超,防止贸易逆差。他们的思想属于货币差额论。结论:从海尔斯和斯塔福德的上述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了早期重商主义的思想体系,比如,他们已经注意到保护本国的加工工业,已经注意到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等,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的思想仍属于早期重商主义。他们所重视的仍是设法将货币保留在国内,不使货币流向国外、并把这一点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他们的色相环没有发展到贸易差额论。这是因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工场手工业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还不能从国内大量地输出制成的工业品。因此,他们还没有注意到如何使英国的工业品在国外取得广泛的销路,还没有提出如何夺取国外市

31、场的问题。他们的主要思想是,注意培植本国工场手工业,排挤在国内市场上的外国工业品。,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0,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1),(1)托马斯孟的生平和著作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早年从商,1615年成为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后又任政府贸易委员会的常务委员。1621年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答对这项贸易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一书,该书成为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并阐述了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斯密称该书“不仅成为英格兰而且成为其

32、他一切商业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准则”。马克思称该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称该书“在一百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因此,如果说重商主义具有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那末这就是托马斯曼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53页)。,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1,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2),第一,他认为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手段,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孟认为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途径。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出超,就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英国致富。主张尽可能扩大本国商品出口和减少对外国商品的消费。主张实施关税保护政策,输往国外的商品免税,转口贸易轻税,消费品进口课以重税主

33、张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多出口制成品,减少原料品出口主张通过贸易对欧洲农业国进行剥削和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特别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业。注意到国际贸易中所谓无形进口的项目,诸如运费、保险、旅游开支等等的盈亏第二,他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的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第三,他论证了为保护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2,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2),第三,他论证了为保护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他认为,增加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减少外国商品的消费是保证增加财富的特殊手段。为了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他号召人们要节约,要求英国在

34、食品和服饰方面不要消费外国商品,而要多使用本国商品。他提出出口的商品要用自己的船只运输,以减少支出,增加收入。限制商品价格,提高商品质量,以增强商品出口竞争力。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业,扩大对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他主张把英国变成外国输出商品的贸易货栈,然后再将这些货物运到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可以增加航运、贸易、现金和关税收入。他热衷于发展同遥远的殖民地国家,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实施保护关税政策。,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3,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评价,“重商主义”=“重商”+“重工”+“国家干预”=“国家富强”,其中“重商”与“重工”是手段,“国家干预”是

35、保障,“国家富强”是最终目标,它们共同构成了“重商主义”的全貌与实质。(1)重商主义是在封建生产方式“最早的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经济思潮,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2)重商主义打破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力图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3)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成长,帮助新兴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的迅速完成,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并没有随着它的解体而销声匿迹,如对当代颇具影响的凯恩斯经济学就与重商主义

36、具有某些“显著类同处。”(4)重商主义并没有被历史所遗忘,甚至没有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所淘汰。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重商主义对现在的重大影响。首先,美国的“新重商主义”倾向反映了美国现实经济政策的特点。随着美国升级版舒默法案的出台,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中美之间成为一个高度引人关注的问题,美国的参议员们非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实际上是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重商主义一再成为贸易保护论者手中的武器。,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4,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评价,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曾有过“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极具战略。进口替代,就是大力发展那些要进口的产

37、品的生产,这不是为了实现贸易顺差吗?出口导向就是要通过打开国外市场,扩大出口来发展本国经济,这同样是走重商主义的老路。根据国际形势和国情,重商主义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应当实行新的重商主义。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护和培育本国民族工业和幼稚产业的发展,借鉴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成功的“重工”(也属于重商主义)经验,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努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本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和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再次,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政府不必要的干预在减少。人们的经济活动日益受“无形之手”来指挥,但必要的政府管制和政策引导从

38、来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造成生产过剩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破坏现有生产力的方式消除生产过剩,恢复市场均衡;另一种是通过对外武装侵略的方式转嫁经济危机,达到国内市场平衡。但是,随着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和世界市场的有限性,资本主义,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5,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评价,的经济危机转变为主要靠内部方式来解决。目前,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有哈耶克、弗里德曼、萨缪而森、科斯、卢卡斯、萨克斯等人,向前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典自由学派萨伊、斯密、魁奈等人。其中,魁奈是重农学派的代表,根本不

39、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发展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本身就宣告了这种理论的破产。尽管重商主义在经济学说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历史进步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只是抓住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还没有深入到现象内部联系去寻找和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因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1)重商主义将金银、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将金银和货币看做是惟一财富的形态。(2)其次,重商主义把流通领域和外贸看做是财富的直接源泉,从而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和本质。(3)再次,任何一个国家并非货币越多越好,需要多少货币,是由商品流通的需要决定的。货币数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40、,36,尤斯蒂的国家与财政学说约翰海因里希尤斯蒂(17201771)是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成员,著名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经济学与财政学系统研究(1755)和财政学(1766)。尤斯蒂经济思想的特点在于他对国家和财政的论述。在他看来,国家和财政是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了国家征税的6条基本原则:(1)必须让人民有能力缴纳捐税。人民纳税不影响到必需品的享用,不损及资本时,才被认为是有纳税能力的。(2)赋税应完全按公平合理的比例向人民征收。(3)赋税的征收方式不应损害国家和人民的福利,不得侵害公民的自由权。(4)应该按照国家的性质和政府的体制来组织税务制度,以保证税收的公正无私。(

41、5)一切赋税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和光明正大的基础上,即数额必须确定。(6)征税的费用应减至最低。尤斯蒂的学说表明了重商主义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在重商主义看来,国家富强民族才得兴旺,国内公民个人才能够获得利益。所以,国家的福利就是国民的福利,追求公共幸福和国家利益,也就能使国民个人得到幸福和利益。也因此,良好的国家管理和计划被看做是国家的致富之路。尤斯蒂对国家起源和财政的分析是较为全面系统的,他所提出的赋税原则同后来斯密的“四大原则”(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已十分接近了。,其他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续),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7,阅读书目,马克思:批判史论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77页。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38,思考题,名词解释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问答题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思想?2.试析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