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6982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运输行业10类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要求一、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一)客货运输车辆、轨道运输车辆、客货运场站(枢纽)、汽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人员密集的道路运输经营场所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的,必须拆除或者更换。(二)道路运输经营场所、办公、住宿等临时用房等场所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搭建的,必须拆除或者更换。(三)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场所使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作外墙保温系统的,严禁在周边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违规动火作业;确有动火动焊施工需求的,必须严格落实现场监护和防范措施。(四)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区域的电气线路穿越或

2、者敷设在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中的,必须采取穿管保护等防火措施;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周围必须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五)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区域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必须对危险部位或场所实施临时查封。二、防火分隔不到位(一)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损坏的,必须及时修复或者更换。(二)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场所设置玻璃幕墙或者外保温系统,空腔部位未封堵的,必须用防火材料在每层楼板处进行封堵。(三)管道穿越墙体处的孔洞、健隙,竖向管道井与房间、吊顶相连通的孔洞,楼层楼板的缝隙防火分隔不严密的,必须用防火材料

3、填充或者封堵。(四)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场所地下与地上部分防火分隔设置不到位、共用疏散楼梯间且未分隔的必须用防火隔墙或者防火门将地下和地上部分完全分隔。(五)道路运输经营场所、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场所住宅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设置不到位的,必须用防火隔墙或者防火门完全分隔。三、疏散通道不畅通(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闭、堵塞、占用的,必须立即打通、拆除、清理,恢复畅通。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二)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必须拆除。(三)违规搭建临时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疏散通道的,必须拆除,恢复原状。(四)

4、在消防车通道停放车辆、摆摊设点,影响消防车辆通行的,必须清理,确保畅通。(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者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必须对危险部位或场所实施临时查封。四、违规存放易燃可燃物品(一)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燃烧、爆炸的物品以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混合存放的,必须分间、分库存放(二)人员密集场所违规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必须及时清理(三)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未及时清理纸板、木材、塑料制品等可燃废弃材料的,必须及时清理。(四)人员密集场所违规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必须对危险部位或场所实施临时查封。五、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一)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办公楼

5、、楼梯间、共用走道等室内公共区域的,必须及时搬离、清理,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二)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的部位与其他部位直接连通的,必须设置防火分隔设施,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三)电动自行车采取“飞线充电”、私拉乱接电线违规充电的,必须及时制止,加强教育警示,严禁违规充电.(四)电动自行车停放周围有易燃可燃物的,必须及时清理,确保安全防护距离。(五)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随意拉接电线。(六)给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时,不应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正在充电的电池不应被可燃物覆盖。(七)不应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梯间、走道、门厅等建筑公共区域,或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为

6、电动车充电。(八)办公区等区域的电动车充电桩、车棚电气线路安装、敷设符合有关规定,采用质量合格的电器产品。六、消防设施损坏停用(一)营运车辆的安全门、安全窗、安全锤等安全设施设备失效或丢失,必须及时检查维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停用、屏蔽或者带故障运行的,必须及时检查维修,恢复系统正常报警功能。(二)消防水泵控制柜处于手动控制状态的,必须当场整改将控制柜设置为自动控制状态,并张贴明显标识。(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卷帘、机械防排烟等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联动的,必须及时检查维修,恢复系统正常联动功能。(四)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能正常供水的,必须及时检查维修,恢复系统正常供水功能。(五)建筑消

7、防设施严重损坏,不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的必须对危险部位或场所实施临时查封。(六)重大活动期间,必须安排消防设施维保人员对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等重要场所、部位24小时现场值守,确保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处置。七、使用不合格电气线路、电器产品(一)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证书的电器产品。(二)电表箱、配电盘(柜)设置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应定期测试保护功能。(三)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保护措施完好,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现象。(四)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顶、吊顶内的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五)开关、插

8、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六)电热器具(设备)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不应被可燃物覆盖。(七)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应完好,电缆井防火门应锁闭并保持完好。(八)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场所内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九)交通运输商业综合体等经营场所营业结束时,应切断非必要电源。(十)营运车辆线路、电器等设备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现象,保护措施完好。八、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一)不认真履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零担货物开箱(包)验视等工作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9、;未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职责,并公开作出消防安全承诺的,必须正式发文确定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明确具体工作职责任务,并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全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二)消防控制室值班入员、电气焊工等岗位人员未持证上岗,不会熟练操作设施设备的,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在紧急情况下能熟练操作设施设备(三)微型消防站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初期火灾的,必须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训练、实战化演练,确保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要求,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初期火灾九、内部防范机制不健全(一)未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保持完好有效的,必须落实日常检查

10、维修保养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并如实制作检测维保记录,存档备查。(二)未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如实记录报告的,必须安排专人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妥善处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每日开展防火巡查。(三)未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问题,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必须根据整改难易程度,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必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在重大活动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对重点部位24小时现场值守,确保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处置。十、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一)人员密集场所未提示公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的,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本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安全“三提示”,告知公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提醒公众注意消防安全。(二)重点单位“检查整改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开展宣传培训”能力不足的,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开展示范性消防安全检查和岗位职责,确保有效处置应对,及时疏散在场群众,扑救初期火灾。(三)一般单位员工不了解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不会报警、不会灭火、不会逃生的,必须加强对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力度,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本场所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掌握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