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567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令孜;陆杰思;宁夏;谢鹏;李小红;麻小燕【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家庭农场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家庭农场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及管理规范制度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提出广西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及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家庭农场以种植业、小规模经营为主,数量呈飞跃式发展,土地大户逐年增加,经营总收入明显增长,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家庭农场在农业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江流域及北部湾区域发展普遍较好;广西各地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登记程序制定以县级为主导,各地针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仍较少。制

2、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推进缓慢、农村土地制度亟待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等;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农场自我积累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场主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建议】基于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情况,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广西家庭农场将以中小型(经营规模为3.3313.33ha)家庭农场为主,重点应提高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推进集约化规模生产,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拓宽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为此,应尽快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新型

3、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ObjectiveThestudyaimed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Guangxifamilyfarm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furtherandorderlydevelopmentofGuangxifamilyfarms.MethodThemethodsofmaterialinvestigationcombiningwithquestionnairesurveyandemphasisinvestigationwereusedtoinvest

4、igatetheoveralldevelop-ment,regionaldevelopmentandstandardizedmanagementsystemofGuangxifamilyfarms,andanalyzeitsinternalandex-ternalrestrainingfactors.Basedontheresults,developmentdirection,keytasksandcountermeasureswererecommended.ResultMostofGuangxifamilyfarmsmainlyengagedincropproductionofsmallsc

5、aleoperation.However,thequantityofGuangxifamilyfarmsgrewexponentially,andlarge-scaledgrowers,operatingincomeofGuangxifamilyfarmsandfinancialsupportfromgovernmentincreasedyearbyyear.FamilyfarmsinGuangxidevelopedsmoothlyinareaswithbetteragricultur-aleconomysuchasXijiangRiverBasinandBeibuGulfEconomicZo

6、ne.ThejudgingstandardsandregistrationproceduresofGuangxifamilyfarmsweredominatedbycountylevelandtherelatedsupportpolicieswereonlyafew.Theexternalrestrain-ingfactorsincludedslowprocessofurbanization,deficiencyinrurallandsysteminnovation,laggingruralfinancialservice,underdevelopedagriculturalsocialser

7、vicesystem,etc.Theinternalrestrainingfactorsincludedshortageofself-accumula-tion,limitedselfdevelopmentability,lowqualityoffamilyfarmowners,weakinfrastructure,etc.SuggestionJAccordingtothesituationoflow-levelurbanizationandexcessruralIaborsjsmallandmediumscaled(3.33-13.33ha)familyfarmswillplayadomin

8、antroleinGuangxiforalongperiod.Inthefuture,theemphasisofdevelopingGuangxifamilyfarmsshouldbeputonincreaseofinternalandexternalorganizationaldegreeoffamilyfarms,promotionofintensiveproduction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enhancementofdevelopmentabilitybyusingmodernagriculturalproductivefactors,cultivati

9、onoffami-lyfarmproductbrand,andbroadeningofmarketingchannel.Therefore,thecountermeasuresincludingimprovementoffamilyfarmmanagementsystem,innovationoflandcirculationsystem,enhancementoffamilyfarmersquality,constructionofnewtypeofsocialservicesystem,andimplementationofpolici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

10、familyfarms,areputfor-wardinordertoensuretheorderlyandhealthydevelopmentofGuangxifamilyfarms.【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7)0117页(P1992-1998)【关曜词】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建议;广西【作者】孔令孜;陆杰思;宁夏;谢鹏;李小红;麻小燕【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

11、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Bl分类】F324.1【研究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了家庭农场作为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家庭农场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重要内容再次提及(麻小燕等,2014)。此后,家庭农场在广西迅速发展,2013年广西共有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015户,2014年增加到2104户,2015年达4241户,分别较2013和2014年增长317.83%和Iol.57%。但是,目前广西家庭农场发展普遍存在发展缺乏规划

12、性、产业化程度低、经营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对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推进广西家庭农场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来,我国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迅速发展。从内容上来看,已有文献多从家庭农场的概念、类型、成因、支撑条件、影响因素、规模测度、效率评估、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伍耀规,2014;刘佳男等,2015)o而有关广西家庭农场的研究多以某定点为例,对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如张体泽(2014)对广西贵港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陈斌和李胜(2016)对贵港市家庭农

13、场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林倩云等(2016)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切入点】从广西全区的角度出发分析制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发展对策的文献较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文献调查、调查问卷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家庭农场总体发展情况、区域发展情况及管理规范制度情况等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发展方向、重点及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家庭农场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家庭农场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及管理规范制

14、度等情况进行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经管处及自治区统计局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2.1 总体发展情况2.1.1 家庭农场数量呈飞跃式发展截至2015年底,广西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总数达4241家,比2014年增加2137家,增长率101.57%家庭农场数量呈飞跃式发展的原因,首先得益于政策扶持;其次是家庭农场基础较好,2013年以前广西各地市已培育了大量的种养大户(商洋和曾艳华,2015),当前广西的家庭农场主要是由这些种养大户转型而来。2.1.2 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类型多样化2015年广西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占总数的49.26%,从事养殖业的占25.98%,种养结合的占22

15、.80%,其他(休闲农业、林业、加M等)占1.96%,与2014年相比,分别上升5.06%、下降8.57%、上升3.65%及下降0.13%。从各市的情况来看,除北海、防城港、钦州和贵港等4个市从事养殖业的家庭农场的比重高于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其他各市的家庭农场均以种植业为主。1.1.1 面积经营为主,土地大户逐年增加2015年,广西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为2.26万ha,比2014年增加74.60%,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由于广西山多地少,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带,人口密集,大面积连片的耕地较少,耕地质量良莠不齐现象严重,因此,家庭农场耕地面积大部分小于6.67ha,2015年耕地面积在3.3

16、36.67ha的家庭农场为1369个,占比32.29%,3.33ha以下的家庭农场为1549个,占比36.52%。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创新、各地土地确权登记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以及土地经营纠纷调解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广西家庭农场经营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13.3333.33ha的较大经营规模家庭农场数量急剧上升,是2014年的4.6倍。1.1.4 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劳动力吸纳能力快速增长从劳动力来源看,2015年主要劳动力由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农场占53.41%,比2014年提高0.70%o截至2015年底,广西家庭农场共吸纳劳动力26501人,比

17、2014增加103.57%1.1.5 经营总收入明显增长随着家庭农场数量、经营耕地面积及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快速增长,广西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2015年广西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达12.26亿元,较2014年增长52.06%o从收入规模来看,2015年收入为10万元以下的家庭农场占46.84%,较2014年下降8.53%;收入为10万50万元的家庭农场占40.06%,较2014年增加8.51%;收入为5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占13.10%,较2014年的比重略有增加。1.1.6 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及对家庭农场认识的深化,各级政府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认定的家庭农场优先

18、安排国家各类支农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及承担农业项目。2015年,广西各级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的金额为847.76万元,为2014年的8.91倍。其中,广西区级扶持资金最多,增长幅度也最大(27.24倍);市级资金方面,已有8个市设置了家庭农场扶持资金,扶持资金总额达163.96万元,为2014年的3.14倍;县级扶持资金85.5万元,为2014年的3.63倍。2.2 区域发展情况2.2.1 各市家庭农场数量从家庭农场的绝对数量上看,2015年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贵港(23.51%)玉林(15.82%)南宁前0.16%)钦州(9.27%)河池(9.17%),排名后5位的依次为防城港

19、(3.84%)桂林(2.62%)北海(2.59%)贺州(1.13%)崇左(0.83%)o从家庭农场占各市农户比重来看,超过广西平均值(3.89个历户)的地级市依次为防城港(9.26个/万户)贵港(8.49个/万户)来宾(5.23个历户)玉林(5.08个历户)钦州(4.7个历户)北海(4.45个/万户)河池(4.16个历户),其他市均低于广西平均值。由此,在农业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江流域及北部湾区域家庭农场发展普遍较好,桂西地区部分地级市的家庭农场发展也较迅速,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培育密切相关。2.2.2 各市家庭农场资源情况2015年,经营耕地面积占广西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比重排名前4位的依次

20、为玉林(24.34%)贵港(18.15%)钦州(10.11%)来宾(9.25%),排名后3位的依次为崇左(1.29%)贺州(131%)北海(2.69%).从占各市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来看,达到广西平均比重(0.51%)的依次为玉林(2.30%)防城港(1.42%)贵港(1.28%)钦州(Ll5%)梧州(0.60%)来宾(0.51%)。2.3 管理规范制定情况2.3.1 认定标准制定情况广西各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县级认定标准为主,地市级中除南宁市在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家庭农场申报认定暂行规定的通知(南府办2013138号)中对家庭农场的申报条件有所规定外,其他地市暂未见有相关文件。截至

21、2015年底,广西14个地级市辖115个县(市、区)中已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仅有29个,比例为25.22%;从各市来看,所辖县(市、区)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比例超过一半的仅有贵港和来宾,比例分别为60.00%和66.67%;防城港、钦州和百色尚无县(市、区)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2.3.2 登记程序制定情况广西各地家庭农场的登记程序制定也以县级为主导,截至2015年底,广西115个县(市、区)中已制定家庭农场登记程序的有47个,比例为40.87%o从各市来看,防城港所辖县(市、区)均制定了家庭农场登记程序,其他超过半数的地级市依次为玉林(87.50%)来宾(66.67%)贵港(60.00%)

22、、贺州(60.00%)崇左市(57.14%)o2.3.3 扶持文件出台情况由于家庭农场在广西起步较晚,各地针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仍较少。截至2015年底,广西115个县(市、区)中已出台家庭农场扶持文件的仅有16个,比例为13.91%。从各市的情况来看,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有8个市所辖县(市、区)出台了相关扶持文件。3.1 外部制约因素3.1.1 城镇化进程推进较慢广西城镇化率起点低,增长慢。建国初期广西城镇化率低于10%,2004年跨越30%的门槛,2015年城镇化率为4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1%),居全国第26位。尽管近年来广西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但内部差异仍较大,发展不平衡,特别

23、是桂西地区,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约为35.0%owy成镇化率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给土地集约经营造成困难,是现阶段制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3.1.2 农村土地制度亟待创新一是土地流转依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期限短(多为23年),流转行为不规范,影响到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二是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较低,由于传统恋土情结的延续,以及担心将承包地流转后政策有变,失去土地承包权。三是土地流转价格日益上涨,受物价、农业项目建设等的刺激,土地流转价格普遍维持在7500元ha以上,城郊则在15000元ha以上,如南宁城郊甚至出现57000元ha的农业用地,日益上涨的土地流转价

24、格制约了家庭农场生产规模的扩大。3.1.3 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一是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性较小。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苛刻,手续复杂;广西尚无家庭农场协会,农场主牵头成立的合作社数量有限,土地和房屋抵押担保受到诸多限制,大部分规模小的家庭农场缺乏信用担保或无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个别地区的家庭农场通过五户联保或抵押农机具,也只能获得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为数不多的信用贷款,对于家庭农场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农业保险覆盖面偏小。受自然灾害、动植物疾病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家庭农场经营存在较大风险,农业保险公司未与银行、担保等金融业进行充分合作,许多农业保险项目未能实际推广落实,导致农业风

25、险转移困难,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3.1.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完善一是科技服务难以精准到位。一方面,农民居住分散、个人空闲时间难以统一、对新科技和较复杂的科技接受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精力有限、科技推广积极性不够高、基层队伍能力不足,科技服务的推广和农民的应用需求存在一定偏差。二是农产品销售服务滞后。目前广西的家庭农场大多数为3.33ha以下的小型家庭农场,所生产的农产品多为就近市场的自产自销或不稳定的商人收购。许多农场主由于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考虑到滞销风险而不敢扩大经营。三是经营成本日益增加。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季节性用工费用不断上涨,甚至达到每个雇工每天

26、上百元的价格。此外,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家庭农场属于农业经营主体,但所付电费属于工业用电而非农业用电,对于中小型家庭农场来说差价不菲。3.2 内部制约因素3.2.1 农场自我积累不足一是原始积累不足。我国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2013年才明确,对于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来说,绝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广西的家庭农场大多数为3.33ha以下的小型家庭农场,经营收入较低,农场原始积累不足,发展方向也仍在摸索。二是组织化程度低。虽然大部分家庭农场均对周边普通农户有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但家庭农场参与组织化经营情况不太乐观,除个别家庭农场加入了农场主自己牵头成立的合作社或与企业签订协议外,大部分家庭农场仍是自主经营

27、,与其他家庭农场之间几乎没有协作。此外,广西未成立家庭农场协会,没有机构发挥促进家庭农场的信息交流、合作生产和权益维护的功能。3.2.2 自主发展能力有限一是主动创新精神不足。农民资本积累有限,农业风险大但保障不足,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常习惯于依靠外来推动力发展农业,而对外界的不信任使农民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市场适应能力薄弱。由于自身实力较弱、对外来竞争的惧怕及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完全融入市场化的意愿尚未系统化,农民对市场的预测与决策能力通常较低,跟风决策盛行,市场适应能力较弱。三是信息化建设意识欠缺。在调查中仅有半数家庭农场主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或对

28、农场进行宣传推广的基本没有。传统农民转型的农场主在信息的获取、辨别、整合、运用能力上有所欠缺,仍未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由于信息资本接近零投入,家庭农场的推进将因信息缺损而面临额外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形成发展短板。3.2.3 农场主素质较低据调查显示,家庭农场主大多为高中或中专学历,受学历所限大多管理水平不高,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和发展规划缺位。其对农业新技术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农业局的推广培训I。尽管大部分农场主从事农业生产多年,实践经验丰富,但仍暂时难以有效承担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3.2.4 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家庭农场由于规模较小,自身积累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因缺乏足够的基

29、础设施条件而无法扩大生产。部分西部地区的家庭农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即使扩大生产,交通运输成本也过高。4.1 发展方向基于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情况,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广西家庭农场将以中小型(经营规模为3.3313.33ha)家庭农场为主。引导家庭农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科学、合理地确定农场生产经营项目、规模、销售渠道和成本/风险管控措施等,着力培育其内生增长动力。引导家庭农场树立创新发展意识,积极将现代高科技融入到家庭农场发展中,切实提高农场现代化生产水平,着力发展“三品一标”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场科技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区域内家庭

30、农场间的组织化程度,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家庭农场间协同发展能力,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家庭农场整体竞争力。加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鼓励部分发展较好的家庭农场扩大农场规模,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或农业协会,与周边农户共享其发展经验,引领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4.2 发展重点4.2.1 提高内髀口外部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中小型家庭农场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等,培育内生增长动力等,增强家庭农场内部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口引导成立家庭农场合作联社,加强家庭农场间的紧密联系,共同防范市

31、场风险;此外,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超市、家庭农场+合作社+直销(社区)、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工厂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环节的优势以及合作社在生产服务和市场对接的优势,从而提高家庭农场外部组织化程度,为农产品品牌培育及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保障。4.2.2 因地制宜推进集约化规模生产立足于广西实际,在河池、百色等地应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家庭农场,加大农业新技术及绿色有机种植技术的投入,以特色、有机、高科技弥补土地、人力资源不足的短板;在贵港、玉林等平原地区,应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农业耕作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家庭农

32、场生产效率。此外,在提高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产业融合的综合经营模式,从而实现要素重组优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4.2.3 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发展能力家庭农场作为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国内外农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推弃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生产经营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融合科技、信息、农业机械、金融等现代生产因素和现代经营理念,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科技水平、信息化水平、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资金利用水平。这对家庭农场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农场主

33、首先是经营管理者,其次才是生产劳动者,是农场主与传统农户户主的重要区别之一。424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广西大多数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小,虽有申报农产品品牌认证及商标注册的意愿,但由于产品规模无法匹配,申报难度较大。因此,家庭农场间应加强合作,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联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培育系列有影响力的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包括乡村旅游家庭农场品牌集群)。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联社对产品的整体管理和品牌进行运作,包括品牌注册、品牌保护、品牌授权、产品基地认定、宣传营销等。有条件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深度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民族等传统文化内涵,对农产品

34、进行包装升级。同时,政府主导成立产业监管协会,对家庭农场生产标准、产品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保证家庭农场农产品的品牌质量。4.2.5拓宽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广西家庭农场的农产品销售仍以农贸市场交易为主,与企业、专业市场、超市等签订供销合同的家庭农场较少,运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家庭农场更少,家庭农场农产品价值实现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应引导支持家庭农场主与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超市等签订供销合同,以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政府一方面要抓住农业信息网建设的机遇,建立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延伸农产品销售网络;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对农产品进行宣传和营销,以

35、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5.1 尽快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1)出台立法保护。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家庭农场的市场地位、经营性质、享受的权益、承担的职责等,广西农业主管部门设立相应部门对区域内的家庭农场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2)完善认定标准及注册登记办法。目前广西还有部分县(市、区)尚未出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及注册登记办法,因此,应加强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认定标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划定不同产业、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应具备的准入条件,明确家庭农场的申报程序、扶持政策、退出机制等,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

36、明确的准入条件。(3)建立家庭农场动态管理制度。一方面,建设家庭农场信息管理平台,指导家庭农场定期填报经营情况数据,并实行年度报告审核与实地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实现对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全面、系统、动态的把握,及时发现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研讨,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各地在制定家庭农场认定及登记管理办法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家庭农场详细的认定标准及登记程序,还应该明确相应的退出机制,对在一定年限内达不到家庭农场标准的,要根据其发展实际,或引导其注销家庭农场资格、转换成种养大户,或通过扶持措施,帮助其创造条件达到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37、对已达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而暂时未登记为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为其登记注册为家庭农场提供培训辅导,鼓励其加入家庭农场建设队伍(舒学兵,2015)(4)引导成立家庭农场协会。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应该支持引导成立各级家庭农场协会,一方面可以通过协会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和服务,如生产经营指导、科技培训I、项目实施、信贷管理、保险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另一方面,协会的成立可以更好地密切各家庭农场之间的联系,为家庭农场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5.2 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创新(1)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大农村勘测航拍等投入,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38、提供技术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及业务指导,支持各市、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确权信息管理系统及嘘库建设,实现土地承包地籍档案、流转、纠纷调解仲裁等信息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支持各县(市、区)建设村一乡(镇)一县(市、区)三级公益性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系统;支持各地根据财政情况,出台针对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支持政策;鼓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及农民意愿,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土地流转模式,如土地互换、土地确权不确地、土地股份合作等,为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及更稳定的流转创造条件,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5.3 提升农

39、场主的综合素质(1)实施家庭农场主培训工程,培训内容除传统的农业生产技能外,还应包括农业发展政策、家庭农场资源组织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课程,以全面提升农场主的市场主体素质。(2)创新农场主认证制度。打破现行的对农场主身份要求的限制(即要求农场主必须是农村户口),从着眼于吸纳优秀人才投入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发,在满足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真实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创新家庭农场主认证制度,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尤其是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家庭农场中就业创业,以及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为家庭农场的持续发展提供

40、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劳动力。5.4 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5.4.1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鉴于家庭农场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将家庭农场对科技的需求纳入到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中。在科技项目立项、研究及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庭农场的需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家庭农场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机力量。构建区、市、县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采用远程培训I、现场培训I、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科技服务。5.4.2 构建农村金融S艮务体系加快推广田东农村金融模式”,在广西范围内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支点,以扩大信贷资金投入为目标,以

41、增强惠农保险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初步构建起县域金融支农服务的框架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李小红等,2016),支持市县设立涉农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提供无息贷款、根据农业生产经营项目适当延长贷款偿还期限。5.4.3 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一是要引导支持家庭农场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培育品牌意识。二是要依托家庭农场协会,大力培育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按照协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区域性特色产业进行整体管理和品牌运作。三是要

42、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积极从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家庭农场农资使用信息登记制度、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为农场农产品的销售奠定可靠的质量信誉体系。四是要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实现农产品价值创造良好条件。5.4.4 构建农机和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扶持传统农机服务,农机补贴向家庭农场倾斜。二是将农业机械化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建立智慧型家庭农场。三是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构建家庭农场移动服务系统,以解决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要加快建设广西家庭农场信息管理系统,为农业部门实现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平台,同时为各家庭农场实现对农场内

43、部的管理及农场间的协作提供平台。5.5实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1)加大对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设立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田整治、小水利建设、电网改造、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建设等。(2)加大各级财政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对达到一定规模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家庭农场进行补贴和奖励。实际操作中,既可以采用现金直接补贴,也可以采用承担各类农业项目、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间接方式;可按照土地流转面积进行补贴,或按照产出量进行补贴,或进行一次性补贴(柳建国等,2014)。(3)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另一方面

44、,要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家庭农场联户信用贷款、协会担保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形式,不断满足家庭农场发展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4)加强农业保险支持。实施针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根据不同类型(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的经营项目,设计不同的保险额度,各级财政对家庭农场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陈斌,李胜.2016.广西贵港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桂海论丛,32(1):127-133.ChenB,LiS.2016.Difficultiesofproper-scaleoperationoffamilyfarmsandthed

45、evelopmentsuggestionsinGuigang,GuangxiJ.GuihaiTribunez32(1):127-133.李小红,孔令孜,宁夏,覃泽林,韦志扬,白先进.2016.新常态下广西农业转型升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7):11-16.1.iXH,KongLZ1NingX,QinZL,WeiZY,BaiXJ.2016.Studyon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GuangxiagricultureunderthenewnormalJ.SocialSciencesinGuangxi,(7):11-16.林倩云,和田恬,韦想,黄湘茹,谢铭波,马月仪.

46、2016.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分析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J.北京金融评论,(2):171-181.1.inQY,HeTT,WeiX,HuangXR,XieMBrMaYY.2016.AnalysisondevelopmentmotivationandrestrainingfactorsoffamilyfarmAcasestudyinJinxiuYaoAutonomousCounty,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J.BeijingFinancialReview,(2):171-181.刘佳男,石英,侯满平.2015.我国家庭农场的研究综述J.东南

47、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2):58-60.1.iuJNzShiY,HouMP.2015.LiteraturereviewonfamilyfarminChina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2):58-60.柳建国,徐志连,王崇志,梁西陈.2014.宿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4):604-606.1.iuJG,XuZL,WangCZ,LiangXC.2014.DiscussiononfamilyfarmdevelopmentinSuzhoucityJJournalOfZhejiang

48、AgriculturalSciences,(4):604-606.麻小燕,李小红,孔令孜,覃泽林.2014.我国家庭农场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45(10):1892-1896.MaXY,LiXHfKongLZ,QinZL2014.ResearchprogressonChinafamilyfarmJJournalofSouthernAgriculture,45(10):1892-1896.商洋,曾艳华.2015.广西家庭农场发展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9):137-139.ShangY,ZengYH.2015.PreliminarystudyonfamilyfarminGuangxiJ.R

49、uralEconomyandScience-Technology,(9):137-139.舒学兵.2015.荆州市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ShuXB.2015.StudyonoperatingefficiencyandeffectingfactorsoffamilyfarminJingzhoucityD.Chongqing:SouthwestUniversity.伍耀规.2014.广西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45(4):709-714.WuYG.2014.ModeratescalemanagementoffamilyfarminGuangxiJJournalofSouthernAgricult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