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7987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公元793年(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五年后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今存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

2、强,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封建论等。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 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铓”,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

3、竖,有如桂林。,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苕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海畔尖山似剑铓之句,真能纪其实也。”,秋来处处割愁肠,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 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 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 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若为化

4、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总结:,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中唐诗人柳宗元所作,全诗共4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总结:,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