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9261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ppt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家思想,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先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

2、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养生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

3、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贵柔、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

4、,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一)道法自然,1宇宙自然 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2“道”的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5、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

6、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二)清静无为,1虚静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扑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2“无为”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

7、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3“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

8、,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三)以柔为贵、弱者变强,(三)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柔为贵、弱者变强的

9、原理: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弱者变强”的原则“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1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WIN-WIN)的含义,有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弱”和“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2“弱者变强”的原则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

10、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因此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3“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哲学思想,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

11、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 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

12、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一)“道”之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

13、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道无形无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