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001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25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辅导.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级会计实务考前辅导,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董建钢,第一章总论,基本要求(一)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四)熟悉财务报告目标(五)了解会计基本假设从历年的考核来看,本章出题的比例较低。09年、11年各出一道单选,1分。,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目标(熟悉)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会计基本假设(了解)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2、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注:以上内容从往年考核来看,要求不高,但是此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思路和原则,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条会计处理原则。,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一、资产的确认条件(一)资产的特征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

3、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二)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二、负债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一)负债的特征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二)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4、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构成。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其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四、收入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一)收人的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二)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

5、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五、费用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一)费用的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二)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六、利润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

6、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人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会计的计量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本章内容从近年来的考核来看很少涉及,并不代表本章不重要,它是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报告时所依据的重要基础。,第二章存货,基本要求】(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

7、的确定方法(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的初始计量,外购存货,进一步加工取得,其他方式取得,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重要),本章内容的基本框架,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1)对于风险报酬概念的理解(2)以所有权转移为依据(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

8、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不同存货的成本上升成本构成内容不同:1外购存货=买价(发票)+相关税费(价内税)+其他费用其他费用:仓储、运输、包装及损耗和挑选整理费等。难点是搞清楚损耗的影响和处理。此处不考虑计划成本法的处理。2自制存货 委托加工存货 三个环节(材料、加工费、收回)自行生产的存货(料 工 费)3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投入的(公允价值)非货币性交换及债务重组4通过劳务以得的存货,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

9、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注:这一节是本章近年来的一个主要考点。,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注意多选及判断(较简单)(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1)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2)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

10、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4)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1

1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其计量金额按上边讲的来确定。,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补提的分录和上述一致

12、。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第三章固定资产,基本要求(一)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

13、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三)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四)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五)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后续计量,处置,确认,初始计量(依据其来源不同),折旧,减值(在减值处讲),后续支出,盘亏,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本章基本内容框架,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注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这里的运用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

14、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人设备等,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者获得更多的未来经济利益,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是指达到可使用状态前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现值)。,(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外购固定资产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

15、税费(此处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自营建造: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及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此处的计算要求要高于会计处理要

16、求)出包:待分摊费用的处理3.租人固定资产租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经营租赁;另一种是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参见本大纲第十一章的相关内容。,4.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1)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在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之后,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分别参见本大纲第八、第十二章的相关内容。5弃置费用 以其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同时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即:借:固定资产 贷:预计负债,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

17、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其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18、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注:此处仍然是计算要重于其账务处理,第三节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二、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运用是此处的一个重点。从收入、费用支出两个方面进行核算。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

19、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基本要求(一)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二)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三)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四)掌握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的核算(五)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六)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七)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本章基本内容框架,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特征及范围,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转换与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特征,范围一(重要内容),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与其有关的后续支出,成本模式公允价值

20、模式计量模式的改变,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投资性房地产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具有以下特征:(1)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性活动;(2)投资性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区别于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用于销售的房地产。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

21、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和初始计量将某个项目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首先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其次要同时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的两个确认条件: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以成本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自制投资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几乎同上二、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

22、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取得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3、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此处涉及账户:“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

24、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交易当日公允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注: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

25、本模式。即此处不存在第二种转换,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一、房地产的转换(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的用途发生改变,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或者将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转换日为房地产的租赁期开始日。3.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4.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转换日为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

26、用后,确定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5.房地产企业将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地产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从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转换日为租赁期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1.在成本模式下,房地产转换时,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品 注意转换的账务处理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27、。此处应注意只有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才有损益的计算。在后两种情况下,借差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差计入“资本公积”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

28、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基本要求】(一)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二)掌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三)掌握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四)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五)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六)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合并形成的,其他形式取得的,同一控制合并,非同一控制合并,成本法,权益法,转换,期末计量,以宣告发放的股利确认收益,初始成本的调整,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其他调整,权益法与成本法的互换,减值准备的

29、确认与计量,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本章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权益性投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二是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以上两方面权益性投资以外,其他的权益性投资,包括为交易目的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

30、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相关原则,即应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一控制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为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这个成本与合并方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的债务账面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反向差额也就是借差时),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发行权益证券来进行合并的,与证券面值的差额同样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企业权益账面值的份额)贷:银行存款(存货等的账面值)资本公积 反向差额时,资本公积账户在借方,不足(账面余

31、额)时冲减“留存”,非同一控制合并,以取得投资所发生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购买方为了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所放弃的资产、发行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均应按其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为所有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与相关费用之和。经过多次投资形成的合并性质投资,成本为各次投资之和。(分次),二、除企业合并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不包含已宣告发放的股利。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3.投资者投入的

32、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分别参照本大纲第八章、第十二章的相关内容。,三、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被投资单位已经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也就是讲要从其入账成本中减去。,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一、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持有的其能够实

33、施控制的对子公司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均按成本法核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母公司期末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且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包括所有子公司。除此之外,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应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取得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被投资单位宣

34、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享有的部分,应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在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有迹象表明相关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应进行减值测试,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注:此处未提及清算股利,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使用主要涉及: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根据投资成本与享受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不同进行处理。投资成本大于所享有份额的,不调整

35、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投资成本小于所享有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营业外收入),投资损益的确认(调整)1一般原则:(1)取得时存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主要影响因素有:公允价值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所以此处的调整主要是增加资产当期折旧和摊销,从而减少利润)减值准备的调整及政策调整(与上相反减值的计提会减少折旧摊金额);(2)除此之外还有内交易的抵销调整。(存货)逆销的处理 在因被投资企业利润调整时,按比例减少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同时要调减存货(未实现对外销售)的价值。顺销的处理 按比例减少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与逆销相同,但在未实现对外销售时要调减投资方的收益。注:此处主要是

36、注意各损益的计算。,2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按比例)(1)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清算股利(超额分配)调整减少“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超额亏损的确认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的继续 调整其他构成实质投资性质的项目。(3)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会计处理。一般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因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方法,具体包括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两种情况。(一)成本法转权益法:1由不具有重大影响情况变为重大影响的(

37、追加):一部分是原投资部分大于应享有份额的不调整;小于的情况要将其分别成本和差额确认为成本和损益调整。第二种部分是新追加投资部分,若大于应享有份额的,也不调整,小于的部分,应调整为成本和营业外收入。对于原份额部分在追加日之前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属于净损益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动,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因处置转为权益法(1)先按其比例减少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收到款项与成本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2)再比较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原所占份额:大于的不调整 小于的调整成本,差额确认收益。在这里收益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利润计提的盈余公积,另一部分为利润分配未分配

38、利润。另需注意的是,因为其原来为成本法核算,所以账面金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动的。也就是此种置换时只要考虑这部分账面价值就行了。,(二)权益法转成本法 因追加形成的,在前面合并的长期股投资中已经有所体现。因出售形成的转换,以出售时账面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入账。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性投资,在按照准则规定进行核算确定的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

39、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执行。,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在处置时也应进行结转,将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第三节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一、共同控制经营共同控制经营是企业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或其他经济资源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该经济活动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并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该项经济活动实施共同控制。在共

40、同控制经营的情况下,合营方应作如下处理:一是确认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经营的资产及发生的负债;二是确认与共同控制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共同控制经营产生的收入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二、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资产是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投入或出资购买一项或多项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有关的资产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存在共同控制资产的情况下,作为合营方的企业应在自身的账簿及报表中确认共同控制的资产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同时确认发生的负债、费用,或与有关合营方共同承担的负债、费用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份额。,第六章无形资产,基本要求(一)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三)掌握研究与开发支

41、出的确认条件(四)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五)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六)熟悉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无形资产的概述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特征收益性无形性可辨认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非货币性,

42、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当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通常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二)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三)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分别

43、参见本大纲第八章、第十二章的相关内容。,(四)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值的,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而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按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

44、性房地产。,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1.研究阶段研究是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开发阶段开发是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1.研究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

45、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2.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3.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三、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其成本仅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研发阶段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

46、出 贷:相关账户 达到预定用途时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 无法资本化的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第三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以其使用寿命为基础。(一)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法定寿命和经济寿命企业估计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应考虑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的各项因素。(二)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1.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取得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通常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如果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则仅当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重大成本时,续约期才能够包括在

47、使用寿命的估计中。2.没有明确的合同或法律规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经过上述努力仍确实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复核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二、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

48、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一)应摊销金额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一般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二)摊销期和摊销方法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

49、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其他资产的,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中实现的,则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不需要进行摊销,但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的,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主要是无形资产对外出租、

50、出售,或者是无法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应予转销并终止确认。一、无形资产出租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并收取租金,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二、无形资产出售企业出售无形资产,表明企业放弃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出售无形资产确认其利得的时点,应按照收入确认中的相关原则进行确定。三、无形资产报废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将其报废并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基本要求(一)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和认定(二)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