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17066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格式的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二O一六年十二月一、现状与形势(一)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面临严峻挑战.(三)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面临历史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一)源头削减危险废物产生量(二)重点清理危险废物存量(三)全面管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四)逐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五)建设立体联动的危险废物精细化、(六)深化改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行政四、重点工程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二)创新机制体制,加大资金扶持.(三)强化技术研发,实现重点突破.(四)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工作

2、基础(五)加大参与力度,推动社会共治.附图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53-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10W-错误!未定义书签。14田错误!未定义书签。-1513=错误!未定义书签。1513错误!未定义书签。1513错误!未定义书签。1614错误!未定义书签。-1816r错误!未定义书签。18-监-错误!未定义书签。-214错误!未定义书签。-23卅错误!未定义书签。-26T4规范化监管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31-29-、经济体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424。一错误!未定义书签。-434-错误!未定义书签。434J错误!未定义书签。44F2-错误!未定义书签。4543-错

3、误!未定义书签。4644-错误!未定义书签。4644错误!未定义书签。-48错误!未定义书签。-49-47-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随意倾倒或利用处置不当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是改善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中,福建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4、和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中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相关要求编制,阐明了未来五年我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全省各地开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一、现状与形势“十二五”期间,省政府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出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福建省实施方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闽政(2015)50号)等文件,各级政府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监管队伍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入“十三五”后,随着经济发展,我省防治危险废

5、物污染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相关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1.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新建成15个危废重点调度项目。至2015年底,全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35家,可处置危险废物类别达35大类,利用处置能力达44.3万吨,核准处置能力比2010年增加了三倍。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全省废节能灯管、废弃印刷线路板、含锌废物、含铜废物、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废酸废碱利用处置等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4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获得了国家认定基金补贴,核定年拆解能力提升到907.02万台;完成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

6、施建设规划中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9个设区市均建成医疗废物处置工程。福州、漳州、南平等地实施了医疗废物处置场改(扩)建或技术改造,医疗废物实现及时、安全处置。专栏一:危险废物类别2016年6月,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发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共有46大类479种。与旧版相比,大类中增加了HW50废催化剂,小类新增117种。新版名录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遵循连续性、实用性、动态性等原则,不仅调整了危险废物名录,还增加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2 .全省危险废物监管能力逐步加强。大力实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福建省实施方案、福建省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5年),现场执

7、法设备配置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环保部门配备现场检查执法设备新使携式固体废物分析仪69台。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除三明外其余设区市环保部门均设立了固体废物管理机构,福鼎漳浦、闽侯、建阳等县(市、区)环保部门也设立了专门的危体废物管理机构。3 .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我省作为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的三个重点省份之一的年除,已建立了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巧经营单位、固体废物进出口企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汞产生源、化学品生产企业等数据库,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年度信息系统申报、跨区域转移信息系统审核审批等工作。“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2166家产废

8、单位和35家经营单位在固废信息系统中注册。泉州、漳州、厦门3个市率先开展了省内危险废物转移的信息系统申报工作,共23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了危险废物转移的信息系统申报。开展了全省皮革、电镀、铅酸蓄电池以及闽清建陶、宁德钢铁等行业的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开展铅酸蓄电池、电镀行业的环保核查和强制性清洁生产评估验收,以及固体废物进口加工利用企业现场核查等。加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力度,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和依法处罚。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资质认定、现场核查和国家处理基金补贴审核工作,规范企业处理作业和环境管理水平,防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污染环境。专

9、栏二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工业源: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污泥、废酸、废碱、废油等有害物质。社会源:种类多,成分复杂,主要来自科研单位、医疗机构、服务性企业、机关、环保设施运行等,其中具有重要环境意义和资源化价值的废物包括部分电子电器废物、废铅酸电池、废矿物油、感光材料废物和废荧光灯管等。4 .全省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与机制逐步完善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作用,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制定了福建省危险废物监管工作指南和福建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全省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目标和各级环保部门及企业的责任、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制度、

10、管理计划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监管工作考核制度、工作报送和简报制度、处置工程项目调度制度。将危险废物监管和处置工程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内容,提出“46441”的危险废物监管模式,全力推进我省危险废物监管工作。在坚持政府引导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了福建省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省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危险废物工程项目建设。专栏三:“46441”监管模式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合力、企业主体、社会共治;在监管上,有专人、有制度、有台账、有标识、

11、有投入、有设备;在考核上,查制度、查台账、查投入、查公开,看现场、看标识、看运行、看分类;定期将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利用处置以及环境违法等监管情况向社会公开的“四层、六有、四查四看、一公开”模式。(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面临严峻挑战1.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带来危废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危险废物总产生量增长迅速,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医疗废物产生量年平均增长率达17%。2015年全省危废总产生量达41.03万吨,仅占全国比重的1%,但“十二五”期间增加了2.8倍。比照“十二五”的增长速率以及与江苏、浙江等周边沿海省份经济总量对比,在“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到2020

12、年全省危废的总产生量有可能达到并超过IOo万吨。专栏四Er期间福赛省危险废物产足量增加的主要领域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增多,造成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激增。2)周边省份的合成革企业转移,造成宁德福鼎、南平浦城、三明大田和尤溪等地DMF精(蒸)僧残渣产生量增加。3)泉州、漳州沿海地区电镀、石化等行业快速发展,造成含重金属污泥、废矿物油等产生量增长较快。4)城镇化率加快,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快速发展和增加,尤其是城市人口净流入较大的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重点城市的医疗废物快速增加,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处于饱和。2.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与处置结构不合理并存。一是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趋于饱和,泉州、厦门、龙岩医疗

13、废物处置能力已出现不足。二是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填埋处置能力严重不足。2015年省内处置的危废仅占总产生量的42沆跨省实际转移处置的危废占总产生量的13.7%,其余均处于积压状态。积压主要为飞灰、电镀污泥、合成革DMF残渣等,仅飞灰就积压21.7万吨,占积压总量的86%。三是处置类别结构不合理。无利用价值和低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利用价值高的危险废物处理能力过剩。如铜冶炼行业的谛渣和碎滤饼、废铅酸蓄电池、燃煤电厂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矶钛系)等危险废物无处置能力,需要全部跨省转移处置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行业产生的含铅玻璃、废线路板等处理能力不足。而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企业核准规模严重过剩

14、,仅单一从事废矿物油(HW08)收集、贮存和利用的企业就达13家,核定规模达17多万吨,而产生量仅为L2万吨。处置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区域产业发展与处置能力不平衡,部分地市无法完全自行处置其辖区内产生的危险废物。专栏五:“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新增危险废物的主要领域1)“十三五”期间我省依然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石油化工、医药、氟化工、镁合金、电力行业、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行业发展,势必增加危险废物产生量。2)随着全省社会和人口的发展,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将快速增长,如医疗废物、机动车维修行业排放的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以及移动通讯基站、金融机构应急电源到期更换下来的废铅酸蓄电池。截止2015年,

15、全省汽车保有量436.8万辆、电动自行车预估800万辆、移动基站11.6万座,按照不同的使用寿命计算,未来五年将产生铅酸蓄电池危废18万吨以上。3)新名录实施后,废脱硝催化剂等废物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也将导致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增加。未来5年,漳州、福州、厦门、宁德、三明、莆田8家火力发电企业预计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废脱硝催化剂。3 .环境风险和污染日益突出。通过开展查处危险废物污染行为的“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发现全省危废类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环境隐患突出,企业危废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环保意识淡薄,非法小电镀、非法收集铅酸蓄电池冶炼的私人小作坊等恶意违法排污。部分企业存在环保手续不全、危险废物申

16、报登记制度不完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不满足相关要求等问题。一些企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无法在省内找到合适的利用处置单位,大量积压或交无资质单位非法处置,甚至直接排放外环境,造成污染。我省危险废物种类繁多,还有相当数量的产废企业未纳入监管。如果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薄弱、自行简易利用处置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在企业主体意识差,监管难以全面到位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非法转移和倾倒,或将尚未鉴定的疑似危险废物简单处置,极易产生污染隐患,危及环境安全。专栏大7危险废物的危害性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比如垃圾焚烧飞灰的二嗯英、医疗废物中手术后产生的肢体残余、病源微生物等。危险废物不

17、及时安全处置,将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我省之前曾发生的血铅事件,以及云南辂渣事件、江苏废酸事件,都造成了恶劣影响。4 .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薄弱。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市县从事危废管理的专职人员少。我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华东“六省一市”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地市合格率较低。由于危废监管能力不足,技术支撑力量薄弱,一些地方日常监管有所缺失,区域危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存在重废水、废气,轻危险废物的问题。各地危废鉴别的能力普遍薄弱,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与司法部门协调时存在取证难、鉴定费用高等问题,造成执法难、处罚难。(三)危险废物污染仿治面临历史机遇福

18、建是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十二五期间,我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与机制的逐步完善、利用处置设施的建设,为“十三五”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和硬件保障。“十三五”期间,省政府出台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的发布,赋予福建省新的历史机遇。2016年4月,出台的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专项规划提出要推动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福建。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中明确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与处置作为生

19、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的重点内容,我省将以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优势为主线,以解决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补齐短板,争创新优势为突破口,将危险废物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处置能力建设作为“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重点内容。根据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一方面强化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减量化力度,推动存量清理控制工作,深度研究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加强环境风险控制工作,提高无害化利用处置保障能力

20、;另一方面全面落实企业责任,提升全过程监管能力,有效遏制非法转移倾倒行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水平,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二)基本原则1 .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并完善督查落实的长效机制,夯实工作基础。2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施不同的防控对策。3 .就近就地,完善能力。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安全处置危险废物,避免危险废物长途转移带来环境风险;通过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包,统筹规划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确保区

21、域处置能力实现平衡,全省处置能力满足要求。4 .狠抓监管,保障安全。全面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打击非法转移、非法倾倒等不法行为,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三)规划目标总体目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提升全省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水平。到“十三五”末,全省危险废物在源头上得到进一步削减,生产生活全过程危险废物得到进一步控制,企业危废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危废无害化利用与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完善,危险废物产生的环境风险显著降低,生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得以保障。具体目标如下表。核标考目考核指标2020年目标值指标属性规范化管理目标1.

2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90%约束性2.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95%约束性处置能力建设目标3.新增处置能力30万吨以上(涵盖全省产生的危废类别)约束性其中,福州、漳州、泉州、三明、龙岩、宁德、莆田建成1个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及填埋场约束性创新目标4.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动态申报率290%约束性5.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运行率295%预期性6.涉重金属企业,石化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和危险废物经营企业污染强制险范围覆盖率60%预期性清洁生产目标7.危险废物重点源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100%预期性科技研发目标8.研发一系列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

23、,解决各地重点行业突出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难题。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源头削减危险废物产生量1 .加大落后工艺淘汰力度以市场为取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和优化存量企业。重点在全省的制革、铅蓄电池极板、铅蓄电池组装等行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严控周边省份合成革、电镀等落后、高污染产业向闽江上游、宁德等地转移。加强龙岩、莆田等地线电路板企业管理,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加大泉州、福州、漳州等地电镀行业落后工艺淘汰力度。2 .加大企业危险废物减量化力度对新建项目做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工作,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对已建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两次清洁生产审核的间

24、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到2017年,年产生10吨以上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20年,年产生1吨以上危险废物且符合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条件的企业必须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专栏七:重点推广的危险废物减量化技术在新建项目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鼓励实施应用有利于减少危险废物产生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废气治理技术,在制革行业推广含辂污泥回流制铝粉技术;在电镀行业推广镶回收、重金属污染物分流分治技术;在电子元件制造行业推广使用无铅焊料和废蚀刻液在线回收技术;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鼓励改变工艺路线、改造技术路线,减少飞灰产生量。过动态更新危险废物基础数据结

25、合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实施,定期核查全省危险废物的产生、转移、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并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建立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重点单位清单,全面掌握重点防控区域危险废物的情况。4.加强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工作在危险废物产生源头加强分类管理,推进固废分类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危险废物产生工艺特点采取不同处理工艺,减少危险废物末端处理量。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应逐步推进城市垃圾精细分拣设备,实现包括城市固体垃圾、废纸、混合包装物、各种废塑料的分选,从报废汽车中回收轮胎、线缆、铜、铝等有价材料,实现减量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使用(ReCyCle)O在垃圾焚烧厂逐步推广焚

26、烧前分类处置,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节约焚烧垃圾使用的资源并减少对设备的损耗。减少含氯物质和重金属混入,特别是含铜和易挥发的低沸点重金属,既减少垃圾自带的二嗯英类物质,也减少促进二嗯英生成的催化剂。在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中全面推广分类分质处置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防止一般工业废物混入危险废物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专栏八:规划重点1 .重点防控污染物:以产生量大、积压严重、能力紧缺、风险度高的污染物为主,主要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DMF精(蒸)偏残渣、电镀污泥、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含铅玻璃、废线路板、医药废物、脱硝催化剂(锐钛系)、含铅污泥、废铅酸蓄电池等。2 .重点防控行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合成革

27、行业、皮革行业、电池制造业(以铅蓄电池制造业为重点)、石油化工行业、火电行业、化工行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点处理加工(电镀)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及冶炼业、印刷线路板行业、医药化工行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机动车维修业等。3 .重点防控区域:指的是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多、产生量大、地理位置处于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主要是福州市福清市、罗源县;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泉州市泉港区、惠安县、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三明市梅列区、尤溪县、大田县;南平市邵武市、建阳市、浦城县;龙岩市上杭县、武平县;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莆田市湄洲湾北岸;漳州市漳浦县、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二)重点清理

28、危险废物存量1.开展重点区域大宗危险废物“清理存量”行动重点针对福州、泉州石狮和晋江的垃圾焚烧飞灰,宁德福鼎、南平浦城、三明大田和尤溪等地的DMF精(蒸)馅残渣,泉州、漳州电镀、石化等行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泥、废矿物油等大宗危险废物,对超过贮存期限、贮存环境风险突出、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与我省处置能力不符的,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应提出年度处置计划,督促产生单位限期处置,并依法采取源头减量措施。到2018年底,存量危险废物得到全面处置。2 .开展重点行业危险废物存量限期治理对检查合格率较低、问题较突出的石化、化工、医药、电镀、制革、机械加工、金属冶炼、危险废物经营、生活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开展危险废物环保自

29、核查,由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开展强制性危险废物核查工作,防止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逾期不处置或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指定单位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承担。专栏九:危险废物代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五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

30、险废物的单位承担。3 .开展重点领域危险废物资源化工作深度挖掘危险废物资源化的潜力,进一步探索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鼓励“产学研用”结合,开发或引入成熟技术对含贵金属(锡、银类)的电镀污泥、废弃的印刷电路板、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石化化工企业含镁废催化剂、废铅酸电池、铅电解阳极泥、感光材料废物等危险废物经过熔炼或提纯等工艺,提取其中有价资源。鼓励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钝钛系)优先进行再生,培养一批利用处置企业,尽快提高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帆钛系)的再生、利用和处置能力。重点开展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含辂污泥资源化利用、医药行业菌丝渣综合利用、废酸(碱)综合利用、火电行业废脱硝催化剂利用等处置技

31、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大力推进废旧荧光灯管、锂电池、废旧铅酸蓄电池和铅资源、废酸等循环利用平台的建设和完善。鼓励大型冶炼综合企业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机动车船拆解处理工厂,实现精细拆解产物的高质化回收利用及循环。鼓励利用水泥回转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工业污泥,实现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支持沿海地区产生固体废物企业与内陆地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建立协作机制,有效处置工业污泥、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等固体废物。“十三五”期间,三明、龙岩、泉州、南平4个市重点推进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垃圾焚烧发电飞灰和工业危险废物项目。(三)全面管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1.优化工

32、业布局,严控环境风险严禁在生态红线控制区、生态环境敏感区、人口聚集区新建涉及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排放和处置的项目。主要流域干流沿岸严格控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在化工园区内建设。所有新建的化工、皮革、合成革、电镀等行业企业必须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引导园区(基地)外的规范废弃电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入园发展严格管理和落实建设项目周边安全防控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内的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人群应加快制定搬迁计划。城市建成区内现存还未入园的化工企业要在2017年前完成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对排放危险废物的有色

33、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皮制革、合成革、铅酸蓄电池等重点企业,研究开展企业关停、搬迁的环境风险评估。2 .严格环境准入,加强项目审批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对辖区内无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或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地区,要严格控制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建设;建设项目的危险废物处置方案应符合环保规范要求;建设项目需配套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未建成或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严格审查产生危险废物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评文件中必须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3 .建立风险预警,完善应急体系

34、在企业层面,强制要求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及利用处置企业要编制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细化危险废物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着重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引导、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及利用处置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工业园区层面,2017年底前皮革、电镀等集控区应按规定建成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园区应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无条件的园区应对园区内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统一分类收集暂存,并及时外送处理。化工等园区内涉及有毒统。开展重点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集中监控、风险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全天候监控园区内企业有毒有害化学

35、品储存、生产和使用以及污染排放变化。健全园区污水拦截、降污、储存、导流、闸门等风险防控工程,防止危险废物外泄。加强园区应急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危险废物的事故应急体系。在设区市层面,建立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市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预警系统,通过企业危险废物源强和化学性质的确定,建立大气污染模型和河流污染模型。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提供预警预报预判。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应特别对目前尚大量堆存的危险废物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准备环境安全防护物资,防止发生环境风险。在全省层面,充分利用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污染源普查以及其他专项调查结果,结合

36、信访举报、现场检查、监督性监测等相关信息,加大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风险管理。对全省危险废物存在超期贮存、环境风险突出、产生种类和处置能力不符的企业,全面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完善危险废物管理与事故应急体系。依托规模化、专业化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建立省级危险废物应急处置队伍。鼓励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参与突发环境事件中危险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4 .开展化学物质控制,推动健康风险评估加强新化学物质环境准入,遵循“不欠新账”的原则,对拟投入生产和进口的新研发化学物质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凡是具有严重环境和健康危害特性,且在生产、使用、消费过程中污染风险过高的新化学物质,禁止其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市场。

37、7重点防控新型有机污染物2017年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建立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数据库,对饮用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环境激素类化学品风险开展监控与评估,推动相关高风险化学物质的替代、淘汰、限制,严格控制其生产、使用过程中向环境排放。2019年起,禁止除消防领域外的PFOS/PFoSF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建立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与风险评估机制。以“分期分批还旧账”为原则,对已在市场上存在的现有化学物质,分期分批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凡属于高环境和健康风险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列入优先控制化学物质名录,实施源头控制。(四)逐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精准发力,重

38、点推进重点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包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闽政(2015)50号)和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实施2016年度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包的函(闽环保财(2016)26号)的要求,建成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及填埋场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项目、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或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等24个项目。2 .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在重化工园区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处理设施方面,大型石化产业基地、以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园区,以及规模化的皮革、合成革、电镀专业集中区必须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在医疗废物处置设

39、施方面,应统筹全省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项目,依托“十三五”期间新建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从中优选部分危险废物处置场作为区域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预留部分处置能力,保障设区市之间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其中,在福州等医疗废物增速较快地区,新建1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莆田、宁德、泉州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装备老化的处置场,应及时更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备。在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设施方面,各地市已建成或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应配套建设飞灰处置场或委托利用处置飞灰。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应与焚烧厂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飞灰贮存、利用处置设施;若委托利用处置飞灰,应落实利用处置单位,并保证处理能力。加强飞

40、灰填埋场建设督导作用,制定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场建设工作方案,将列入工作方案中的重点项目作为当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内容指标之一。在废脱硝催化剂处置设施方面,应加强燃煤电厂、水泥厂、钢铁厂产生的脱硝催化剂(锐钛系)处置能力建设,其再生、利用能力均应达到5000立方米/年(或2500吨/年)及以上,鼓励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开展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锐钛系)再生与利用。在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方面,根据国家要求,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制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率先在铅蓄电池、电器电子产品等领域推行。在全省开展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单位建立收集点,利用销售渠道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

41、系统,或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再生铅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废旧铅蓄电池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建立重点行业生产者责任延伸信用评价制度,适时发布我省生产者延伸制度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对于高等院校实验室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加强处置指导与管理。开展福州、厦门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集中区危险废物安全大检查。凡属于危险废物的必须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利用、处置。鼓励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企业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加以处理,避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长时间积存而无法处置,严禁实验室危险废物随意倾倒。对于需要进行焚烧和安全填埋处理的无利用价值或低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主要由综

42、合性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进行处置利用。专栏于二区域协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机制鼓励有条件、有需要的地市同步开展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建立危险废物区域调剂机制,加强废物资源化处理与垃圾焚烧、填埋设施的协同共享,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出区域服务功能,提升省内现有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的处理能力。建设以城市为载体的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推动危险废物等的综合利用,制定区域整体解决方案,建设区域性大宗产业废弃物信息交易平台,实现产业废物多途径、多层次、协同化利用。3 .问题导向,着力加强各市重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开展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大检查,对年产生1吨以上危险废物企业,逐个科学评

43、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限制和淘汰技术落后、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严重过剩的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加快对处置能力不足的处置项目升级改造,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支持专业性强、技术精、业绩好的企业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的运营管理。表2各地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重点方向领域地市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福州市闽侯大学城、福清江阴工业园区等。重点加强大学城高等院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提高东南电化产生的污泥、电子行业产生的清洗废有机溶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行业产生的废弃的阴极射线管废线路板以及垃圾焚烧飞灰等处置能力,统筹处理处置平潭综合试验

44、区的危险废物。厦门市集美、海沧、翔安、高校院校等。重点加强电镀行业产生的表面处理废物、电子行业产生的废酸和废有机溶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行业产生的废弃的阴极射线管废线路板等处置能力,以及规范高等院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莆田市湄洲湾北岸、仙游等重点加强垃圾焚烧飞灰、化工行业产生的有机树脂类废物等、电镀行业产生表面处理废物的处置能力。三明市沙县、永安、大田等。重点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行业产生的含铅玻璃和废线路板、合成革行业产生的DMF精(蒸)偏残渣的处置能力。泉州市泉港、惠安、晋江、石狮、南安等。重点加强石化行业产生的废有机溶剂废物、废催化剂等,电镀行业产生的表面处理废物以及垃圾焚烧飞灰等处

45、置能力。漳州市漳浦、龙海、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等。重点加强石化行业产生的有机溶剂废物和废催化剂、电镀行业产生表面处理废物、皮革行业产生的含辂废物以及垃圾焚烧飞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行业产生的含铅玻璃和废线路板等处置能力。南平市邵武、建阳、浦城等重点加强合成革行业产生的DMF精(蒸)缁残渣、化工行业产生的染料、涂料废物以及铅酸蓄电池行业产生的含铅废物处置能力。龙岩市上杭、武平等。重点加强铜冶炼行业产生的神滤饼、含铜废物、含硫废物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宁德市蕉城、福安、福鼎等。重点加强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产生的表面处理废物和含重金属飞灰,铜冶炼行业产生的碑渣,合成革行业产生的DMF精(蒸)偷残渣等处置

46、能力。平潭综合实验区-原则上不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尽快与福州市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危险废物处置合作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场所,提前规划未来养生医疗行业发展,制定医疗废物处置针对性措施。(五)建设立体联动的危险废物精细化、规范化监管体系L依托全过程精细管理,建立危险废物分类分级监管制度以全过程、差异化、精细化为核心,建立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对每个危险废物产生、处置企业提出“一厂一策”的个性化要求。细化“一厂一策”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内容,从治理工艺流程、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环保核查要求、清洁生产标准要求、监测要求、委托处理要求、执法监管要求、分类分级管理要

47、求等方面对危险废物提出全过程明确要求,加强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加强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管理,实行申报信息企业负责制,严格查处不按规定申报或者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全面开展危险废物网上申报登记,重点加强国、省控危险废物产生源企业申报登记数据的逻辑性、合理性审核,提高申报登记数据质量。建立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核查工作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推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法人承诺制。鼓励企业委托科研咨询机构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核查,指导企业对照建设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技术文件以及危废申报登记等资料,比对危废实际产生量与环评及申报量差异,识别危险废物及产生点,核实企业危废实际产生一贮存一转移一利用处置情况;核查实际危废处理情况及相关危废处理台账,对照有关法规标准,排查产废单位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和利用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超范围、超能力处置及无证经营等有关违法行为,合理认定企业副产品与危废量;辅导企业建立危废产生一贮存一转移一利用处置情况档案,实现“一厂一档”。规范危险产生企业和处置单位的危废网上申报及现场管理。指导企业制定分类处置方案,督促企业落实源头减量、依法处置并承担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危险废物分类环境管理监管制度。各设区市环保部门要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环境管理要求,分类研究制定电镀污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