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1906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1.本诗选自_,作者_,_朝人,“酬”,这里是_的意思。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集.外集,刘禹锡集,唐,以诗相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

2、坚韧不拔的意志。,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本诗选自_,作者_,_朝人。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二、赤 壁,樊川诗集,杜牧,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

3、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处。,1.本诗选自_,作者_,字_,自号_,是 时的_家。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三、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履善,文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南宋,爱国诗人和政治家,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

4、身取义的生死观,“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这两句诗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1.这首词选自_,作者是_朝文学家_,字_,自号_,“水调歌头”是 _。2.词前的小字部分,属于_,其作用是_。3.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

5、(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四、水调歌头,东坡乐府笺,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词牌名,序言,交代写作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4.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放达的情怀。,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人是社会的,月是自然的,但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都逃不开这个的宿命.作者把人的渺小与月的浩瀚相提并论,达到一种极端上的高度契合,不能不说,东坡居士的思考是无限的深邃的,1.这首散曲选自_,作者 _,_代_家。其中的“山坡羊”是_。2.请用原文语句回

6、答问题。(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3)写景的句子是:_。,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元,散曲作,曲牌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西都,意踌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3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改朝换代给底层百姓所带来的疾苦的同情。,一个“聚”字写出了山形气势;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