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36153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节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组成 材料费用(Material Cost)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待分配费用总额费用分配率=分配标准总和某产品或分配对 该产品或分配对 费 用=象应负担的费用 象的分配标准 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产品的产量(产值)或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直接归集(Direct Accumulating)(1)编

2、制领料凭证汇总表(2)做记帐凭证 借:基本生产成本A 38136 B 27792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502 制造费用一车间 1278 管理费用 1836 贷:原材料 72544,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如果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还必须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基本帐务处理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制造费用一车间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2.间接归集(Indirect Accumulating)首先,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第二步: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帐凭证,登记有关帐户。分配标准: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

3、、材料定额费用等。按重量比例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重量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适用于耗用原材料费用的多少与产品,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的重量大小有一定关系的产品。如塑料制造的各种注塑件、机械工业的铸铁件等。其计算公式如下: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重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数量)=该产品重量X原材料分配率,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按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产量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为标准进行分配,适用于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有一定比例关系的产品。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4、数量)/各产品产量(或产值)之和,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数量)=该产品产量(或产值)X原材料分配率按标准产量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是以产品的标准产量作为标准进行分配的。因标准产量是各种产品产量通过系数换算的产量,故此法亦称系数分配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产品系数是以某产品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将其系数定为1,其他产品产量系数则按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定额成本或重量等折合成相应的产量系数,并以此计算标准产量。产品系数和标准产量的确定为:计算系数和标准产量 某产品系数=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标准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第三章产品成本

5、的构成要素核算,某产品标准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该产品产量系数计算分配率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标准产量之和,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数量)=该产品标准产量X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燃料费用归集分配 1、能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的直接计入;2、不能直接计入的,采取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燃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产品的重量

6、、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燃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等。借:基本生产成本某种产品 燃料 辅助生产成本某种产品或某车间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燃料,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三、低植易耗品: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分配表进行。价值小的: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低值易耗品价值大的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四、包装物的归集与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待摊费用 贷:包装物 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成本差异,第三章产品成本的

7、构成要素核算,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核算一、直接归集动力费用 直接归集是根据计量仪器、仪表确定各产品、各部门的实际耗用量再乘以单价进行归集。某产品(部门)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部门)实际耗用量单价,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分配归集动力费用 分配归集是指生产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能根据计量工具测定各种产品的耗用量,而需按一定分配标准将耗用的动力费用分配于各产品,以确定各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动力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是产品的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生产工时、定额耗用量等。其计算公式如下:,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动力费费用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各产品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等)

8、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动力费用分配率,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基本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燃料与动力 制造费用某车间动力费 管理费用动力费 在建工程某工程 应付福利费动力费 贷: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自制动力)应付帐款(外购动力)供电公司等,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三节 工资费用核算 工资及福利(Wage and Welfare)费用是指工资总额,即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以及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目前为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直接归集 如果车间只生产一种产

9、品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或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可按发生地点和用途直接归集,即根据审核后的工资费用凭证(如工资结算单或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有关账户,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分配归集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其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以及工资总额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通常都不能根据工资结算原始凭证确定计入哪一产品,而需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方可将工资费用归集于有关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一般按照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和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分配计入各产品。,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如果实行计件工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

10、的工资如需分配归集,可按计件工资比例分配。,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工资分配的基本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 直接人工 基本生产成本B 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某车间工资及附加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应付福利费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工资,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应付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除支付职工工资外,还按工资的定比例(国家现行规定为14)计提职工福利费。用途:用以对职工的医药费、职工困难补助、职工医疗室医务费及其他生活福利部门的经费等。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核算与工资费用核算同步(除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计提福利费外)。工资费用是归集计入哪一总账及所属明细

11、账,以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亦是归集计入该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应注意的是:生活福利部门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如果也像工资一样由“应付福利费”开支,是减少福利费,而计提福利费是增加福利费,这样一增一减,实际上福利费并没增加。为了足额地计提职工的福利费,在实际工作中,规定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不由“应付福利费”开支,而将其归集计入“管理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基本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直接人工 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营业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等 在建工程 贷:应付福利费,第三章产品成

12、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四节 折旧及其他费用核算一、折旧:即折旧费用,是指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注意:折旧不能单独作一个成本项目。本月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 上月增加或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上月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规定的分类折旧率,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三、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累计折旧,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利息费用、修理费用计提利息、修理费等:借: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13、在建工程(利息)贷:预提费用支付利息、修理费用等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税金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应交车船使用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银行存款(或待摊费用)借: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应交车船使用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账户。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和“制造费用”帐户(规模大,制造费用多的辅助生产车间设置)(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相关的记

14、帐凭证登记“辅助生产成本”及其所属明细帐。辅助生产明细帐的格式。,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归集的基本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综合费用)贷:相关帐户,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原理:谁受益谁负担。(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1.直接分配法(Direct Allocating Method)直接分配法是种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耗用劳务,不进行交互分配费用,而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

15、益部门的方法。要点: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某辅助生产车间间接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耗用量 某受益单位应负担该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量分配率,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借:制造费用某车间或分厂修理费等 管理费用修理费(运输费)等 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运输)等 优点:简便易行。缺点:未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费用的交互分配,分配结果不够准确。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小或交互分配费用相差不大,不进行交互分配对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

16、。,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2.顺序分配法(Sequence Allocating Method)顺序分配法,亦称阶梯形分配法,是一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前后顺序,将辅助生产费用依次分配给次序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的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首先要将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的多少依次排列顺序,即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分配,受益多排在后面后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将费用分配给排在其后的辅助生产车间而不负担排在其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费用,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排在其前面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优点:较直接分配法前进

17、了一步,因为该方法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也只分配一次,计算较简便。缺点:交互分配仅是排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给后面的,为不全面的交互分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仍受到影响。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的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3.一次交互分配法(Mutual Allocating Method)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按各个辅助生产车间相互耗用劳务进行一次相互分配费用,然后再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费用的方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优点:分配结果较前两种方法合理、准确。缺点:1、一次交互分配是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而非实际费用

18、进行,因而分配结果也不很准确。2、如果用于厂部、车间两级核算的企业中,车间要等财务部门转来其他车间分配的费用,才能算出实际费用,影响成本核算的及时性。适应范围:这一分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量大,但无一定顺序的企业。,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4.计划成本分配法(Planning Cost Method)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先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然后将计划分配额与“实际费用”进行调整的方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可见,按此分配方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按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

19、既包括辅助生产部门,也包括其他受益部门)的实际耗用量进行分配,包括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对外分配)。,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二步:求出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和第一步交互分配来的费用之和(即“实际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将此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或按耗用量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对外追加分配)。,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优点:1、能简化计算工作,又能满足及时性的要求。2、便于成本考核分析。计划成本分配法按事先制订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有利于划清各车间部门的经济责任。缺点:其分配结果会受计划成本准确与否的影响

20、。适应范围:该方法适用于计划成本资料比较健全准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六节 制造费用核算本节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包含的内容;2、要求学生掌握归集制造费用的基本会计分录;3、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4、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分配的基本会计分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一、制造费用及其核算概述 按现行的财务制度规定,制造费用包括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的管理人员工资(Wage or Salaries),职工福利费(Fringe Benefit),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Depreciation Expen

21、se),租赁费(Rent Charges),修理费(Repairs),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一)制造费用核算账户的设置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XXX车间、部门”账户进行。制造费用的明细账应根据管理需要,按车间、部门设置,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对于基本生产车间,不管是生产多种产品还是种产品,都应对制造费用单独核算;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若生产产品或劳务单一且制造费用金额少,则可不设,第三章产品成本的

22、构成要素核算,对制造费用单独设账,而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二)制造费用的归集。按其发生地点和用途,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归集于制造费用帐户及其所属明细帐的有关费用项目。月末应将制造费用借方归集的发生额直接或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或“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三、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制造费用分配标准选择 相关性、易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分为实际分配率法和计划分配率法两类。1.实际分配率法。实际分配率法是在会计期末,根据“制

23、造费用”本月归集的实际发生额,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方法。制造费用 本期实际制造费用总额=实际分配率 各产品分配标准总和,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1)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2)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3)机器工时比例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2.计划分配率法 计划分配率法亦称预定分配率法,是按照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数和年度预计产量的定额标准,计算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各月按计划分配率计算分配的制造费用与实际归集的制造费用的差额,年末一次按已分配数的比例进行调整。,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预算额/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

24、定额标准之和(2)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该月实际产量定额标准X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3)年末差额分配率=全年实际制造费用-全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全年各产品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之和(4)某产品应负担的差额=该产品全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X差额分配率,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第七节 生产损失核算一、废品损失的内容 1.废品(Spoiled Goods):可修复(Rework)废品和不可修复(Unrework)废品两种。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不 能按其原定用途加以利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产成品、在制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等,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

25、算,废品损失(Spoiled Goods Losses)是因生产原因造成的废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以及入库或销售后(实行“三包”的产品例外)发现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一)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1、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将生产费用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分配。如原材料一次性投入,原材料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来分配;加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2、不可修复废品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在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时,废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废品的数量、工时定额和

26、各项费用定额计算,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其计算公式为:废品定额成本废品数量各成本项目费用定额 废品净损失废品定额成本-收回残料价值-应收赔偿款,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可修复废品损失=修复废品材料费用+修复废品工资及福利费+修复废品制造费用,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的核算是指对停工损失的发生,进行归集、结转和分配的核算。1.停工损失核算的凭证和账户(1)停工损失核算的凭证:“停工报告单”,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2)停工损失核算的账户设置 A、设置“停工损失XXX车间”帐户和“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停工损失”帐户。B、设置“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停工损失”帐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