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46476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管理与运作.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巴州广播电视大学重点课程,辅导教师:朱雁联系方式:2228359(办)18997611277QQ:263269998EMAIL:ZYDD2001163.COM网址:中央电大新疆电大巴州电大,第一章 信息化管理基础,了解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的内涵了解社会组织分类及其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内容和过程了解管理的概念、层次与过程理解企业概念、分类及其经营管理体系理解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特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录用、培训和开发、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理解财务管理目标与任务,会计及其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流程理解生产与运作内容、目标与基本问题,生产

2、类型,先进生产制造技术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信息化内涵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四、组织与管理,课程资源,中国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站http:/www.CIO.cn/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案例分析-eNet信息化频道 http:/http:/-IT168信息化频道http:/IT专家网 http:/http:/,一、信息技术革命1、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特别是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而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作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深深地刻着科学技术的时代烙印。“刀耕火种”即农业工具的发明和作物知识的发现农业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逐步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它经过了上千年的历程。200年前,机械与能源即工业的科学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导致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信息迅速赶超上材料、能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

4、走向社会化、产业化。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结果是: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发生在现代社会中的这一变化趋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信息化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无处不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和主导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信息产业,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2、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

5、面的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与半导体材料紧密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的基础。微电子技术是指在几平方毫米的半导体材料上,用微米及亚微米刻蚀加工技术,制作成成千上万的晶体管构成的微缩单元电路,并应用这些电路装配成各种微电子设备的总称。通俗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是一种节约材料、能源、空间和劳动的技术。其技术工艺新、更新换代快、品种数量多、应用范围广,集中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全面推动了信息技术的突飞

6、猛进。,在过去的30多年间,芯片每18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摩尔定律”),微电子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人把它概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即“3A”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政府办公到企业生产运作再到家庭、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很难想象,当今信息化社会如果没有计算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这就如同工业化社会没有机器和电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

7、类社会的面貌,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技术革命。,3、信息技术革命的特征信息技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第一、与依赖经验完成纺织机械革新不同,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理论与实验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科研成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和成熟。这一点不难从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得到验证,如关系代数理论于数据库技术,TCP/IP协议于互联网技术等。第二、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

8、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就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广、难度大,绝非单一科技所能胜任,必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所形成的技术群解决。如野外作业人员或移动商务人员需要使用便捷可靠的移动终端设备,人们综合多种技术制造了集PDA、GPS和Phone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及其应用软件(如教材中的例1-1)。,第三、信息技术革命更强调智能化。比如,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涉及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搜索引擎技术等,无不带有智能色彩。第四、信息技术具有高新技术的特征。一是高驱动,信息技术相当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几乎可以渗透应用于各个领域,带动各行各业技术进步,它的应用具

9、有广泛的社会性。二是高增值,它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其次才是资金。四是高战略,信息技术是以科学技术形式表现的战略实力,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五是高风险,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要么获得巨大成功,要么造成严重损失。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二、信息化内涵1、信息化概念现在,尽管“信息化”一词被社会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没有统一的翻译参考网络学习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不

10、同的理解和表述。一般可归为如下一些理解: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所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有人把“活动”形象地分为3个任务:“铺路”建设信息网络,“买车”建设信息系统,“运货”提供信息内容。本课所用“信息化”一词的内涵主要限于最后一条,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

11、)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2、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信息极大的丰富,信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信息产品制作和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产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我们正面对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化)社会,它具有如下典型特征:非物质性: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0-1二进制编码即数字化,社会进入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述的“比特时代”。正如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

12、本单元。在信息社会中没有重量的、虚拟形式的、非物质的比特(bit)比原子(atom)更加重要和活跃,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物质重量在减轻或消失。正像人们看到的,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会花钱买创意、娱乐、式样、便利、速度、创造性和美观。因此,出现了一大批非物质性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如信息咨询、代理服务、媒体制作、软件开发等等。,超时空性:由于信息网络的存在,到处都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的没有重量的比特,它们无视空间和地域,时空距离被消除,地球变成了“村”。电子商务、全球经济一体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超越了时空,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可扩展性:因为比特可以共享且方便传播,所以信息社会具备某种“无限可扩展性”。

13、传统稀缺经济学“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等都受到重要影响(参考信息规则)。,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国家信息化的任务会分层次(领域或行业、区域或地方、企业或事业)而具体地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或机构,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和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运作本单位的信息化,实现“铺路、买车、运货”,需要各种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与运作通常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评价等环节和相应管理任务。,1、信息化规划信息化规划是在分析一个组织经营管理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战略、

14、原则、架构和进程等进行的筹划与设计。组织的经营战略规划是它的基础,一般的信息化规划可以被细分为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规划等。它们使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任务。能否制订好的信息化规划,往往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而制订好的信息化规划,既需要有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也需要有科学规划的方法,更需要组织决策层的领导和支持。,2、信息化组织信息化需要配置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人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完成信息化任务的主体。组织如何构建以信息主管(CIO)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和相应的队伍,是信息化组织的首要问题。对一个组织来说,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如何有

15、效地实施信息化,即使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有机结合,提高效率,创造效益,通常也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PR),组织结构调整。,3、信息化实施在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具体完成各类信息化建设任务。它包括两方面的工作:1)信息化项目管理,即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信息化项目过程的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2)信息系统运作,主要解决信息化项目完成,信息系统上线以后,如何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等问题。,4、信息化评价信息化不仅会产生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信息化评价不仅要对组织的信息化水平(结果)进行客观的状态评价,以便纵横向比较。同时,也要对信息化过程包括其各个环节

16、进行过程绩效评价。信息化评价是一种多准则的系统评价,需要建立客观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四、组织与管理1、社会组织及其分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被分在社会特定群体中,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便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一定的人群为实现某种目标,按照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活动规则所组成的群体。人员、岗位、职责、关系和信息构成组织的5个基本要素。组织是有目标的,它决定着组织的性质、行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我们把社会组织分为4大类(更细的分类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GBT4754-2002)”见网络学习题):1)政府机构:包括国家各级立法、司法、行政部门。政府

17、是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构,主要从维护社会公益角度,建立社会秩序(包括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安全和稳定的保障(如社会保障体系等)。2)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3)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如个体工业者)。它们为数最多,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基本力量。4)其他:不属于上述的单位。如非政府机构、社团(如妇联)、协会等非赢利性组织。2、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过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方法等,高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功能定义)。管理

18、主体是人(管理者);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方法等资源;管理活动是科学地配置和使用资源;管理目标是高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因为组织有非盈利(如政府)和盈利(如企业)之分,所以“高效”包括高效率和高效益两重含义。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最优化(如政府管理成本最小、社会冲突最小或公平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所以,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是具备效益优化意识和能力,即成本/效益分析或投入/产出分析意识和能力。著名的管理学家H.Simon(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是一个围绕决策,由信息、目标、方案、选择、执行、评价、反馈等要素或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自封闭过程(过程定义)。如图1

19、-0。,其中,“信息”存在于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目标”是组织对事物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期望,它通常建立于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之上,同时也蕴涵了人判别事物好坏的价值观(如成本越小越好,收益越大越好)。“方案”是人可控的管理行为,可以被表示为一定管理资源使用的数量和方式;“选择”是决策人根据其偏好,测度和比较方案的效用,最终依据一定的决策原则确定优选方案;“执行”是通过组织、指挥活动实现行动;“评价”是通过一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获取关于目标和活动效果的比较信息;“反馈”即反馈控制,指各环节间信息传递和活动行为调整。管理过程可分为“决策分析(又称计划)”和“执行与控制”两大阶段。“决策分析(计划)”

20、是指行动前管理者(决策人)的思维活动,即决策人根据信息,设立组织目标,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案,并进行优化选择(俗称拍板)。决策分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分析。“执行与控制”涉及具体行动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其中,“组织”:首先,按决策(计划)需要设置机构、明确岗位、配备人员、规定权限、赋予职责,完成人力资源配置;其次,合理配置和使用其它资源,以使行动取得最佳效果。“指挥”:管理者运用组织权限,发挥领导权威,对其下属所进行的激励、协调、命令、调度和检查,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执行”环节的核心。“控制”:又称反馈控制,它包括评价和调整。评价的任务是收集行动执行过程及其效果的各类信息,并与计划目标比较

21、分析;调整是指管理者在接到评价的反馈信息后,对计划及其执行等所进行的修正或改进活动,以弥补计划不周或避免行动偏离。所以,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4大职能。,其中,“信息”存在于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目标”是组织对事物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期望,它通常建立于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之上,同时也蕴涵了人判别事物好坏的价值观(如成本越小越好,收益越大越好)。“方案”是人可控的管理行为,可以被表示为一定管理资源使用的数量和方式;“选择”是决策人根据其偏好,测度和比较方案的效用,最终依据一定的决策原则确定优选方案;“执行”是通过组织、指挥活动实现行动;“评价”是通过一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获取关于目标和活

22、动效果的比较信息;“反馈”即反馈控制,指各环节间信息传递和活动行为调整。管理过程可分为“决策分析(又称计划)”和“执行与控制”两大阶段。“决策分析(计划)”是指行动前管理者(决策人)的思维活动,即决策人根据信息,设立组织目标,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案,并进行优化选择(俗称拍板)。决策分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分析。“执行与控制”涉及具体行动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其中,“组织”:首先,按决策(计划)需要设置机构、明确岗位、配备人员、规定权限、赋予职责,完成人力资源配置;其次,合理配置和使用其它资源,以使行动取得最佳效果。“指挥”:管理者运用组织权限,发挥领导权威,对其下属所进行的激励、协调、命令

23、、调度和检查,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执行”环节的核心。“控制”:又称反馈控制,它包括评价和调整。评价的任务是收集行动执行过程及其效果的各类信息,并与计划目标比较分析;调整是指管理者在接到评价的反馈信息后,对计划及其执行等所进行的修正或改进活动,以弥补计划不周或避免行动偏离。所以,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4大职能。,3、管理层次复杂的管理通常被人们从组织上分为战略、管理和操作等3个层次,相应决策被分为战略决策(Strategic decision)、管理决策(Administrative decision)和业务决策(Operating decision)。战略决策是为谋求组织体与变化着的外

24、部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决策。这种决策具有总体性、重大性和长远性的特征,由组织中高层决策人完成,如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决策是组织体为实现战略决策所进行的具有实施管理性质的一种决策,由组织中的管理部门完成,如企业部门管理。业务决策是在管理决策的指导下,为了提高组织体中各种具体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的一种决策,它们集中在组织体中的专业部门或基层单位,如企业班组生产。表1-1揭示了三种决策的差异。,4、基本的管理组织形式与管理层次相关的是分权,其结果就是将组织划分为若干相互依存、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基本管理单位。不同的分权方式,导致不同的管理组织形式(结构)。常见的基本形式有:1)直线型这是最简单的

25、组织形式,没有职能机构,从最高层到最低层,上下垂直领导。适用于人数较多但职能单一的组织。如军队、学校院系管理等,如图1-1,2)职能型这是较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根据专业化原则,先将组织分解为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下为作业单位,如图1-2。,3)矩阵型这种组织形式象数学中的2维矩阵,故得名之。其中一维是直线或职能式组织,另一维则是任务(如项目或产品等),如图1-3。,上述为3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们还可以组合成新的组织形式,如广泛采用的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等。各种组织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相应组织形式,使之效能最佳。同时,描述一个管理组织的结构,也是对其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26、、优化乃至信息化所必须的基础工作。应该说,“组织与管理”一节概括了本课程所必须的一些组织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知识。但管理学内容非常丰富,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选择专著阅读之(如教材列的相关文献)。,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是信息化规划和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学习目标:理解信息资源的概念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各环节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第一部分,一、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一、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我们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学习信息资源的概念和

27、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1什么是信息?2什么是信息资源?3信息资源的特征4信息资源的类型5信息资源的作用6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谈到信息资源管理,我们必须先弄清信息资源的概念,为了理解这一概念,我们有必要先进一步明确信息这一概念。1什么是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3)和信息相关的术语,(1)信息的定义香农(C.E.Shanon):“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维纳(N.Wiener):“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

28、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信息的本质: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信息是内容和形式(媒介或载体)的统一体信息可以被复制,可以被共享(2)信息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信息来源于物质。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物质,相对独立地存在。信息物质信息也来源于精神领域的事物运动(思维过程)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传输信息或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有信息来引导信息与能量有本质的区别(3)和信息相关的术语数据(data)消息(m

29、essage)知识(knowledge)情报(information)咨讯(information)数据-信息-知识,2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并不是天生就是资源的。就像水从非资源变成资源一样,信息是一种资源的观点是随着人类的资源观发展而发展的。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资源,只有那些对人类有用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定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狭义)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广义)3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具有经济资源的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特有的特征: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知识就是力量。

30、,4信息资源的类型信息资源的类型是根据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而划分,按信息资源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一次信息资源 二次信息资源 三次信息资源按信息资源的载体划分:体载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 实物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按信息资源产生的社会属性划分:政治信息资源 军事信息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 经济信息资源 社会信息资源 5信息资源的作用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和催化剂社会的粘合剂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进步的源泉文化教育的基础,6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管理模式管理对象:信息活动的各要素(信息、人、设备、资金)管理内容:组织、加工、控制、协调信息资源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满足社会

31、的各种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管理两个层次:宏观:国家、国际微观:组织、企业,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前面我们提到信息成为资源的观点是随着人类资源观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那么信息资源管理又是何时从哪个领域出现的呢?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概念和思想。1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领域2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信息资源管理(IRM: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最早出现的领域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1979年霍顿(F.W.Horton)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认为:IRM是对一个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

32、工具的管理。1980年美国政府推出文书消减法案,明确提出IRM的概念,并授权每个政府部门委派一名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1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领域按实践领域划分:政府文书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按技术手段划分:数据库管理 数据处理管理 政府文书管理,政府文书管理背景:日益膨胀的文书数量增加了政府负担。据美国文书协会统计,仅文书类生产所用的纸板总量一项,1960年是4.3万吨,1980年增长为11.4万吨,1990年达到24万吨,这一巨大数量的文件档案成为机构的沉重负担,急需进行管理。用政策手段控制信息量、实现信息共享减轻文书工作负担。198

33、0 文书消减法案1985 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管理(A130通告),企业信息管理背景: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带来了信息管理问题。从政府管理领域移植IRM,更注重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企业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管理企业的信息资源发挥经济价值,按技术手段划分数据库管理利用数据库存储信息,解决数据量激增的管理问题。数据处理管理贸易管理和MIS的深化,数据深加工、数据挖掘,从经营角度对数据进行管理,2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了几个阶段:四阶段说:物理控制、自动化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四个阶段五阶段说:数据处理、信息系统、管

34、理信息系统、终端用户及战略影响、信息资源管理。我国学者从图书管理领域的划分IRM沿革阶段,如马费城将IRM发展划分成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详细分类请参阅参考文献【7】、【25】、【29】、【39】,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案例】见教材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包括:1 技术标准化 2 设施标准化 3 术语标准化 4 管理过程标准化,1 技术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化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保证。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生产、识别、提取、检测和分类编码、交换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打印、控

35、制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等技术的标准化。2 设施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依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 术语标准化使同一术语能够表达同一概念,避免出现术语的二义性采用标准化术语便于信息资源共享4 管理过程标准化使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保证信息需求分析、采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的过程。下面学习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相关内容。信息资源管理过程1.信息需求分析2.信息资源采集3.信息资源加工4.信息资源存储5.信息检索与传递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二部分,1.信息需求分析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36、,每天各种信息通过媒体,通过网络,或通过我们身边的人们传递给我们,在这些信息中真假信息、有用和无用信息混杂,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获取不到,这些问题干扰我们的决策甚至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断。因此,对于负责信息资源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来说,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对采集、存储、加工并合理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前提任务。,谈到信息需求首先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什么是信息需求?信息需求: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信息用户: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个人或群体。(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真正的信息用户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有信息需求(本质特征)有信息利

37、用能力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潜在信息用户。,知道谁需求信息仅仅是知道了服务对象,那么这些对象需要的信息又有何不同呢?这要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来区分。信息需求的类型个人信息需求生活信息需求职业信息需求组织信息需求指社会组织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和宗旨,在完成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信息需求。,组织信息需求组织成员信息需求组织成员处于组织管理与运作的不同层次,因为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其信息需求特点也不同。明确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对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组织中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如教材中图21所示,操作层的人员信息需求相对最为简单,种类单一,数量

38、最少。他们是内部信息的生产者,自己却很少利用。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主要是来自操作层和本部门的内部信息。中层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主要是来自本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大量内部信息和少量的与业务相关的外部信息。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大量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以完成其工作。专业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原始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信息需求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信息需求特征,上面是从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角度划分信息需求,下面我们从组织的一个重要管理活动决策的角度出发来看组织的信息需求。决策与信息需求决策过程决策是决策者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判断、选择和实施行动方案的过程。决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设计和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执行

39、其中的一个方案以解决问题。决策问题、决策方式和信息需求,2 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采集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要进行信息资源采集,首先要明确去哪里能采集到所需的信息,这就是要明确信息源在哪里。什么是信息源?信息源,顾名思义就是信息的来源,信息的出处,例如,要研究产品的用户反映,信息源就是该产品的用户,那么市场潜在用户,产品客服中心等就是信息源。也有人认为信息的载体形式是就信息源,即把文字、影像,视频、声音等看作信息源。信息源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信息源的类型分析信息源的目的在于明确信息采集的方向,根据用户的需求,寻找合适的信息源,才能准确、及时地采集

40、到必要的信息。分析寻找信息源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以组织边界为界限:内部信息源 组织内部各部门产生的信息(当前历史)组织成员本身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 外部信息源 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信息资源采集的基本程序确定采集方针?制定采集计划?采集工作实施?反馈用户信息信息资源采集的主要方法定向采集法定题采集法定点采集法主动采集法跟踪采集法委托采集法信息资源采集的主要途径内部途径:(内部信息部分外部信息)管理部门、内部信息部门、咨询与政策研究部门、研发部门。外部途径:(外部信息)文献部门、大众传播媒介、学会与

41、协会等团体、各种会议、政府部门、个人交往与观察、用户与消费者,3 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将采集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著录和标引、编目和组织。信息资源加工的主要作用包括:去除糟粕、信息整序、综合创新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原则:标准、系统、准确、及时、通俗信息加工的方法(详见教材P59P60),这里我们概要介绍信息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的方法。,(1)信息筛选和判别的主要方法在信息筛选和判别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虚构信息,添剥信息,拼凑信息,夸张信息,偏颇信息,残缺信息,模糊信息,走样信息。信息筛选和判别的基本方法包括:感官判断法,

42、分析比较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实法。,(2)信息资源分类和排序的方法确定信息分类方法是实施信息分拣的基础或者前提。信息分类的具体方法包括地区分类法、时间分类法、内容分类法、主题分类法以及综合分类法。根据确定信息分类方法的要求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拣,以方便各环节对信息进行排序。通过信息排序可以使之成为井然有序的信息体系。,(3)信息资源计算和研究的主要方法统计法:总量指标(人口总数、总产值、总资产)、相对指标法(人口密度、生产率)、平均指标法(如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动态数列法(如平均发展速度等)、统计指数法(如物价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等)、相关分析法会计法

43、:采用会计通用的方法来核算和研究信息的方法。文字法:汇集法、归纳法、连横法、推理法,4 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存储:有利于增大信息资源的拥有量;有利于集中管理信息资源;有利于开发高层次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埋工作效率。信息资源存储的主要技术纸张印刷存储技术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5 信息检索与传递(1)信息检索是指对(已存储)信息的寻找和调取工作。它是信息存储的逆过程。信息检索的类型: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2)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3)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将信息资

44、源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信息传递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信息传递的特点:目的性;快捷性;选择性;保密性;,6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的核心。(1)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信息资源开发,是指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狭义信息资源开发,单指增值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产品是指以信息为对象,经过开发、加工、组织和转换而形成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可在市场中自由移动的信息媒体。增值信息产品通常包括两类:商业性的增值信息产品创新型的增值信息产品商业性增值信息产品: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竞争对手的生产、

45、经营情况等;创新型增值信息产品:包括专利技术、产品革新技术、开发的新软件等。教材中,中川十郎的案例是商业性增值信息产品生产的典型。,(2)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利用是指将经过采集、处理并存储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相关组织或者个人,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信息资源利用的常见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信息资源提供服务信息资源咨询服务信息资源网络服务,第三章 信息化规划,我们要学习信息化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概念及其经营战略规划过程,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规划与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信息资源规划的概念和方法。学习目标:了解经营管理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信息资源规

46、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一部分内容:一、企业经营战略 二、信息化战略规划 三、信息资源规划,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想推出了联想科技奥运战略和人文奥运战略将以卓越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持北京奥运会,同时在全球传播奥运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一、企业经营战略1 什么是战略2 战略管理过程3 企业经营战略4 战略规划,1 什么是战略(1)战略的定义战略一词源于军事,“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的经典军事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就是表明企业(组织)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使命就是企业的目的,也就是其存在的理由。它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达到最大,竞争劣势达到最小。(2)企业战略结构公司战略:描述企业总

47、的方向经营战略:一般是在产品或事业部层次上,重点强调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品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经营战略包括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职能战略:为营销、研究开发等职能领域所采用,它们通过最大化资源产出率来实现公司和事业部的目标和战略。它考虑如何建立和培育能力,以给公司和事业部带来竞争优势。(3)关键战略问题企业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不加改变,一年,两年,五年或十年后企业处于什么位置?此结果可以接收吗?若不能接受前面的结果,管理层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由此会带来哪些风险和回报?,2 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包括四个基本阶段: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评估与控制。(1)环境分析:企业在制定战

48、略的过程中要分析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还要分析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被称为4大战略因素。(2)战略制定: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更有效的把握环境中的机会和躲避威胁而开发的长期计划或战略规划。战略制定过程包括明确企业的使命,确定可达到的目标,形成战略,确立政策指南。(3)战略实施是通过行动计划、预算、规程,把战略与政策推向行动之中。(4)评估与控制就是监测公司的活动与业绩,其目的是比较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各层次经理要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行动,解决

49、问题。,3 企业经营战略(1)企业经营战略定义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提高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分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总体谋划。经营战略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性。企业经营战略的要素构成:产品与经营领域企业的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作用(2)经营战略规划过程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环境分析过程战略决策过程战略规划形成和完善过程,4 战略规划的方法SWOT分析矩阵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矩阵,波特五力模型,二、信息化战略规划1 IT“黑洞”2信息化战略规划3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4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报告内容5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1 IT“黑洞”企业在IT应用上的巨额投资

50、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出现了大量IT投资无回报或回报率很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IT投资“黑洞”,简称IT“黑洞”。IT“黑洞”的成因很多,如各部门不愿意改变原有工作流程来适应新系统;组织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推行受阻;虽然应用了管理软件系统,但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没有更新;各部门采用的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信息一致性与共享机制未能形成;原有业务处理流程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流程间的矛盾无以解决;员工素质不能大幅度提高,新的团队精神难以形成等等。这些原因最后导致管理软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即使勉强保持系统运行,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于是出现IT“黑洞”。,2 信息化战略规划(1)信息化战略规划定义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