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5206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61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牧题乌江亭赏析.ppt(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乌江亭 杜牧,杜牧 杜牧,字牧之,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来源: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唐代文学家,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阿房宫赋亦颇有名。,

2、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赏析,诗由项羽兵败自刎之地兴发感慨,对项羽不能忍辱负重总结胜败教训予以批评与讽刺,并对其雄图大业归于覆灭深表惋惜。本来,楚汉相争,早成既成历史,而此诗却别出新解。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杜牧咏史诗,多以重写历史的见识与气势,予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此诗即其中杰出代表。,写作风格,杜牧的诗在内容上多表现诗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雄俊之气的宏放畅达与情感的宣泄激越,有一股豪迈俊爽之气。这是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对杜

3、牧诗的风格所作出的比较准确的评价。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是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相对稳定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始终有一个主调、主旋律,把握住了这个主调、主旋律,也就认识了一个诗人艺术风格的主体。用“雄姿英发”来概括杜牧诗总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抓住了最主要的特点,这对杜牧的七律诗无疑也是适用的,它是我们认识杜牧七律诗艺术风格的基础。但是,同一个诗人所写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在总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呈现出某种个性差异,这正是诗人在艺术上臻于成熟的标志。杜牧的七律诗,就是以“雄姿英发”的总风格为基调而有时又别具一种特点。时政之作:感时伤事,忧国忧民抒情之作:画面鲜艳,意境深远,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 胡曾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