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448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化学授课课件第15讲运动和力(本科专业).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讲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 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 _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_ _。(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 _。,位置,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参照物,例1.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

2、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D,1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3、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B,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_ _路程_ _则运动_ _。(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_ _时间_ _则运动_ _。2速度:科学中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 _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得_ _;(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 _内所通过_ _的多少。,路程,时间相同,长,快,路程相同,短,快,运动快慢,越快,单位时间,速度,(3)公式:v_,公式中的_ _表示路程,_ _表示时间,_ _表示速度。(4)单位:国际单位_ _,常用单位_ _,1 m

4、/s _ _km/h。(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 恒定不变 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_ _。3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_ _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_ _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_ _ 之比,即v,它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s,t,v,m/s,km/h,3.6,无关,时间,平均运动快慢,路程,例2.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科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似的是()A一日千里

5、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析】通常比较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A,例3.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解析】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C.小球做匀速圆

6、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B,2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Cv甲v乙,s16米 Dv甲v乙,s8米,D,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 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至少需要_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 _。,限制车速不超过5km/h,72,运动的,力的存在,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7、的_ _,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_ _对它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 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_。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_ _的改变或_ _的改变。3力的测量:(1)_测力计_: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弹簧测力计:A原理:_ _。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准确读数。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大小不许超过_ _。,作用,另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形状,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它的最大量程,4力的三要素:力的_ _、_ _和_ 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_ _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 _;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 _;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_ _和_ 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方向,作用点,符号,大小,例4.下课时,有同学用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矿泉水瓶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推矿泉水瓶下部和上部,是力

9、的作用点不同,使矿泉水瓶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例5.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 _。【解析】(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2)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相互的,运动状态,4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乙图中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

10、生形变C丙图中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丁图中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D,重力,1产生:由于_ 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 _的作用。2大小(1)测量:用_ _来测量。(2)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 _,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_ _。(3)公式:_ _。3方向(1)总是_ _。(2)应用:_ _。4重心(1)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_ _。(2)位置: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 _上。,地球的吸引,重力,弹簧测力计,正比,9.8N/kg,Gmg,竖直向下,重垂线,作用点,几何中心,例6.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

11、体所受的重力是()AF1BF2CF3DF4【解析】因为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F1、F2方向不对,F3不是竖直向下,所以只有F4符合这一条件。,D,例7.“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次巨大成就。“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对月球表面开展了一系列探测活动。(1)为了确保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时的可靠性,科学家在地面上进行了反复试验,实验时要将月球车上各种仪器拆下安放在另一辆伴随车上,以减小月球车的质量,这是模拟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_ _比地球小。(2)“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远比地

12、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_ _。,重力,空气,【解析】一个物体在地球上受到1牛顿重力,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为0.16牛顿;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1)实验时要将月球车上各种仪器拆下安放在另一辆伴随车上,以减小月球车的质量,这是模拟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地球小。(2)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远比地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5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B,摩擦力,1概念:两个_ _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_ _的力。2影响因素(1)

13、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_ _,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 _,摩擦力越大。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方法:_ _,_ _等。(2)减小摩擦的方法:_ _,_ _,_ _,_ 等。,相互接触,阻碍相对运动,越大,粗糙,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加润滑油,用滚动代替滑动,例8.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

14、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解析】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力,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例9.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

15、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B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C,【解析】A.木块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但在竖直方向还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B.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所以B错误;C.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C正确;D.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应

16、越大,所以D错误。,6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骑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B,7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 N,在40 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A.f甲30 N,f乙60 N B.f甲30 N,f乙40 NC.f甲50 N,f乙60 N

17、D.f甲50 N,f乙40 N,B,1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B,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的运动情况无法确定B小车一定向左运动C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小车一定静止,A,3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A惯性的大小B运动的方向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重力的方向,B,4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

18、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 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 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 N,在月球上重为10 N,D,5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19、()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6.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B,7.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

20、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D,8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FA_fAFB_fB。(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

21、擦燃就是一例,如图乙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a)替换成图(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_ _。,增大摩擦,9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的示数。(填“C”或“D”)(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 _,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_ _。(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 _(填“运动”或“静止”),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4)分析实验数据,若_ 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D,C,用滚动代替滑动以减小地面的摩擦,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静止,F1F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