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Web开发》课程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ython Web开发》课程建设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ythonWeb开发课程建设方案一、本课程建设现状PythonWeb开发是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Python程序关于Web开发的进阶课程,本课程涉及DjangO框架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路由系统、模型、模板、视图、后台管理系统和实战项目。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DjangO框架的基础知识,具备独立使用Djangc)框架开发Web项目的能力。为此,本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加强课程建设,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团队。目前本课程教学团队为3人,全部是硕士以上学位,其中软件技术专业2人,计算机网络专业1人;团队中有副教授2人、讲师
2、1人。由于本课程是新开课程,我们已经编制了课程标准和教案,并正在筹备线上资源建设。同时,本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根据高职大学生特点探索并实施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等,编写了Python编程基础实验指导书,并在校内使用。二、课程建设目标按照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方案,结合本课程建设基础,拟在三年内按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打造该课程,争取申请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到2024年底,课程团队人数增至4人,团队成员结构更加合理,团队成员教学与研究水平显著提升,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不少于3人;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以微课、视频等为主的动态资源超过资源总数的30%;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3、,所有教师均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三、课程建设内容(一)课程标准制定通过行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依据校企共建的原则,由专业老师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和优化课程标准,使课程教学目标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企业需求,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教材为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为了让教材更适应本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我们对教材提供的课件进行了优化和修订,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课程实验,教学团队编写了PythonWeb项目开发实验指导书。同时,教学团队对本课程的教学视频、PPT.教案、项目案例、试题等教学资源,按照国家级精品开放在线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优化和
4、丰富线上教学资源。(三)教学团队组建与培养为了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顺利建设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特组建了本课程的教学团队。首先,团队成员通过集体备课、互听互评、交流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来探讨教学方法、分析重难点、交流教学经验、组织业务学习。其次,创造机会让教学团队成员参加国家、省、市和校际之间的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术研讨。再次,推进教学团队成员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通过教科研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第四,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在职进修,通过短期培训、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等,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四)课程实训条件建设PythonWeb开发课程的实践教学
5、主要是让学生掌握PythonWeb项目开发的方法,掌握Django框架的使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发Web项目,所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课程实训教学环节:1、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编制本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指导书,实验指导书要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工作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实训过程就是项目开发的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2、精讲多练,增加课内和课外上机实训学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课内外专题研讨。就大多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专门讨论,教师进行全
6、程指导。4、课内外教学演练。就PythonWeb开发课程中的一些经典项目案例,通过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完成编程、调试,任课教师全程指导,由师生共同进行评议。其结果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记入总成绩当中。(五)教学改革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课程通过多个项目对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进行整合,项目与任务的匹配模式采用循环渐进式,项目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价值观的教育,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和思政主题来进行,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
7、运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这主要包括:在教材中,加入项目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设计实践性较强的练习题、思考题等。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学生在实际课题中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把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事先确定下来。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在试题中要增加考核学生分析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试题比例。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验学时数,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8、,分组讨论,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参加实际课题、讨论班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网络课堂、网上答疑、定期考核和课外沟通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形成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四、进度安排()20
9、22.1-2022.12编写课程标准、编写教案和电子教案、规范课程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完善电子课件;创建考试题库,完善教材和辅导材料。(二)2023.1-2023.12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完善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搞活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编写实验指导书,完善教案、电子课件与试题库,为配合教学,开设网络课堂和网上答疑系统(三)2024.1-2024.12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摩课、互听课等教研活动,积极申报院级以上的质量工程项目,并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申报课程相关的自然科学项目,争取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五、保障措施(一)组建由课程负责人
10、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课程建设、实施和总结;成立由分管教学的院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对课程的建设、实施和总结进行检查、指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二)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用于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三)学校建有网络教学平台,为课程线上资源建设和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平台支撑。六、预期成果(一)编制课程标准1份,编撰教学辅导书1本,编制电子课件1分,编制课程考核改革方案1份,编写教案1分,创建课程试题库1份;(二)建设并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录制教学视频300分钟,教学团队成员全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三)教学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大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的成绩;(四)争取新增建设软件技术专业实验室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