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6736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第一篇: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定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计算工具的演变教案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孙智信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体验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文化。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能力。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体验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创造源于需要,体验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小棒、算盘、收集的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小报;课件、算盘。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

2、,引入课题。1.师:前几天我们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发现同学们对计算工具特感兴趣。课前,我们围绕计算工具的发展展开了调查,同学们都收集了好多材料,有的同学还制作了小报。现在我想以一个小记者的身份做个采访,在你调查资料,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生:远古时代的记数方法;古代算算筹、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还有谁对这个内容感兴趣?2、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学习计算工具的演变,板书课题。二、建立模型(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师: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前后桌四人之间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下面我们就按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也来经历一下

3、计算工具几千年的发展文化。谁愿意先来汇报?全班汇报:1.介绍远古时代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生:实物(石子)、结绳记数。结绳是怎么回事?实例。谁还有补充?很聪明的做法。师:结合学生介绍板书。师:远古时代人们就是采用这种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课件(四种记数方法)来欣赏几幅图片。师结合课件解说:手指,今天也在用、刻痕、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鱼、小棒。当时人们利用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在今天看来,你觉得这种原始的计数方法怎么样?生:计数麻烦,携带不方便。生:手指不够用(脚趾),石子,堆成山。师:当时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4、,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我收集到一个信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师:有何高见?生:两种计数法可以结合使用。如:手指计数到十,不够用了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表示十,每到一个十就再打一个结,到10个十打10个结了就换一根绳子重新打结。(用自己的话表达)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一根手指表示1,一个结表示十,一根绳子表示一百;每10根手指打一个结,每到10个结就换一根绳子,也就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师:这其实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什么?生:十进制计数方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与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看来,生活的需要已经使得当时劳动人民萌发了对于十进制的原始意识。2、模拟算筹的创

5、造过程。(每个学生准备5根小棒,当成算筹)师: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着,进步着,逐渐在一一对应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新的计算工具,我们中国人就很聪明,发明了一种有趣的计算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算筹。师板书。你提到的算筹是什么样的?师结合课件介绍:算筹是一些长短、粗细相同的小棒,多数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等材料制成的,摆成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数。关于算筹,你了解到哪些,谁愿意来谈一谈?生:我了解到算筹表示数的方法,15是几就用几根算筹表示,表示6时是用一根横的表示5,然后下面再加一根表示1,合起来是6o师:结合课件介绍:算筹记数有横式和纵式两种摆法。纵式一表示5,横式正好相反I表示

6、5空一位表示O0师:用算筹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想不想去试一试?都准备小棒了吧?就利用我们手中的算筹试着摆一下23、162,投影展示,摆对举手。师:可以用小棒分别表示数字再用纵横相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数。师:再来摆几个特殊的数,怎样摆10、IO0?生:10的多种不同摆法。师:看来,算筹表示数的过程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方法的体现。师: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算筹表示更大的数?课件:几位数,6221、3697o师:当时,中国人发明算筹时,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就是利用算筹成功得出了圆周率,知道他是谁吗?祖冲之,利用摆算筹的方法准确计算了圆周率。师:相比之下,算筹这种记数方法已经先进了很

7、多?但为什么这种方法没有沿用至今呢?生:不好,算筹多,容易混乱。生:作业没法做,不便携带。师:那么,当时人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生:当时人们在想,能不能想办法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更便于携带和使用?后来发明了算盘。师:是啊,聪明的人们并没有安于现状,经过近千年的努力,终于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了算盘。3、算盘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师:都带算盘了吧?你对算盘有哪些更多的了解,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到前面来介绍一下?生:上1珠下4珠,清盘,表示110;(以一当五,满十进一)师:谁的算盘和他的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生:上2珠下5珠。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两个珠作用不是很大,后来设计算盘时进行了简化。师:我们去

8、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一下算盘。算盘各部分的名称。(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算盘上各个珠子表示的数:19的表示方法。以一当五,满十进-,算盘继承了算筹的很多优点。算盘相关资料。(课件演示)算盘又称珠算,是我国人们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素有中国计算机之称。算盘的出现,历史悠久,它产生于汉代以前,从明代开始传入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因此,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有的地方还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意外发现一个超大的算盘。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

9、,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长306厘米,宽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超大,普通)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样式,咱们一起去开开眼界。(电子、盲人、折叠、手指。)师:算盘继承了算筹以一当五的优点和数位上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方法,改进了算筹的摆放受环境限制的弊端,推动了计算工具的发展。所以至今一些地方仍在使用。你在哪里见到过人们使用算?生:会计、药店中医、等使用它清点财务或算账。师:算筹、算盘是由哪国发明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觉怎样?板书:我国古代。生:为中国人伟大的智慧和创造而骄傲,更为拥有祖冲之那样的数学伟人而感到自豪。4

10、、现代化的计算工具一计算器、计算机。师: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经常、最普遍的计算工具是什么?生:计算器、计算机。师:这两种是现代最常用的计算工具。师:你对计算器和计算机有哪些了解,谁愿意来谈一谈?生:计算器和种类和样式。生: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师:老师收集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读一读。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加法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按钮)1674年,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慈设计完成了乘法自动计算机。(摇柄)1946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占地170平方米,有30吨重,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每秒可运算5000次。(历

11、史著名,很多人才可以共同操作)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几十年,几秒)除了台式电脑,还有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等。师:通过对计算器和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你有什么感想?生:我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它们都不是中国最先发明的,可能受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师:这份遗憾就留给你们将来去弥补。三、总结交流。(再次体验,总结提升)师:从远古时代朴实的计数法到今天现代化的高科技,在短短三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一同经历了计算工具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看来,聪明的智慧源于伟大的创造,源于不断打破常规的创新想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交流,你有哪些感受和设想?生:收集资料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有

12、很多是我没有学到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的更多了。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聪明,很了不起,能够创造出算筹和算盘等计算工具,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师:对未来你有什么设想?生:数大,计算器显示屏不够用,发明一种不管计算多大数的运算都能显示。生:语音声控的,不必按键,说算式出答案,很快。手曰日片。师:相信只要想到了,就没有做不到的,期待多少年后,这些设想能够在你们的手中一一实现,也希望未来的你们能够不断刷新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四、板书设计计算工具的演变远古时代我国古代现代手指结绳算筹算盘石子刻痕计算器计算机第二篇: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

13、记事、算筹等)。教学重点:认识各种计算工具。教学过程:(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

14、,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随着

15、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

16、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

17、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IoOo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一埃尼阿克(ENIAC)o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

18、算机诞生了。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第三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参考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参考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P2325页。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

19、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教学难点: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方案设计表格教师:课件、磁性小棒、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3214+6363156210211354367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当学生遇到1354x367时,由于数目大无法用常规的计算方法在短时内完成,这时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迫切需要一种新

20、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出计算器。)二、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145+145+145,(探索特殊算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O的,这个O可以不按;加数相同时只需按键即可。)/U(这里考虑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课上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

21、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1)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

22、让学生感觉体会。)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生:携带不方便,不能记录大数目。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每个学生发五根小棒,把它当成算筹)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生1: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生2:怎样使用的?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L2、3、4、5的?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手势)师:是的,古人摆放L2、3、4、5非常直观形象。(电脑出示图片)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1)

23、(2)(3)(4)(5)(6)展示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生1:我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来摆的。(如图1)师:你们觉得怎样?生2:我觉得不对,那时候还没有阿拉伯数字呢,未免意识太超前To生3:(如图4)下面一根表示4,上面一根表示1加起来是6o师:他想到了用一根表示几根,这是一个好主意。生4:我想用一根表示5,所以我就摆成了图5这样。生5:我跟他想的一样,也是用一根代表5。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代表了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生:第3个、第4个、第5个。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捷的符号。师:(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Io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

24、(屏幕直接出示)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学生用小棒操作后展示:(1)(2)(3)(4)UU师: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生:第4幅图比较清楚,如第2幅是要看成8的,第3幅也容易混淆。最好竖的横的交错。师:是呀,如果纵横交错就可以避免混淆。正如你们所想的:(出示用算筹表示的几个大数:23、132、4414、46056)师: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师: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生1: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生2:那能不能想办法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师:是的,于是

25、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师: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师: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生1:我们小组知道算盘的名称。(举着算盘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生2: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Io例如7就是用一粒上珠和两粒下珠表示。我们还会拨L2、3(拨了1-9)生3:我妈妈是会计,她还教过我怎样计算呢!师:那你能给我们露一手吗?生3:好的。我就算23+16吧。(拨珠)我妈妈说算盘打熟练了

26、,比计算器还快呢。师:是的,特别是用算盘进行加减法时,有拨珠即答案的优点。生4: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看!(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演示: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

27、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课上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盘这一灿烂的文化。)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28、1)师: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2)在再次运用计算器的过程中发现计算器的不足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z0000z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3)创造新型计算器师: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吗?(4)课外活动延伸:每个小组设计新型计算器的方案。第四篇:教案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2数的产生课题:计

29、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2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爰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谈话。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那买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后,兴高采烈地去结帐时,结帐处的阿姨是怎样给你们算帐的呢?用计算器算帐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什么土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作业提前布置)教师:昨天让大家回家调查发结帐时所用到的工具

30、。谁能给大家说说。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呢?二、探究新知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课件简单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2、珠算(1)介绍珠算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之一。据记载,十五世纪初期,珠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韩国等邻邦,成为东亚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2)认识算盘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梁、档、框、顶珠、上珠、下珠、底珠。3、算盘的计数方法。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有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

31、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等与整数的数位JI褥一致。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说明: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4、珠算拨珠方法用拇指拨上L2、3、4、用食指拨去世、2、3、4、用中指拨上5,拨去5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有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o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2)说说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3)认识计算器的面板。第五篇: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课题计算工

32、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可以说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部分知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时努力体现以下两点:1 .在学生了解了计数工具的发展历史后让学生认识计数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拨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2 .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因此,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发现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33、,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把计算和探究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标1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2 .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3 .初步学会使用简单计算器的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4 .感受到使用计算工具计算的方便、快捷。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习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明确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功能键指示图,两种不同的算盘图,计算器。学具准备:计算器每人一个,算盘每组一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猜谜引入,激发兴

34、趣。1.教师出谜语:脑子真灵便,是数就会算;算盘比它老,它比算盘小。(打一电子用具)2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计算工具。.相机引入课题。(板书课题)1.猜谜语一一计算器。3 .说自己见过的计算工具。.明确本节课的任务。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使用的计数工具是()。兹萱母口FJ11.o4 .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答案:计算器。5 .()世纪()年代,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电子计算器。答案:206 .拨珠练习。在算盘上拨出924,4630,25307,3579082。同时指出哪一档是个位。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订正。7 .用计算器计算。(1)462+768=(2)2501-19

35、3=(3)3956=(4)803232=5 5)13924=(6)2017-1098=答案:(1)1230(2)2308(3)2184(4)251(5)3336(6)9196 .找规律填数,再用计算器验证。例:99+7=88989+6=888(1)9879+5=(2)98769+4=(3)9876593=(4)9876549+2=答案:(1)8888(2)88888(3)888888(4)8888888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2 .算盘的认识和使用。(1)师介绍算盘。了解算盘的组成,欣赏不同的算盘图。(2)引导学生交流算盘的有关知识。(3)组

36、织学生读出教材第24页算盘上的数,并写出来。3 .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便捷和广泛应用。1.学生阅读,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2.(1)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并了解算盘。学生用手指一指档和梁,拨一拨算珠,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算盘的组成。在老师的组织下欣赏不同的算盘图。(2)在交流中了解算盘的有关知识。(3)同桌两人互读、订正,然后写下来。3 .(1)观察情境图,感知计算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交流它的广泛应用。(2)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交流、验证每个功能键的作用。(2)认识计算器,验证各个功能键的作用。(3)补充说明计算器上具有特别功能的键。(4)计算器

37、和算盘相比,有哪些优点?4 .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1)出示第26页例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2)在使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吗?(3)巩固练习。825-13826393128(4)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5.观察,发现规律。(1)出示例2,组织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2)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例2中各题的答案。(3)倾听老师的讲解,感知小计算器的大用途。(4)通过对比发现:计算器更加好学、好用、便捷。4 .(1)使用计算器计算,汇报计算结果。(2)自由说一说,交流自己的疑惑。(3)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4)老师出题,全班进行计算比赛。5 .(1)学

38、生用计算器计算,观察算式和结果,发现规律。(2)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答案,用计算器验证是否正确。三、巩固练习。1.上网了解计算器的其它功能。1 .独立完成,然后交流。2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3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 .独立完成作业。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就抓住了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这根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的体验、感悟、思考。整节课的安排上,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计算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在本节课中,最大限度的营造了数学氛围,让学生充分的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