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二 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二)受体,一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1)脂类:磷脂类(70%以上)、胆固醇(30%)熔点低,呈液态,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如受体(信号转导)、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物质转运)、ATP酶(能量转化)。有两种形式(外周蛋白和整合蛋白)。(3)糖类:少量(10%),它们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分别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2、细胞膜的分子排列结构:目前最为公认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Singer等人提出的“液态镶嵌
2、模型”这一学说的基本内容是: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一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二)受体,1、概念:受体是细胞上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能选择性地与某些化学物质相结合,引起细胞产生生理效应。2、基本功能:具有识别与结合能力: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能转发化学信息,激活细胞内多种酶系统产生生理效应。,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一)被动转运,(二)主动转运,(三)入胞和出胞,二 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耗能(ATP)的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顺着浓度差跨膜转运的方式称为单纯扩散。如O2、CO2、NH3、2、
3、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易化扩散。类型:以载体为中介以通道为中介,(一)被动转运,以通道为中介如Na+,K+,Ca2+特点:转运速率高;选择性;门控特性(电压门控、化学门控、机械门控);,以载体为中介如葡萄糖,氨基酸特点:高度的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抑制作用,主动转运: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需要耗能(ATP)的转运方式。钠-钾泵(ATP酶的活性),(二)主动转运,(二)主动转运,钠-钾泵、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酶的活性、作用:消耗能将膜内3Na+泵出细胞外,将膜外2K+泵入细胞内。、生理意义使细胞内高
4、钾,K+是细胞内进行代谢反应的必要条件;将Na+排出细胞,将减少水分子进入细胞,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钠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浓度差,是维持Na+-H+、Na+-K+交换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跨膜转运的动力;钠泵活动造成膜内外Na+和K+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1、入胞:是指膜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大分子营养物质、脂蛋白颗粒、细菌等 分吞噬(固体)、吞饮(液体)2、出胞:是指细胞大分子内容物排出细胞的过程。如:各种腺体的分泌活动 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原理:借助细胞膜的变形运动,(三)入胞和出胞,(三)入胞和出胞,物质跨膜转运的几种基本方
5、式,二 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小结,哪些转运方式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是何种类?,?,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作用是细胞维持正常代谢、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跨膜转运的物质应考虑:脂溶性还是水溶性?(性质)大分子还是小分子?(分子量)顺浓度差还是逆浓度差?(是否耗能)离子还是小分子?,二 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小结,体内各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伴随着电现象,即生物电。膜电位(跨膜电位):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一)静息电位(RP)与 K+平衡电位(二)动作电位(AP)与 Na+平衡电位(三)局部电位,三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2、现象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即内负外正状态)亦称为极化状态,(一)RP与 K+平衡电位,
6、1、RP概念: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部分细胞的RP值RBC(人)-10mv,心室肌-90mv,神经细胞、肌肉细胞-70mV-90mV,3、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1)细胞内外钠钾等离子不均匀,细胞内K+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多,细胞外钠、钙及氯离子多(2)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高,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随钾外流的倾向,但不能出膜,形成与钾离子隔膜相吸的极化状态。(3)K+的平衡电位 当浓度差(促进细胞内的钾外流)与电位差(阻止K+继续外流)各自作用达到相对平衡时,即形成静息电位。,1、动作电位(AP)2、刺激引起兴奋的机制3、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规律变化4、
7、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二)AP与 Na+平衡电位,(1)概念: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细胞兴奋时发生的这种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作电位。AP幅值为90-130mV,即从原来膜内为-70mV-90 mV变到+20mV+40mV 意义:细胞发生兴奋的标志。,1、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的波形特征及形成机制,二、动作电位,锋电位 上升支(去极相):由Na+迅速内流形成,是Na+的平衡电位。下降支(复极相):由K+迅速外流形成。后电位 Na+-K+泵,(3)几个概念极化:在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呈内负外正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8、超极化: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复极化: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又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反极化:膜内电位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进一步变为正值的过程,(4)动作电位的特点“全或无”现象:同一细胞上AP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可扩播性:神经纤维上扩布的动作电位称神经冲动。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的传导不因传导距离的加大而减小动作电位之后有不应期:给可兴奋细胞一次有效刺激发生兴奋后,在一定时间内该细胞失去对其他刺激的反应能力。,2、刺激引起动作电位的机制(1)细胞受到刺激时,引起局部产生去极化,达阈电位时,a通道大量开放,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2)阈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减少(指绝对值)到能使细胞膜上
9、的a通道大量开放,a大量内流时的一个临界膜电位。阈电位一般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在神经肌肉细胞,阈电位为-50-70mV,3、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规律变化 当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有效刺激后,其兴奋性会发生一次有次序的规律变化绝对不应期:在细胞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无论给予多大刺激,都不会再发生兴奋。(兴奋性=0,阈值无穷大)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个时期,此时兴奋性有所恢复,但(强度必须阈值)才能产生兴奋。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此时用(强度阈值)才能引起兴奋,3.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分 期 兴奋性 反应绝对不应期 零 对任
10、何刺激不起反应相对不应期 低于正常 对阈上刺激起反应超常期 稍高于正常 对阈下刺激可起反应低常期 稍低于正常 对阈上刺激起反应,4、动作电位的传导 细胞膜在任何一处发生兴奋,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沿细胞膜向周围扩布。这种在单一细胞上的动作电位的扩布称为传导(conduction)传导机制:局部电流,传导方式,近距离局部电流:无髓鞘N纤维或细胞膜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神经纤维的髓鞘有电绝缘性,兴奋的传布只能在相邻的两个郎飞氏结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位(反应、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只局限于受刺激局部的细胞膜,故又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机制: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少量通道开放,引起少量
11、 内流 意义:可以提高细胞膜的兴奋性。特点:(1)不是全或无的:在阈下刺激范围内,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递增;(2)电紧张传播:不能远传,只限于局部;(3)可以叠加: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三)局部电位,静息电位(概念、形成原理)动作电位(概念、形成原理和特点)局部电位(概念、特点)归纳几个常用的电生理学术语极化与反极化去极化与复极化 去极化与超极化 阈电位与阈值的关系局部电位与局部电流,三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小结,课堂思考题:1、区别:阈值与阈电位的概念2、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关系,课堂思考题:1、比较阈值和阈电位区别:前者是外加给细胞的刺激强度,后者是从细胞膜本身膜电位的数值来考虑的。但结果相
12、同:即都会产生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关系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则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则引起局部电位,可通过总和使 静息电位减小到阈电位时,细胞膜便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练习题: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糖脂 E胆固醇1、细胞膜组成中,占重量百分比最多的是2、细胞膜组成中,分子数最多的是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3、Na+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4、Na+从细胞内的出来的转运方式是5、K+从细胞内出来的转运方式是6、葡萄糖进入细胞7、O2进入细胞,8、可兴奋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其膜电位的状态是()A 除极化 B 超极化 C 极化 D复极化9、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本质是(
13、)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10、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超射值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A 等于零 B 无限大 C 高于正常 D 低于正常12、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超射 E超极化13蛙的脊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为2ms,理论上每秒钟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量不可能超过()A.200次 B.300次 C.400次 D.500次,14.参与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离子是()A、K+B、Na+C、Ca2+D、Cl-填空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分为、和 等5种。2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 门控通道、门控通道和 门控通道。3可兴奋组织安静时在膜两侧存在 电位,受刺激时产生 电位。4动作电位时程大体分为两个时相,和。5局部兴奋的特点是、和。,名词解释,受体、单纯扩散、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兴奋、兴奋性、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冲动、阈强度、阈上刺激、阈电位,课后复习题:1、试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与原理?2、试述钠-钾泵活动的意义。3、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4、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特点和意义。5、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及兴奋传导的机制。6、细胞发生兴奋后,兴奋性有何规律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