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439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 刘永和,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真理需要智慧 真理需要信念 真理需要坚持 教育真理需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李岚清语)教育发展、教育创新、教育服务(二十一世纪教育三大主题)的完成必须依赖于教育科研。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趋势。,宏观层面:为什么要教育科研中观层面:怎样做课题研究微观层面:怎样撰写教育论文,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1.什么是“教育”?2.什么是“教育科研”?3.解决当前教育的三大矛盾4.反思四大教育改革,1.什么是“教育”?

2、,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学基础),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2.什么是“教育科研”?,研究教育科学(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科学研究教育(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3.解决当前教育的三大矛盾,教育的选拔与教育的发展的矛盾 昨天、今天、明天教育自身矛盾 教师着眼点与学生着眼点的矛盾,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4.反思四大教育改革,(1)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4.反思四大教育改革,(2)关于教育手段的改革 先进与落后,好与坏 手段与目的,形式

3、与内容 教育信息技术的追问(质量提高了吗?课件必要吗?人人要用吗?),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4.反思四大教育改革,(3)关于新课程的改革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继承与改革)新课程与教育(难以承受之重)新课程理论基石需要本土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地台阶和渐进式,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4.反思四大教育改革,(4)关于素质教育的改革 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 素质教育是集合概念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人才成长“立交桥”,一、为什么要教育科研,1.课题的分类2.课题从哪里来3.课题的研究方案4.课题的研究方法,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 从课题的级别来分:国家级课题、省

4、级课题、市级课题区级课题、校级课题(五级课题)课题的级别与课题的质量 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1)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为什么?为什么要做“个人课题”?是什么?什么是“个人课题”?怎么做?怎么做“个人课题”?,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2)为什么做“个人课题”:“三项理由”对五级课题的补充(第六级课题)对“集体课题”的弥补(教师专业化)对青年教师的优待(零门槛),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3)什么是“个人课题”:“四大优势”定义: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课题(研究主体、责任主体、利益主体)相对于“集体课题”优势:选题的针对性、方

5、法的灵活性、过程的自主性、成果的专业性,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4)怎样做“个人课题”:“五个阶段”找到问题 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 进行实验 经验总结,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1.课题的分类(5)“个人课题”研究案例课堂教学批评策略的研究“数学日记”的实践研究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提高语文早读效益的研究学生迷恋网络的个案研究课堂沉默的原因和对策研究,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课题来源于实践。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的真问题。,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1)从教育目标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我们教育的归宿,它对教育教

6、学具有重要的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抓住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目标,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寻找解决的办法,预示研究的结果,就可以作成研究课题。大到教育目标,小到课程目标,都应该是我们教育科研的重要对象。,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1)从教育目标入手寻找课题 从国外的教育看,瑞士的“规则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日本的“生存教育”和最近的美国的“德育”等,都是针对教育目标进行的教育。从我国的教育看,创新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2)从教育现象入

7、手寻找课题 教育现象就是我们平时教育过程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而我们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其实,凭借我们的直觉,敏捷地抓住这些教育现象,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可以把它作成研究课题。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浴身时顿悟了浮力原理。牛顿在目击苹果坠地时领悟到万有引力,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2)从教育现象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实践中的现象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却往往隐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比如:合作意识不强;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否有联系?诚信意识不够;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无关系?独立意识欠缺;“抱大的一代”是不是我们培养的结果?青少年吸烟我们能不

8、能进行心理干预?后进生转化的根本动力在哪里?学生早恋的心理因素究竟是什么?,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3)从教育方法入手寻找课题 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讲学稿”式教学法;“学生主讲”式学习法;陆一鹏校长的“考试备忘录”。,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2.课题从哪里来(4)从教育经验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结果,甚至是教育经验,还往往不是教育成果,还不能复制,不能指导面上的教育工作。对教育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深加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条捷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南京的“赏识教育”。,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3.课题方案怎么制订“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题研究上,好的课

9、题方案形成了,课题真的成功了一半。制订课题方案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过程。,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3.课题方案怎么制订 课题方案一般具有下列内容:(1)课题研究背景(2)课题研究目标和价值(3)课题界定(4)课题假设和理论依据(5)课题研究内容(6)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7)课题研究保障(8)课题研究阶段(9)课题研究成果,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1)最薄弱的研究环节是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又叫“文献法”,是一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前期准备的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教育科研最薄弱的一环。,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

10、,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2)最不被重视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对象(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目标非常明确和集中,研究非常深入和细致,最容易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最容易从典型的研究中总结出典型的经验来;又因为我们的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所以,个案研究的结果就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3)最有效而最难做的是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说,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即改变事物的本质)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3)最

11、有效而最难做的是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的假设:根据科学原理,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或研究做出理智的、假定性的回答或预测。“实验研究法”的变量:自变量、应变量、无关变量。“实验研究法”的结构: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应变量,根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研究结果。,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4)最时兴而最有用的是行动研究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对于仿效自然科学的量的研究范式(即崇尚实验控制,追求量化检测,寻求普遍性结论),有人提出了注重质的研究的“行动研究法”这。“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法,它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反思,通过计划、实施、观察

12、、反思等四个步骤,然后制订对策,指导下阶段的实践。,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4)最时兴而最有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有四个基本思想:自然情境而非实验情境才是最佳的研究情境;任何行为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研究自然情境中的问题的最好的研究者是体验到那个问题情境的参与者;适合自然环境下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量化控制,而是质的研究。“行动研究法”的通俗解释:“每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研究者。”应该说,“行动研究法”。,二、怎样做好课题研究,4.科研方法怎么选择 除了以上四种科研方法:教育调查法 教育观察法 经验总结法,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

13、,1.研究性学习2.发散性思考3.积累性写作,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1.研究性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列宁、毛泽东、江泽民都强调过。可是,我们的教师因为工作忙,时间紧,负担重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学习。于是,写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1.研究性学习(1)处处皆学问 爱迪生考助手:实验室门前有一棵什么树?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几种很好的学习途径:报刊杂志(剪贴、摘抄)、科研书籍(写笔记)、学术报告(借专家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网上科研(搜索、下载)。,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1.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 教师尤其需要研究性学习。如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变

14、化增加了“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教育途径上增加了“社会实践”,教育目标中增加了“美”育等。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素质教育的目标。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没有别的目的。,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1.研究性学习(3)学习型组织“十六大”提出要建“学习型社会”,南京市提出要建“学习型城市”,学校尤其需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文化:学习力文化、创新文化、速度文化、反思文化、快乐文化(五种文化带你进入新境界),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2.发散性思考“思考”是什么?是智慧的火花(本质);是成功的阶梯(作用);“多想出智慧”(毛泽东语);“思考就是研究”(刘永和以为

15、);“发散性思考”,更是一种研究。,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2.发散性思考(1)深入性思考 指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达到事物的内部或中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操作方式就是接连地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叫“打破沙锅璺(问)到底。”有两个要点:一是追问原因,二是追问到底。教育现象(为什么?)找到第一层原因(为什么?)找到第二层原因(为什么?)找到第三层原因 比如:德育低效;比如:学生不愿意参加公益性劳动。,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2.发散性思考(2)缜密性思考 缜密性思考的特征是周密性和细致性,强调思考的完整和周密。对于思考的对象,无论是一个事物的若干方面,还是一种现象的诸多原因,还是一种结

16、果的许多可能,要求一个不漏地找出来。操作方式是多问几个“还有什么”。要点是穷尽一切可能。教育现象什么原因?找到原因之一还有什么?找到原因之二还有什么?找到原因之三 比如:德育低效。,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2.发散性思考(3)怀疑性思考 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一个盲从的教师教不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操作方式是:问“真的是这样吗?”关于“潦清的河水”关于“减负”,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2.发散性思考(4)迁移性思考 是指思维信息从甲事物迁移至乙事物,也就是从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迁移性思考操作方式:从“不也可以这样吗”引入。教育现象(甲)不也可以这样吗?教育现象(乙)。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人为我用,三、

17、怎样撰写教育论文,3.积累性写作“文章是写出来的”,这是一句简单明了又深刻复杂的话。写,是一种深入的思考、周密的计划、经验的提升;写,是一种复杂的研究过程。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感受、记录自己思路开始,把这一颗颗的珍珠用教育理论的线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3.积累性写作 一要“新”论文要写在别人的前头,写在别人后面的文章是无效的,这是时间的“新”。素质教育写的人很多,写出来的书也很多,没有新的观点,就不用写了。课程改革正在实验阶段,正是研究的焦点,应该深入研究,积极写作。论文要写得和别人不一样,写得和别人的一

18、样是无用的,这是内容的“新”。劳动节忧劳动课作者想的就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还赶上了“劳动节”。,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3.积累性写作 二要“小”教师写论文和教授写论文不一样,我以为,一线教师写论文角度要小。先小后大,以小见大。论“素质教育”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论“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3.积累性写作 三要“清”作者思路要“清”,文章层次要“清”。谈教育的“一切”谈创造性的培养 论教学的三种境界,三、怎样撰写教育论文,3.积累性写作 四要“巧”“无巧不成书”,无巧也不成文。别人想不到的,别人不敢想的,你想到了,这就是创造。模仿是创新

19、的起点“教教科书”和“用教科书教”心教重于身教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结束语,教师的竞争已经为期不远。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那么,你就必须选择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领先一步,胜人一筹”。,结束语,我和小鸟、铃铛 金子美铃 日本虽然我伸开双臂,也不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但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欢快地奔跑。虽然我晃动身体,也不能像铃铛那样发出美妙的声音,但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唱好多好听的歌。铃铛、小鸟、还有我,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最后一句也译作“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金子美铃,19031930,日本童谣诗人),感谢!,主讲:刘永和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主页:博客:.微博:新浪“南京刘永和”: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