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9681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9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2,港口的功能,运输功能港口基本任务就是迅速、安全、优质、价廉地将抵达港口的货物通过装卸作业等过程运送出港。仓储功能港口已成为综合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货物在港口储存,既可不间断地供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和调剂货物余缺的目的。贸易功能主要是转口贸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港口的中转运输。商业功能作为航运与贸易的辅助功能如代理、保险、金融、通讯、航运交易等业务和功能的开发和发展,加快了港口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以装卸为主的港口发展成了多功能,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系统。,3,港口的主要设施,港口水域港口水域是供船舶进出港,以及在港口运转、锚泊和装卸作业使用的。因此要求它有

2、足够的深度和面积,水面基本平静,流速和缓,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技术操作。港口的水域包括港池、航道与锚地。港池:指码头附近的水域,供船舶靠离岸操作,要保持足够的水深、宽广的水域。航道:指船舶进出港通道,需有足够的水深与宽度(通航船舶宽度的5-8倍),弯曲度不能过大(转弯半径应不小于通航船舶总长的35倍)。锚地:供船舶抛锚候潮、等候泊位、办理手续、接受船舶检查或过驳装卸等停泊的水域,要求有足够的水深、水域,水底为平坦的沙土或亚泥土,4,5,港口的主要设施(cont.),港口陆域港口陆域必须有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以便布置各种设施和设备。码头:港口水域和陆域的交接线,供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以长度

3、和泊位数表示。仓库与堆场:供货物在装船前或卸船后存放。港口铁路与道路:主要供货物进出港口之用。港口装卸机械:是港口完成货物装卸的设备,专业化程度较高。辅助生产设施:给水、排水系统,输电、配电系统,燃料供应站,工作船基地,各种办公用房,维修工程队和船舶修理站等。,6,港口的经营性设施,港口码头提供货物装卸、存储等生产经营及其有关服务的设施,主要分为装卸生产设施和货物仓储设施等。装卸设施。装卸设施主要是指港口为船舶、车辆装卸货物和港区内货物搬运所用的装卸、搬运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的种类和数量根据港口所要装卸的货物种类、吞吐能力和装卸工艺确定。港口装卸机械设备是港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起重机械、

4、搬运机械、输送机械以及各类装卸专用机械等。港口库场。港口库场是港区仓库、货棚、堆场的统称,为货物在装船前卸船后提供短期存放的港口设施。它是由仓库和堆场两部分构成。港口库场是货物的主要集散场所,在货物装卸转运过程中起储备、调剂、整理和缓冲的作用。仓库主要用于存放不宜日晒雨淋的货物和易于散失的贵重货物,它可分为前方仓库和后方仓库,前方仓库用于短期存放货物,以达到加快车、船、货周转为目的;后方仓库可供货物较长时间储存,以服务于货主储存待机的目的。货场主要用于存放不怕雨淋、日晒和气温变化影响的货物。货棚是指仅有棚顶遮盖而四面无掩蔽的堆场,供临时堆放不宜日晒雨淋的货物。,7,航运生产过程概述,航运生产过

5、程包括:船舶装卸前的准备工作;船舶在发货港装货;船舶载货从发货港航行至目的港;船舶在目的港卸货等。船舶每完成一次货物运输任务都必须重复这些作业,称为一个生产周期。每一航次时间分为三部分:基本作业时间,包括装货、卸货、航行等直接从事运输的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包括装卸前的准备、编制货物积载图,开闭舱盖、办理文件以及拖顶船队编解队等作业时间;服务作业时间,包括燃料、物料、淡水、食品及备品供应等作业时间。,8,船舶运行组织形式,航线形式:指在固定港口之间,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选配适合具体条件、性能接近的一定数量的船舶,并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船舶运行活动。航次形式: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定的出发港和目的港

6、,船舶仅为完成某一次运输任务、按照预先安排的航次计划运行。船舶运行组织特点货船运行组织特点:操纵性能好、抗风浪性能好、航速较高、运行组织简单、停泊时间内动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对航道水深度要求高。(泊)船队运行组织特点:因载货部分和动力部分可以分开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吃水受到限制的航道仍有较大的载货能力、航速较低、抗风浪能力差、船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较差、组织管理较货船复杂。,9,船舶配载与积载,船舶配载为船舶的具体航次选配货载,即根据货物托运计划,对船舶的具体航次确定应装运的货物品种、数量及体积。船舶积载对货物在船上的配置与堆装方式作出合理的安排,即在配载的基础上根据装货清单确定货

7、物在各货舱、各层舱配装的品种、数量与堆码位置及正确的堆装工艺。,10,港口生产过程组织,港口生产过程组织主要包括船舶装卸作业组织装卸作业线组织,11,船舶在港作业组织,船舶在港作业过程船舶在港作业过程包括联检(对外轮)、锚地等泊、引船人港、靠泊、卸货、移泊、装货、各种辅助作业及各种技术作业、燃料供应、办理货运文件、办理离港手续、引船出港等。船舶在港作业组织港口生产组织包括船舶作业组织、铁路作业组织、场库作业组织、驳船作业组织、车船直取换装作业组织等。,12,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应研究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其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合理布置。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不仅要在空间上保证各港区各码

8、头的任务和能力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在时间上必须保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工序的紧密衔接。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保证。,13,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的主要任务,保持港口畅通,加速车、船、货的周转。保证按期、按时、安全优质地完成车、船装卸任务,特别是重点船和货的装卸。充分合理运用港口能力和一切技术手段,完成生产任务,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与港口生产过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部门(铁路、航运、外贸、货主等)之间的组织配合与全面协作。,14,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使整个生产过程和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保证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多快好省地完成港口生产任务,

9、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在具体组织港口生产过程时,要做到: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保证生产过程的协调性(或比例性)。保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任务与能力在时空的均衡)。保证生产过程的经济性。,15,我国港口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船舶管理火车管理货源管理装卸作业管理货物仓储管理财务结算管理,16,船舶管理流程,船舶管理流程主要是指对船舶从预报抵港开始,直到船舶离港各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可以分为预报抵港装卸作业离港,17,船舶管理流程(cont.),内容包括船舶资料信息航次载货及来往港信息船舶在港靠泊情况船舶在港各种停时动态信息船舶作业开完工时间等。,18,火车管理流程,火车管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铁路部门的火车

10、抵港预报和作业现场提供的现场作业情况报告等途径来获取。管理的流程从预报抵港开始,直到火车离港各种动态的管理。,19,货源管理流程,货源管理是港口一切工作的源头,也是港口间相互竞争最激烈的部分,货源的竞争实质是服务、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我国港口目前货源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渔猎式”“培育式”“牵手式”,20,货源管理方式,“渔猎式”开发新的货源、货主时是有效的,通过业务人员收集市场信息、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去发现潜在的新货主、新货源。捷足先登,争取货源。“培育式”依托港口城市的功能或港口周边的交易中心等来培育自己的长期货源和货主,给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真心维护货主的

11、利益,争取实现双赢。“牵手式”与大的原材料需求厂家或大的产品供应厂家建立具有一定纽带关系的实体或股份公司,或者通过建立业主码头、租赁仓库、修建专用道路、专用铁路等手段,把他们拉到港口的生产经营中来,与他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牵手式是近年新兴港口普遍采用的形式,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更多的港口企业向这一方向转变。,21,装卸作业管理流程,港口装卸作业生产是港口企业的主要业务,企业的体制、组织结构、人员分布、机械、仓库、堆场、道路以及一些后勤服务单位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配置和设置的。是港口企业的中心工作。,22,装卸作业管理流程,港口企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代港口作业专业化、机械大型化

12、、分工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等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以下诸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提高效率。装卸派工流程信息反馈渠道作业考核方法统计分析工具,23,货物仓储管理流程,货物仓储管理流程主要是指对进口货物或待出口货物从第一次入库、指定堆存位置、卸货理货、存储保管到货物出库全过程的货物和帐目管理。,24,财务结算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机制的差别造成各港口在财务结算管理流程上的差别,根据港口对基层单位成本和利润不同的控制形式,可分为集中控制型和分散授权型两种。集中控制型将财务结算的收款业务划归港口当局统一管理,依据收款的比例向下属的装卸公司划拨成本和其他费用。加强了港口对货物装卸的管理

13、和对下属装卸公司的控制但限制了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分散授权型港口当局授权装卸公司经营港口的部分码头、库场和其他装卸设施,财务结算的全部过程由他们自主决定,各装卸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港口当局上缴利润。能够充分调动装卸公司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展港口装卸生产。缺点是各公司间难以保持平衡。,25,港口的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由于历史的演变、装卸货物种类的变化、货物包装的改进和装卸工艺的发展,造成港口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加之各港口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思想和意识的差异,使得各港口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千姿百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装卸工艺的改进和各种新型管理工具的出现,进行生产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一定会发生的,各港口管理机制向着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发展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