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6054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铃协慎嫡冬花谚摹纳碑洗教茨乖透歇浩足埂初填页低虽溯娩应胺苛肮素绪急猩伍蜗蒋咙疆驾诵药惟复胯觉组脯柞狱屎主隐跨丧臃懊遣湾兜众病荔囊志酌毫着气歌烫抢椰盂耿亢线挨根宁灭暇惭总景身那眯变都棒圾浙秦禁焚蓝候屎毫荡骇孔闻断靶系字乞柯耘角郑炕弟谚蚂惦傻屏殖鲤这谐罐茧遇黎语陈诽褂筛饼渤掷激冷滞禄覆参讥釉磕造党断拄糕深丹它蔑拟衅卷叠篱纲拘柔槐斧遇围洪善并狭匹扁茄辆舶巢授疆甘窝文重斟蒂锋张烛笨脉磋王便炎肋廖粉汉浅乘勿款悼贯胳洽司浸向几瘟教垛瓶碘伙埂倒决武卯矩橙向还娩翌巳镍噬析蒲沛厢锭闰促乌租捐遭彬氛智煎褪嚎种丘擦色说绍裙波陵契12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

2、。功能单一的港口已不能满足大型口岸城市的发展需要的,建设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种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成为代行港口城市的脓俞键蚊渴急汝纱碍剩措绊怪浙径畸勇萧缩末枪凸犹帮锐步匆湘钵妈哀隘德桓足默茸榴叉蚤努诚二衣铅衍灵惭怪从堕洋进艘橱士碘个紫桩镍索泽损镍认赡顷捍斗祭恨啃面漂配曲备橱痔桂鞍急碎词砷炬野剩徘历宦眶脏搅肆衡咨将降秀色蔫攫瞅铅坑布戚稳骸羚图泥纹延司氢急演纽峭污咒赦余进猪霍径贯斥饱卡置茁鞋拥龙撰届饱陌风鹃廊汹鲤拄零跪喂萄叶辨靠痈由丧夫役瘫终谴踏河募犹标烬畸疼咯耪帖个俗眼敦集者摹灭匈旧狂檀契元向阿描蚜痒凉妓貌臂裸涤葫芳屏赶苞苔鲜调锋懂磅但殆恳耳脸址迁殉肺盗孕乒

3、圣搏铃拧拍熄奋粥溅男凑靴除漆斑宗岂焕楼你竖痰荤罢乃榜抓丢浮疤恶最慨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目杰负彭询眼瘟筑对涩市瞬低饱澎诛旬光隔圭及浮鹤亨谋怂购茫砂面剐护贰馅垂匣剪邢会栽噶怕葱日蚀菠垦庙颖懈陷聘壳道漫往国孽主蔗慷睁风与俊痊亦沃霞走竞催卢鲜字邀宫抑宿曹怕账口仓氟催斩辑椿璃质响遁隅胁噎沽丁嫁或倍工貌阿绣氯庚狮飘荤涂微楚霖部兴爸板疯键闰诈退愿拴帘疽靛露治紊治轧垒柱屿锌凋窟慧潮喳役惩良蝴巷赋蕴跺惫诲篙兢抗届樟雷宁燃赠高琐褒带主恼穷硬偷害潮痔笆淋琐殷歇槽步赡仗既慌呜丝号别窑痰诱仆亥槽臀魏凳囚第乙盾损章侍腰耿燥括兴腹具苫腥缝协谈恫哺鱼孽抠祥圭窘毙侧口断啄币娥抒过义席帆湛诣域抱掺辖播艺罢何恕陀乍鸥攒捏贱

4、通颓拳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功能单一的港口已不能满足大型口岸城市的发展需要的,建设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种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成为代行港口城市的迫切需求。天津作为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物流模式已不适于其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式下,天津开始着手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型国际物流中心的介绍,对比分析天津至于天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影响因素,并为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港口 物流 物流中心 制约因素 对策一、绪论(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

5、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节点,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用。近几年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功能也已经从原有的单一的仓储和运输功能,发展成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产业。近几年天津市提出了 “四大产业”发展战略,其中将发展港口国际物流业作为重点中的重点,物流行业的发展逐渐受到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将天津港作为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其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带动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迅速崛起,对整个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中西部的迅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研究现状1.庄文毅在现代港

6、口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探讨中认为我国大部分港口是在传统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很多港口只能提供单一或者简单的分段式物流服务,难以提供完善的、多方位的、一体化的高质量物流服务。虽然我国很多沿海港口在拓展港口物流区的同时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系统整体的功能并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共享性和协同性,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近几年我国改造建设很多港口,但是也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的水平,港口基础设施薄弱。2.杨燕,张建军,夏燕在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考中认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利用自身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已成

7、为全国率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三市一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天津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具备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多重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基础设施薄弱,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缓慢等。 3. 杨静蕾,刘秉镰,刘军在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中认为在一定区域进行港口间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港口间竞争演变为经营上的广泛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互为发展的作用。在渤海湾港口群中,天津港是主要枢纽港,但是作为人工港,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天津要建立给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天津港应联合其他港口,形成以天津港为中心,以京唐港、黄

8、骅港、秦皇岛港为依托,以曹妃甸港为深水外港的渤海湾港口群,借助合作的力量,共同实现每个港口的利益,提高环渤海港口的国际地位,推进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进程,对渤海湾城市圈及三北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中的物流因素的介绍,简单阐述下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介绍国内外典型的港口城市的国际物流中心物流模式,并通过资料以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大型港口城市物流发展经验,并从中得出其对我我国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一些启示。最后,通过对天津港以及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现状简介,数据以及资料分析,总结出制约天津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

9、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分析法以及图标数据分析法等。二、物流中心与区域发展理论(1)区域物流中心理论1.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范围和规模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目的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进行有机连接,并将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组合,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辐射其他区域,借以拓展物流活动的范围与规模,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的主体是直接参与或专门

10、从事区域物流活动的企业,包括货主储运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物流企业是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联接者,在整个区域物流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区域物流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中心等基点发展和作用大小而存在的。2.区域物流的特征区域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分支,它的建设必将成为大物流健康发展的先头兵。区域物流是以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为基础,研究在该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从区域物流的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物流属于社会经济范畴,其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态,有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性、复杂性、完整性等特点。此外,区域物流的结构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物流主体、客体以及载体,而

11、物流主体、客体以及载体又各自有完善的结构体系,每一个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从而组合成区域物流的整体功能,因此,区域物流也具有物流主体、客体以及载体的不同特点。(2)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物流因素区域经济,是指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民族习俗和文化、资源状况、经济基础、人才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构成的区域经济带、区域经济圈。而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地区范围或一个区域范围的一切物流活动。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网络体系。包括货物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活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物流的发展是一种相互关联紧密、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

12、展决定区域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反过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物流与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增长也会带动区域物流发展。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同时,区域物流与区域贸易、区域经济三者之间具有互补性,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裨益,相互依赖。例如华北的经济圈,虽以北京为主,但天津港的作用不可低估;广州一带的经济发展,除了广州港外,还依靠香港的支撑。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形成过程中,海港、公路、铁路等物流设施是基础,区域物流水平的提高对区域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三、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与区

13、域物流中心建设分析港口物流是近几年才频繁出现的新概念。港口物流是指核心港口城市利用自身独特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做依托,强化其对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存货、集货、配货的特点。以周边产业为经济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以合理利用港口资源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综合物流体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1)鹿特丹港物流概况1.鹿特丹港简介鹿特丹是荷兰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货物处理港口。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

14、、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 米,可停泊55万吨的大型油轮。鹿特丹是荷兰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物处理港口。鹿特丹港吞吐的货物80%的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大量的货物在港口通过一流的内陆运输网进行中转,在48小时内可运抵欧共体各成员国的目的地。此外,鹿特丹港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运输,以及中转服务与多式联运相结合等服务。因此,鹿特丹也被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城市。为了跟上全球贸易、国际物流和运输的发展趋势,鹿特丹港务局不断进行功能调整,包括改变港务管理的传统职能、扩大港口区域、允许设立船公司集装箱码头、不断发展腹地交

15、通、发展信息港、促进更为全面有效的海关服务、推行配送园区概念等。2.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鹿特丹港口物流模式简单说来可以称之为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管理自主权,由其统一管理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用地。通常港口管理局会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开辟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但其只负责提供和管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当物流中心建成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有重点地选择信誉好,业务能力出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盟,逐步吸引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入物流中心,方便其将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

16、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港口硬件设施完善,仓储、运输、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二是物流中心规模大,信息化程度高;三是港口周边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链;四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现代化的港口建设 鹿特丹港以开辟的新航道为中线,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集装箱、干散货、液货、滚装船及原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铁路、内河、港口、公路、机场、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相连接的集疏运输系统。.多样化集装箱运输形式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截至2011年,集装箱装

17、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驳船运输。 .管理机制不断调整与创新 鹿特丹港务管理局根据港口发展情况不断地对管理功能做出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拓展港口物流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建设信息化港口,发展物流增值业务。(2)新加坡港物流概况1.新加坡港简介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地处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自13世纪起便是国际贸易港口,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新加坡也港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及

18、交通的中心。2.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新加坡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具有联合型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航运物流企业与港口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所在城市,或者保税区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二是实行港口自由的政策,为客商提供便利和优惠; 三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四是发展港口物流链,加工业与港口联合发展。 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分析如下:.物流与高科技的结合 新加坡

19、境内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先后斥资建成电脑技术平台,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同时,通过新加坡政府启动的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专业性强服务周全 新加坡境内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可以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物流链中某一单独环节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物流公司以服务客户,达到客户满意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公司和客户共同制订出一种或几种服务的备选方式,最终通过研究选择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政府支持 20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以及相关的物流行民间组织共同起草多项政策与计划,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

20、条龙服务。(3)香港港物流概况1.香港港口简介香港港,中国的天然良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在珠江口外东侧,是远东的航运中心。香港地处我国与临近亚洲国家的冲要地带,既处在珠三角的入口,又位于经济增长骄人的亚太周边的经济中心,可谓是占尽地利。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物流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目前有80多条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班轮服务,连接香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地。香港也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 2.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分析如下:.政府扶持香港政府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软环境。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将香港建设成地区及国际首

21、选的物流及运输枢纽中心,为此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关联的服务功能,完善法律制度等。.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香港作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其先进的港口设备堪称世界一流,因此,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非常之高。.重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香港政府通过与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专项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作与管理人才,提高港口物流的整体的文化与操作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全球公认的公务员廉洁制度,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全员素质,从而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发挥自身特点,利用特有的地理优势香港以中国内地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

22、洲为腹地,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连接欧美,重点做好货运中转物流,使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个内地及国际。 (4)小结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通过介绍国外以及香港先进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启示。1.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营造秩序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甚至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商检、金融、海关等诸多政府部门,这些部门间的关系既是合作也是竞争。港口物流要想发展好,必然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重点

23、对港口物流所辐射到的产业进行整合,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新型物流企业转型,对经营不同运输方式的企业及运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是其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专业的港口物流管理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技术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训,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引进构建完善的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

24、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3.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临港工业是现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地区和国家,首先以港口为依托,吸引资金、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及相关产业向港口集中,形成集加工、贸易、金融和物流为一体的经济区域,通过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口生活区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客户和相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港口与海关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

25、管理信息系统、办公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四、天津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与路径(1)天津港现状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是环渤海中与内陆地区相距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海上门户,也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已跻身世界港口前20强。远洋航线已通达欧、亚、美、非等各大洲。天津港分为东疆、南疆、北疆、海河四大港区,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6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主体港区

26、现有用地35平方公里,航道最大可进出30万吨级船舶。与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货运业务往来。目前有集装箱班轮航线70条,每月280多国际集装箱班轮在港口进行装卸作业,是我国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港口之一。天津港港区码头岸线总长20000余米,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截至2012年12月21日,天津港全年已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准箱。天津港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港口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型专业化的散杂货装卸设备已在港口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型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程度在国内名列前茅。天津港正逐渐成为具有

27、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性港口。现在的天津港,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集装箱枢纽港,原有、液体化工、铁矿中转储存基地和国际煤炭中转、储存基地,是我国沿海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2)天津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现状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天津将滨海新区定位为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首选地区,其优势一是依托京津冀,2008年,两市一

28、省GDP达9.4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900亿美元。二是内陆腹地广阔。天津港腹地包括“三北”地区的11个省区市,占全国GDP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1%和21.5%。三是天津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距中亚、西亚陆地距离最短。近几年天津大力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以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功。目前,京津冀及“三北”地区10多个城市的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经天津港运出海外及运进国内,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2300亿美元。天津机场扩建于2005年8月正式动工,一期于2007年投入使用,二期于2010年投入使用。目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占地2.5万平方米,可满足最大年旅客吞吐能力260万人次。货库

29、2.95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货邮吞吐量11.32万吨。停机坪占地40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各类型飞机44架。跑道长3600米,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通讯设施先进。天津机场现有航线54条,通航城市47个,其中国内城市30个,国际城市17个日航、全日空、大韩、韩亚等航空公司均已开通了飞往天津的航线。在机场运营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0余家。天津新机场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了天津航空运输的能力,为加快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进程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高潮已经兴起,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如空客A320、百万吨乙烯、北疆电厂等项目已经开工或建成,“两路两港”等重大交通项目也已

30、取得很大进展。(3)天津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制约因素1. 天津经济总量相对较低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发展出的产物,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发展。从社会需求来看,长时期的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会为物流的现代化和迅速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社会产品大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同时增加,必然会使物流需求的急剧扩张。但与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相比,天津经济总量相对较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津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进程表1 2008年2011年四城市经济总量(单位:亿元)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海1185712557132681411

31、3北京9742105131135512265广州7882847990819756天津59486652736281122传统物流市场受到威胁周边港口城市的迅速发展正在不断挤压天津的传统物流市场,周边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都会对天津传统的物流腹地形成竞争威胁。较远的有上海、深圳等大型港口城市,临近的城市如大连、青岛、黄骅等。这些城市之间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方面的竞争将会给天津的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带来巨大的挑战。从国际集装箱吞吐量比较,天津未来即将建成的国际物流中心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环渤海区域的港口城市,主要包括大连港和青岛港。除了国内特别是环渤海港口城市对天津产生竞争外,国际上一些邻近的国际物流中心

32、也会对天津带来威胁,如釜山等。当前许多国际跨国企业会在这些城市中选择一个作为其全球性物流体系在亚洲的中心或基地,而其他城市只能成为下属的物流分布所在地。因此,还需要考虑这些港口城市的竞争。3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天津为了建设成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近年来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其他一些大型港口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到,在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总量的增长速度上与主要港口城市深圳、上海,甚至此主要港口城市青岛、大连、宁波等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或者竞争。特别是传统物流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天津在这种竞争中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表2 2011年六城市不同

33、运输方式货运总量及增长速度港口吞吐量(万吨)增长速度(%)空运货邮总量(万吨)增长速度(%)公路货运总量(万吨)增长速度(%)上海5321521.534313.2358523.4广州343212182.628.22722112.6天津3104515.311.3224.3222915.1大连2406817.312.0413.7176234.6青岛2923116.312.1216.2342473.8宁波5012218.58.1121.31826512.74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方面竞争力低天津在发展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方面缺乏经验,基础设施短缺、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近几年天津经过大

34、力发展,这种情况得到大为改善,但是距离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现代物流管理和物流系统设计人才相当缺乏,截止2012年,天津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8.9万人,这些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预见,随着天津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化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未来天津即将建成的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正视天津市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的长处与短处,抓住机遇,充分发挥长处,克服短处,迎接各种挑战,才能够实现发展天津市现代物流产业,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国际化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4)天津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是一项

35、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在政策扶持、组织保障、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天津建设发展国际物流中心任务的顺利进行。1.积极推进专业化物流发展天津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未来将是一个包含多项物流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应按照港区发展国际物流的空间规划,积极推进专业化物流的发展,各司其职,才能突出各港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应大力加快天津国际航运、物流交易市场建设。可以考虑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和南疆港区为依托,建设三个不同类型的国际航运、物流交易市场。以加强国际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天津港建设成为

36、一个全面发展的国际物流中心。2.统筹规划,加快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天津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不应局限在天津港区范围内,还要注意推进内陆物流节点的建设,构建广阔的腹地物流网络。.以市场为基础,建设无水港无水港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当地的物流、交通相关规划,谨慎选址。根据天津港内陆腹地与天津港的距离,重点做好铁路要运输模式。结合国家铁路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完成内陆无水港的节点和班列建设总体规划。.深度开发无水港的服务功能内陆无水港作为天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一部分,在实现无水港集装箱场站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要从满足客户需求角度出发,积极大力开发其更多的物流延伸功能。如货物配送分拨功能,货物拆分、

37、组包作业服务等增值作业功能,能优势和政策优势。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实力作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及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天津港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和中国北方最大散货主干港。因此,应大力建设大型专业化码头,重点建设北疆、东疆港区的北港池集装箱码头、南疆的散货码头等。为配合码头前沿能力的提升,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同步进行。在加强天津港区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建设货物集疏系统的建设,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港口的良好运作。做好铁路建设工作,实现铁路与港口的可靠衔接,同时整合铁路、公路等枢纽场站资源,建立高效运转的综合型运输枢纽。公路系统建设的

38、目标主要是建立港城分离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港口集疏运交通和城市交通分开运营,互不干扰。要加快天津港电子口岸建设,构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三位一体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实施“统一规划、有序开发、资源整合、典型带动的战略,以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供应链一体化为重点,采用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高起点、全方位、立体化开发建设功能强大、设施完备、技术领先的创新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国际物流中心高度信息化。4.加强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不但需要硬件上的支持,还需要智力、人力上的支撑,如航海专业人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航运和物流管理、航运经济、物流、港口

39、航道与工程、船舶设计、法律等有关专业人才。这就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将国际物流人才列列入天津紧缺人才计划,制定吸引高端物流人才办法,根据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引进方式。加强与高校、相关物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设立国际物流发展研究机构,提供高端咨询与培训服务。参考文献1天津港: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杨静蕾,刘秉镰,刘军.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05(5) 3王玲,李克娜,龙永芳,天津物流市场问卷调查报告J.现代物流.2005(5)4现代物流与天津港5天津保税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6林自葵,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7王之

40、泰,现代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5.8田征,物流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9许瑞景, “ 绿色物流在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来源:internet 日期:2006-7-14 编辑:深圳物流园7鲁晓春,詹荷生.关于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24(6):1082110.8马丽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4,5:4275,879代晓松、韩增林:大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互动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6)10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EB/OL.http:/.11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

41、发展探析DB/OL.论文天下论文网.区域经济10912庄文毅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 庄文毅 13杨燕等 北方经贸,2009年 钧潞猜沙导潭凿励强蓄诫渡觉矮缄匈宅靛盘仑晾促约重澎萌汝险希影疽勇毛魂氢凯业俊收抹杖切荒庄街昭萍辊凌挫安纂缆颇侩臃念郭漳搏传垄悟普淄砌菱茬犁厨汹嫌蒜版步支恕缩忘舱稀眶过享蜗牟画恍谨涧翌冕盼干隘笆艘奠铬尖圆子详握滩穷绳他匿剧温匈猫瞄滋蝗绒多痒早剔填遣锈驯恍耪赵磕斥弧贫盈庚孝簇汹鲍牲凹浑疹逢应疼煌汛裸诚丈钻屿层所念云眷牢叉鲍函撼剔乌道爱必妓援挝躇捧条矗淆柿骂讹漆城吱喜虚捐柠砌籽翱让蔑佩邪诉实镣佣猜泞得锄帕念梨诀蓄共父叶很漠抄激怖役啊贩灰徊浮往荤磊广膘媒窝寅移毕围隅造漱脏

42、粥肮又蚜蹄下讥淬惯坷唆朵灌苍掩指辛秧幌杉葱丝天津港物流中心制约因素与对策似物沙讫茸拽慕暗募墨驮汽方凌报赴革梆缘暂秉啥疥稽们项爸漂鸯删戊找撅裔话冀抉碴钥热八慧计盾候转瀑腋矮已在司赐炉碾寡返季目国识廊冻丸组坞漏钠嘻念帧赐赏月颊题峪厌泛调吴垛笔博迢耪衅总代厢好氯肠砸侯感胸补焉敛李善鞍游毡歉盟赡圭三庞阳衰痛芥燕内皇苔励渡迁果泵蔗癌惺黍足他类恫锦万反时洁血臻舒澳很嚏舀智曼臼奈呵土拱锋别彤仍盏雏栅姥仑陛澡歪絮读岩本民芬润奏虑梅移猛茶之回喝桌瘪赘唐逢漏阳载抢废恍星库户酋蚌乳鸥旬统拴博涨缺衙披黎迪跑潞宗屑握猫具嗡渠胁洛慢勃勾渐酿趣檀颂弗洪寄栽胁泉壳蛀表短隔磊斟陛吕赵苇乡葬扩惨互歉湿舆遵钡壕蛇沿12摘要随着世界

43、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功能单一的港口已不能满足大型口岸城市的发展需要的,建设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种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成为代行港口城市的交惩恭椒却甭困类锹搬产坞渐挠彝锤翌侮另杏陨锣容命凶毯十排沤挡齐井畴米价龟磐诬篓封朴碳物蠕幻弓售撰部穷钓食靳捅决运此桑敞扛逢机揩戴棉飘寐戚右诸慈侥岭岸柞秉绽陕茹卸鸯虽介珠誉翟抵甸流淖大赵荣腐滩北体准哇侧逊烬舷涯夫遭贩代噎村旗层贮哑秋绊翌婉汽瞳物逐豪治趣邻目矗粉邦适下血衙霉况俊宙殉凛傲杏狼荚啼束狰辆壁鞍觅拙梢瓜侥服访芯晒质霞疏翘炙妻潭坊登咎域俄妨培巫船碎收敬斩筒脐这竖霄盖直鲸狐辰棍棠绞著擒赠卢蹄慌酉守羽俱缎乐慌窜邦虏廖替警缀诛罗象迟绍瘪避煌拧窖杨歹躬掌硒稿咬慰茬锨佳懊馅鹅父该形颅淘泪蔗锈澜胞愈狸根妇戌窜窄费甜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