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成功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成功培训).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主讲:万家富,社会心理学(2),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 第三单元 归因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单元
2、体语沟通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第二单元 婚姻 第三单元 离婚 第四单元 家庭,目 录(36课时),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待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2、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3、稳定性(一旦形成则不会轻易改变)。(二)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情感成分(在
3、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3、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的倾向性)。(三)态度与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要受情境、认知、过去的经验及行为的影响。(四)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二、态度的功能(一)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三)价值表现功能。个体通过主动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社会价值。(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
4、度来赋予其意义。三、态度的属性(一)方向(态度的指向)(二)强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三)深度(对特定态度对象卷入的水平)(四)向中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五)外显度(在行为方向及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四、态度的形成(美国凯尔曼)。态度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一)依从。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已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三)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
5、成部分。个体的态度形成,从依同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沟通消息,传递者,目标(接受者),情境,可信,意图,差距,畏惧,信念,人格,警告,分心,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霍夫兰德等人),第五节 态度,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二、态度转变影响因素(一)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2、说服的意图;3、说服者的吸引力。(二)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2、畏惧;3、信息倾向性(三)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四)情境。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受情境因素影响。1、预先警
6、告;2、分心;3、重复。,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三、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不平衡向平衡过渡。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P-O-X模型说明这个理论。(P143)(二)认知失调(费斯廷格)。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时,就会造成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个体会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来清除失调,缓解心理压力。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
7、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认知因素协调;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因素。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P(张三),O(李四),X(电影),P,P,O,O,O,O,O,P,P,P,X,X,X,X,X,平衡,不平衡,海德的P-O-X模式图(“+”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第五节 态度,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三、态度转变理论(三)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的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计算。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8、。,第五节 态度,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目前还难以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第五节“态度”习题1.态度的成分包括(ABD)。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社会评价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 多选题,第五节“态度”习题2.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ACD)阶段。A.内化B.评价C.依从D.认同 多选题,第五节“态度”习题 3.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ABC)。A.海德的平衡理论B.认知失调论C.社会交换论D.精神分析论 多选题,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指信息的
9、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二、沟通的结构。(一)信息源;(二)信息;(三)通道;(四)信息接受者;(五)反馈;(六)障碍;(七)背景。,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三、沟通的功能(一)获得信息的手段(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三)满足需要、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五)协调群体内部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四、人际沟通的分类(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二)上行沟
10、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五)现实沟通(面对面)与虚拟沟通(通过电话、QQ等沟通),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五、沟通网络(各种沟通方式组合形成沟通网络)(一)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 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五、沟通网络(各种沟通方式组合形成沟通网络)(二)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眼是心灵之窗)。愉悦瞳孔变大;厌恶瞳孔变小。(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表示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
11、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摆手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拒绝;双手外摊无可奈何;双臂外展阻拦;搔头或搔颈困惑;搓手或拽衣领紧张;拍头自责;耸肩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好 奇,探 究,做 作,激 动,羞 愧,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三、姿势与服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四、人际距离(美国霍尔 提出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四种人际距离)(一)公众距离(1225英尺=3.667.62米)(二)社交距离(412英尺=1
12、.22 3.66米)(三)个人距离(1.5 4英尺=0.46 1.22米)(二)亲密距离(018英寸=00.46米),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一)个体性;(二)直接性;(三)情感性。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也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
13、领域。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 4 个水平。(1)情趣爱好;(2)态度;(3)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如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4)隐私。,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在人际交往中会极力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或贬低。)4、平等原则(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的情感联系。
14、)五、人际关系的类型。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从竞争型;5、主从合作型;6、竞争合作型;7、主从竞争合作型;8、无规则型。,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六、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美国学者舒茨的基本人际关系理论:(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3、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根据(一)、(二),人际关系的取向有六种。(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
15、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利。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5、主动感情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6、被动感情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六、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1、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较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会出现高社会行为;如果儿童与双亲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
16、为。2、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3、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得不到双亲的爱,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出现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按吸引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爱情。二、
17、影响喜欢的因素(一)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4、年龄、经验的相似。(二)互补。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形式有三种:1、需要的互补;2、社会角色的互补;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三)外貌吸引力;(四)才能;(五)人格品质(美国 安得森认为:)。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喜爱程度最低的六个人格品质是:说谎、装假、邪恶、冷酷、不老实、令人讨厌。(六)熟悉性和邻近性,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
18、作用,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1、目标一致;2、对目标及实现途径有共识,并在合作中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2、目标是较为稀有者难得;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赢,一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4、竞争是有理性的。(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只有与自
19、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习题1.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C)。A.有无情感的交流B.有无态度的交流C.有无媒体中介D.有无言语出现 单选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习题 2.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BCD)等几种典型形式。A.单线式B.集束式C.流言式D.偶然式 多选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习题 3.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ABD)。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成就需要D.
20、情感需要 多选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习题4.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CD)。A.感情相容B.利益冲突C.合作D.竞争 多选题,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一单元 从 众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social power)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社会力量的六种来源(French和Raven/1959)强制的权力奖赏的权力(老板对下级、父母对孩子)威望的权力法定的权力参照的权力信息权力,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一单元 从 众一、从众(conformity)的概念。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
21、行为特点是:压力的真实性与虚拟性并存行为的意识层面(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性二、从众的功能使社会趋于一致(社会层面)适应社会生活(个体层面)去个体化,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一单元 从 众三、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外在行为表现与群体主流不一致。如群情激奋时,领导也受到感染,但为防止失控,领导在行为上表现很理智和冷静。)四、从众的行为原因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一单元 从 众五、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一致性凝聚力群体规模(二)个体人格因素自我评价自信心(三)情境的明确性。情境很明确,判断客观事物的标准很清晰,则从众行
22、为减少。,呈正相关,呈负相关,阿希(S.Asch,1956)的线段判断实验,标准直线,比较直线,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第七节 社会影响,阿希(S.Asch,1956)的人数情境实验,从众的比例(),3 6 9 12 15,人数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P163,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惰化一、社会促进的概念: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效绩的现象。两种效应 结
23、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二、社会惰化的概念: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三、优势反应强化对促进和惰化的理论解释(美国 扎荣克/1956年)。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熟练或简单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绩效出色;相反,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他人在场反而会对个体产生干扰,使其活动绩效降低。,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三单元
24、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一)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二)模仿的意义。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三)模仿的发展。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四)塔尔德的模仿律(塔尔德 法国社会学家/1890年)1、下降率。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3、先内后外率。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
25、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二、暗示(一)暗示的概念: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二)概念的分类:1、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3、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4、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力、地位、威望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按时效果明显;年龄越小越
26、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接受暗示。3、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是,往往容易接受暗示。,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三、社会感染(一)社会感染的概念: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二)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2、大众传媒的感染;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第七节“社会影响”习题1.从众行为的原因有(ABD)A.寻求行为参照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C.追求成就D.群体凝聚力 多选题,第七节“社会影响”习题2社会促进的效应有(AB)。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
27、情感效应D.光环效应 多选题,第七节“社会影响”习题3.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ABC)。A.模仿是学习的基础B.模仿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C.模仿可以促进群体形成D.模仿使人快乐 多选题,第七节“社会影响”习题 4.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ACD)。A.双向性B.恐惧C.爆发性D.接受的迅速性 多选题,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 爱情一、爱情的概念: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高级情感。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理性;利他性(基本倾向是奉献)二、爱情与喜欢的区别(鲁宾Z.Rubin,1970)爱情是-依恋;利他;亲密(而喜欢则大不到此程度)三、爱情
28、发展的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制度化,互惠,第一单元 爱情四、爱情的形式浪漫式好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李(J.LEE,1973),激情爱,伙伴爱,哈特菲尔德(1988),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完美爱情(亲密激情承诺),亲密(喜欢),伙伴爱(亲密承诺),浪漫爱(亲密激情),激情(迷恋),承诺(空洞爱),愚蠢爱(激情承诺),第一单元 爱情五、爱情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R.Sternberg,1988)爱是由亲密(重视彼此间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二单元 婚 姻一、婚姻的概念:
29、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二、夫妻关系的类型爱情型功利型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一体型,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三单元 离婚一、离婚的概念法学概念:是指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法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心理学概念:心理契约关系的终结,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二、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一)需求不满:自尊受损;性需求不满;感情需求不满;经济需求不满;兴趣差异。(二)价值观念不一致:人生观;世界观;宗教信仰;幸福观。(三)远离的“自我”:各趋己利;婚姻动机;分歧处
30、理;安慰功能丧失。(四)夫妻的性差异,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二单元 婚 姻三、离婚的原因:低龄结婚;未婚先孕;闪婚;父母离异史;婚前性经历;角色差异大;性不满。,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四单元 家庭一、家庭的概念: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构成。其特点是:(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2)初级社会群体;(3)人际关系最为密切、深刻。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一)家庭的结构1、结构要素(成员人数、代际层次、夫妻数量);2、结构模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如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二)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2
31、、性功能;3、生育功能;4、抚养与赡养功能;5、教育功能;6、感情交流功能;7、休闲与娱乐功能(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2、家庭成员的素质;3、人际距离,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男,女,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家庭结构模式:,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四单元 家庭三、家庭的生命周期,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习题1.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以下(ABCD)属于这四个阶段。A.取样与评估B.互惠C.承诺D.制度化 多选题,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习题2.家庭的功能包括(ABCD)。A.经济功能B.性的功能和生育功能C.教育功能D.感情交流功能 多选题,走向成功,始于足下!知道不如做到!,Thanks,WISH YOU SUCC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