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080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學應用,當教師知覺科技的使用是簡易的、有用的,使用的動機意願就會強烈。價值性、認知性、自願性、簡易性是資訊科技能否為教育者採用的原因。,本章摘要,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貳、理性行為理論參、科技接受模式 肆、科技接受模式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啟示 伍、應用資訊科技、營造優質學習情境 陸、應用實例柒、應用實例,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願景目標: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 六個構面:網路與硬體基礎建設、教材與軟體、學生、教師與學校、教育行政 城鄉均衡發展與縮短數位落差、社區與產業參與,資訊科技於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走向:一、持續不斷提昇師生資訊素養能力 二

2、、推展與應用資訊科技於學習活動中 三、校務全面行政電腦化的管理機制 四、運用教師社群建置數位化資源庫 五、建置無障礙學習環境、縮短數位落差 六、網路學習環境的普及與推廣 七、正確資訊態度、尊重資訊倫理,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貳、理性行為理論,Davis以理性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認知與感情因子與科技使用的關係,發展出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理性行為理論模型資料來源:Fishbein&Ajzen,1975,貳、理性行為理論,強調任何會影響到行為的其他外在變數,都會經由態度和主觀規範而間接影響行為認為個人是否從事某種特定行為最直接的決定

3、因素就是行為意向行為意向受行為態度、主觀準則影響,貳、理性行為理論,資訊科技入融入領域教學的啟示重點:一、重視教師正向科技信念的培養 二、激勵教師積極使用科技的動機 三、校園領導者角色扮演不容忽視,貳、理性行為理論,參、科技接受模式,Davis從科技接受度的角度為出發點來看,提出了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兩個主要的態度決定因素其主要目的在於簡化理性行為理論,分析並建立出一個有效的行為模式,科技接受模式(TAM)的理論模型,參、科技接受模式,(一)、知覺有用性 使用者主觀的認為使用某一特定科技系統,會對他的工作表現及未來有幫助(Davis,1989)(二)、知覺易用性 使用者認知到學習使用某一特定

4、科技系統的容易的程度。(Davis,1989),參、科技接受模式 信念,實際驗證(陳錕隆,2003)1.個人對新科技的使用態度會影響他的行為意向;2.影響個人對新科技的使用態度有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 兩個重要信念 3.個體認知上的有用性會影響使用態度,與行為意向。4.知覺易用性會影響個人對新科技的有用性覺察程度 5.使用者的個人變項或系統特性等外在變數會透過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信念。,參、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之修正 簡化後的TAM模型,參、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之修正特點 1.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決定了使用者行為的意向,進而再影響使用者實際使用的情形。2.在資訊

5、科技使用的歷程中,外在變項與知覺的易用性直接影響認知的有用性。不論是有用性的認知或易用性的覺察,外在變項是個重要的影響變因。3.使用者使用行為的意向決定了使用者的實際使用行為。,參、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應用 一、明瞭資訊科技的特性及其融入領域教學的模式 二、發揮巧思,營造溫馨而人性化的學習情境 三、藉由教師社群、開發建置具簡易化的網路素材 四、辦理學校本位進修研習、鼓勵師生資訊素養的持續精進 五、領導者以身作則培養師生正向積極的態度 六、藉由協同合作教學、培養教師正確認知與應用能力,肆、科技接受模式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啟示,伍、應用資訊科技、營造優質學習情境,科技的學習情境中,雖然

6、允許學生有較多的學習控制權,但相對的教師所應具有的智能是更多而非變少,其作用在使教師有能力且有效的導引學生建構知識(Clouse&Alexander,1997-98)。,陸、應用實例一鄉土教育網路教材的發展建置,一、鄉土教育的內涵二、鄉土教學的內容分析圖:鄉土教育的內容與六大議題關係圖,陸、應用實例一鄉土教育網路教材的發展建置,三、網路教材的發展 ASIA原則(孫春在,民89)(一)、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二)、模擬學習(Simulative Learning)(三)、互動學習(Interactive Learning)(四)、累積學習(Accumulative Lear

7、ning)建構網路教材流程 1.選定單元規劃綱要 2.撰寫教材內容與流程 3.媒體編輯人員的分工 4.媒體與教學內容整合 5.測試、回饋與修正 6.教材的推廣應用,四、鄉土教學網路教材的發展發展步驟 1.構思分析階段 2.腳本內容設計 3.軟體研發階段 4.系統整合階段 5.系統測試階段 6.評鑑試驗階段 7.推廣使用階段建置內容(一)、內容整體介紹(二)、主題探索學習(三)、遊戲學習配合(四)、線上測驗機制(五)、完整操作手冊,陸、應用實例一鄉土教育網路教材的發展建置,五、正確的認知與配套策略 原則(一)、組成鄉土教學之網路教材的開發團(二)、能作為線上學習,達成資源共享為主(三)、鄉土教學

8、學習活動應以多元動態為主(四)、網路素材的建置不應忽視著作權問題(五)、鄉土教學網路化素材應契合行動研究 教育行政機關配合 1.舉辦鄉土教學網路教材之多媒體製作競賽 2.教育行政機關應協調相關單位,統一建置數位化的鄉土學習活動 資料庫 3.鼓勵社區學校間形成校際開發團隊,陸、應用實例一鄉土教育網路教材的發展建置,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Johnson與Eisenberg(1996)將資訊時代公民必須具備的資訊素養稱為六大技能(Big Six Skills;簡稱為Big6)。Big6是一種資訊尋求模式,也是對資訊素養的處理途徑。在幼稚園到國小低年級階段,Eisenberg(1

9、999)另提出Super3,一、Big6技能的內涵(一)、定義問題階段(二)、資訊尋求策略階段(三)、找到與取得資訊階段(四)、利用資訊階段(五)、整合資訊階段(六)、評鑑資訊階段Super3 簡化Big6技能六個步驟成為:計畫(plan)、執行(do)與評量(review)三個步驟,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Big6技能特性 1.Big6技能是理想的將資訊與科技素養教材融入課程,是適合各領 域學科與各個年級的。2.Big6技能是適合各年齡層的。3.Big6技能是有彈性與可調適的且適合任何資訊情況。4.利用Big6技能並不是直線式的或一個步驟跟著另一個步驟。5.Big6技能對

10、資訊與科技素養課程提供寬廣與從上至下循序漸進的 結構。6.Big6技能影響批判性思考。7.Big6技能是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歷程。8.若要完成工作與解決問題,則Big6技能的每個步驟都是需要的。,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Big6技能 六大步驟,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Big6技能與資訊科技之結合 資訊技能(一)、定義階段(二)、搜尋策略(三)、找出資訊(四)、使用資訊(五)、合成資訊(六)、評鑑(七)、其他技能,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Big6技能的過程取向教學模式 一個成功的資訊問題解決必須要經歷六個階段(一)、工作的定義(二)、資訊找尋的策略(三)、找尋並獲得資訊(四)、使用資訊(五)、統整資訊(六)、評估,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柒、應用實例二Big6技能及融入主題式教學,Big6技能融入主題式學習網路化教學實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