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254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经济学13-15章.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经济学,迈入宏观,风洞里的实验,造佛与灭佛,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宏观行为经济学,迈入宏观,摩擦失业,自愿失业,人们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作而情愿呆在家中,非自愿失业,第一节“磨洋工”和失业,只需解决非自愿失业就可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工资刚性,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工资刚性,有效需求不足,国民收入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水平,非自愿失业成为一种常态,实际的情况是在商业萧条时期,当失业率上升时,辞职人数是减少的,而按照新古典主义者的推论,高失业是由于劳动者拒绝接受低于其工资要求的工作而造成的,那么辞职和失

2、业应该是同步上升的。,新古典主义者的观点,工资完全弹性,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连续出清,宏观经济学高度重视构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十分关注劳动市场,积极探讨工资刚性和失业的成因,提出独特并富有创见的劳动市场理论,代表理论:,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隐含合同是指风险中性的厂商与厌恶风险的工人之间存在的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协议隐含合同理论的关键是如何在工人和工厂之间进行风险的分担这个合同必须规定不管未来的劳动市场状况是好是坏,工厂都应保障工人的有关条款然而这类合同并没有写明上述条款,它们只是作为隐含条款存在于工人与雇主之间,因为隐含合同的履行是基于合同双方的需要和信任,一旦双

3、方中有一方不愿意提供保险保证或者不愿意长期工作,那么隐含合同也就不存在了。,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该模型认为内部员工有能力阻止雇主以低于公司内部现行工资水平的市场出清工资雇佣外部新职员洛易(1952)对一家伊利诺斯的机动船厂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内部员工建立起关于工作努力程度的集体规范,并以此排挤工作“过于努力”、产量高于“公平”标准的员工另一方面,串通一气阻挠雇主以较低的工资从外面雇佣新的员工,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该理论假设生产率受企业支付工资的影响,在此假设条件下,减少工资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而不是降低,因此,支付比市场出清工资更高的工资,劳动成本可能是最小,厂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效率

4、工资理论认为由于道德、公平、内部力量、非对称信息等原因,雇主有强烈的意愿向员工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使得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作机会受到限制,一些劳动者因此找不到工作,成为非自愿失业者。,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互惠高工资,高忠诚,公平低于“公平工资”,怠工,工资工人偷懒被抓住从而被开除的机会 成本,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观点,工作条件条件不足以解释工资的差别,工作分“好”与“坏”,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地点的差异会造成同质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异,而且工资较高的行业辞职率通常较低,失业者是指那些愿意接受但无法得到被与其具有同等能力的人把持住的工作的人非自愿失业者也可能逃避那些现有的、但报酬太

5、低或技能要求太低的工作,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关于货币政策,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关于货币政策,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关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关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不失灵,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解释,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菲力普斯斯曲线,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新古典主义的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失业率,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两种行为假设,假设一:“纯凯恩斯”的,即工人抵制、厂商很少削减名义工资,假设二:在很低的通货膨胀率下,相当数量的工人不会将通货膨

6、胀作为一个显著因素纳入工资谈判之中,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忽略通货膨胀的成本将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厂商在谈判时会考虑这一因素,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两种行为假设,假设一:“纯凯恩斯”的,即工人抵制、厂商很少削减名义工资,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两种行为假设,人们对名义工资的减少的厌恶倾向可以很好的说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通货膨胀率温和且生产力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经营好的企业经营不好的企业,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情况下,厂商则很难调整相对工资大部分公司经营状况不理想,必须削减实际工资来降低成本,第三节 菲力普斯曲

7、线与自然失业率,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两种行为假设,假设二:在很低的通货膨胀率下,相当数量的工人不会将通货膨胀作为一个显著因素纳入工资谈判之中,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忽略通货膨胀的成本将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厂商在谈判时会考虑这一因素,第四节 东西方人们的储蓄行为为什么有差异,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对储蓄行为的研究,在新古典主义者看来,储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代表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篮球运动员职业经理人,第四节 东西方人们的储蓄行为为什么有差异,宏观行为经济学对储蓄行为的研究,对于储蓄,人们心目中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函数,一个是用以决定实际储蓄量(夸期)效用函数,另一个函数则用以衡量储蓄所带来

8、的福利大小,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偏好既不稳定也不是前后一致的,因此,对于消费效用函数其贴现率不是常数,而是一个双曲线函数,见书第293页。,第四节 东西方人们的储蓄行为为什么有差异,宏观行为经济学对储蓄行为的研究,双曲线贴现率函数意味着贴现率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减:人们在面对需要即时做出牺牲而在未来获得收益的抉择时采取较高的贴现率,而如果同样的牺牲被推迟到更远的未来时人们则倾向于采用较低的贴现率泰勒等人(2000)的实验,幼稚拖延:明天与今天不同,认为自己明天会去做那些需要牺牲现实享受的事情老练拖延:明天与今天相同,提前行动,第四节 东西方人们的储蓄行为为什么有差异,东西方不同储蓄行为的比较,在中

9、国,很多人的储蓄目的除了养老、支 付意外的医疗费用以及作为子女的教育基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体会银行账户里沉甸甸的数字带来的满足感。,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们在谈到某人的财产时,往往指的就是他的存款数量的多少,而没有意识到其投资的大小、固定资产的数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人们的心理账户里面,存款所占的分量要比实际的分量重的多,第四节 东西方人们的储蓄行为为什么有差异,三者在金融市场上的分歧,宏观行为经济学的行为金融,新古典主义者的有效市场假说,总结,第十四章 风洞里的实验,第一节 可以做实验的经济学,经济学所面临的困境,被认为只能对现实中已有的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或者是建立在演绎

10、、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辨性哲学,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对现存的理论进行证伪,第一节 可以做实验的经济学,经济学呼唤实验,实验的作用是验证(推翻)已有的理论或发现新的规律,统计和计量方法会因为缺乏合适的数据而失效,如果有数据也会因非正态随机干扰造成的大偏差使分析结果失效,第一节 可以做实验的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早期的发展,18世纪30年代初见端倪1738年贝努力进行的“圣彼得堡悖论”,其涉及的是一场猜硬币的赌博,20世纪30、40年代两项最有影响的实验 一是爱德华H.张伯伦在1948年对市场行为的实验,旨在检验什么是经济理论最基础的结果。一是莫斯特勒和诺杰在1951年所进行的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偏好

11、的实验,第一节 可以做实验的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真正发展,20世纪60年代,佛农史密斯于1962年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实验性拍卖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于1965年在该刊上发表了“实验性拍卖市场与瓦尔拉斯假定”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学的实验方法才被正式赋予了新的名字实验经济学,2002年,佛农史密斯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之一,第二节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验经济学研究什么,个人决策理论中假设的检验 如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同一个决策人通常改变其风险承担态度,对非合作的博弈行为应用加以验证 如囚徒困境,对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市场理论进行验证 如双向拍卖实验,第二节

12、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验经济学基本内容,进行实验设计 基本思路:做到能控制的变量控制之(直接控制),不能 控制的变量将其随机化(间接控制)控制方法:一是力争使变量不变,二是使受控变量在两个或多个水平上,选择实验被试,确定实验条件计算机or纸、笔、黑板,第二节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验经济学基本内容,操作实验1.实验预演2.实验前准备3.规则说明,包括让试验主体签到登记4.实验后访谈了解实验主体的心理5.支付报酬,对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第二节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验经济学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实验的是有感情、有理性的人可复制性和可控性是有

13、限制的 二、社会系统内部的复杂性比较高,实验室模拟的环境和体系难免脱离实际情况,优越性 可复制性 可控制性操纵实验室条件的能力,第三节 消费行为的实验,消费者行为与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矛盾,实验一情景一:某日你的汽车被撞坏了,维修费要2000元,同日你又中了500元的彩票情景二:某日你的汽车被撞坏了,维修费要1500元,担同日你无任何意外之财问:两种情形下,你的痛苦程度哪个大?,第五节 风洞里的实验,本节介绍的七个实验按照访问法、现场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分别进行,意在检验投资者的各种心理,具体说明怎样利用实验结果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效应、对现实的判断以及相关的偏差,心理效应涉及羊群行为、从众心理、心理偏好(包括信息偏好、习惯偏好、安全偏好)、锚定心理、自负心理、损失厌恶、沉默成本谬论、禀赋效应等,第五节 风洞里的实验,实验一 一个金融分析师连续推介的几个股票随后的表现都很好,而另一个则恰恰相反,那么你会选择哪个分析师的结论作为参考?A 好的 B 不好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