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哲学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哲学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存在的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联系观点、变化发展观点、全面观点、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孤立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观点、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或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例题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多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单选
2、)A.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C.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D.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一.联系及其基本特征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 互制约、相互影响。2.联系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普遍性:第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要素或者部分第二,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通过若干“中介”而普遍联系的整体(3)多样性:直接和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本质和
3、非本质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等等(4)条件性(5)具体性,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形而上学:否认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一,相互依存第二,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的有机结合第三,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反作用于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可以对整体起决定作用,3.联系观点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对外开放、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例题:1.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
4、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单选)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2.“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单选)A.形而上学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联系的观点D.事物内部矛盾性观点 3.美国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
5、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多选)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4.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单选)A.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5、近几年,党和政府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缓解了“三农”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
6、来看,其理论依据是(单选)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C.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2007年5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石洋河流域已经严重超载,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下游民勤县的生态恶化程度已极其严峻,其湖区北部已显现“罗布泊”景象,部分居民因无法生存而沦为生态难民,远走他乡。根据材料回答下列两题 第一题:上述材料中的事实表明(单选)(1)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2)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3)任何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4)规律具有不可违抗性A、(1)(2
7、)(3)B、(1)(2)(4)C、(1)(3)(4)D、(2)(3)(4),第二题: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单选)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B、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一)相互联系必然导致或产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变化包括水平运动、下降运动和上升运动三个方向;包括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发展则是前进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质变,是飞跃、是创新、是新陈代谢(三)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第一,新事物合乎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第
8、二.新生事物适应了新的环境 第三.新生事物比旧事物优越.它克服了旧事物消极的东西,吸收其合理成份,并增加了新的内容.第四.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其支持.(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当然道路是曲折的),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命题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例题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多选)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从
9、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单选)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都作为 一个过程而存在.()世界上没有永恒长存的事物,凡是产生的一定会灭亡.()“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例题: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杰克逊在谈
10、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说:“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多选)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发展的状态或形式 1、质、量、度及其意义(1)质: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把同质事物区分开来的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的
11、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 的活动范围。A、关节点或临界点两端极限 度活动范围 度包含关节点但不等于关节点 水 0100 关节点 关节点,B、认识度的意义:第一,要掌握适度原则,反对“过之”或“不及”的错误,反对“左”和右的错误.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第二,度是事物量变和质变区分的根本标志.做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度(),例题1:“度”的概念告诉人们(多选)A.处理事情要注意把握分寸B.要避免过和不及C.做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度”D.掌握火候对事物的成败挺重要2:鲁迅在三国演义时说:“至于
12、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涵的哲理是(单选)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3: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单选)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4: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单选)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 C.质与量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关系:(1)对立:量变是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事物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是渐进性、连续性
13、变化。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性、连续性变化的中断。(2)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量变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蕴涵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哲理的命题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14、 防微杜渐,例题1:温家宝谈到有关国家宏观调控时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绝不能半途而废,当然我们将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采用经济机制的调节和经济手段的调节。”“行百里者半九十,绝不能半途而废”体现的哲理是(单选)A.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多选)A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下列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多选)A滴水穿石 B.铁杵成针C.绳锯木断 D.有无相生,前后相随4
15、:有一则箴言:“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单选)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3)意义:第一、要把远大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注意量的积累和准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第二、坏的事变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例题: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是因为(单选)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原因的作用会引
16、起结果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发展的动力或源泉(一)矛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 1、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 楚人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语法错误),2、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即联系的性质。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7、危机多难兴邦,大难兴邦“反者道之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例题1:“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单选)A.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多选)A 辩证法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对立统一观点 D折衷论观点,3城市的垃圾令人头痛。但有些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专家的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单选)
18、A事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个人的立场能决定事物的性质C人的认识决定实践的任务和发展方向D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4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多选)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2)矛盾的斗争性:相互区别、制约、排斥、分离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首先,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
19、对的。其次,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意义:其一,它要求我们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同一(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同中求异)其二,反对绝对同一和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中的“和”就是指对立面的统一.“和而不同”的“同”就是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统一.“和”承认对立和不同,也就是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和”主张对立面的统一,也就是认为多样性和差异性之间可以共生、共存、共荣、融合、协调、均衡、平衡、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利共赢。,(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使矛盾双
20、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各自得到发展,互利共赢。第三,规定着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起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及作用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或“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
21、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发展。,例题: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多选)“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多选)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存在和发
22、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3:鲶鱼效应是说一种传统的养鱼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可一旦船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单选)A、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C、矛盾的斗争性会推动事物发展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多选)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使自身得到发展
23、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关系:内因即内部矛盾,外因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意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 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等强调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外开放,争取和引进外部援助或者外部给予的援助,政策的扶持等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的作用。,例题1:我国航天领域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表明(单选)A、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
24、的根本动力B、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单选)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C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D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3: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在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
25、己去凿井。”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源泉 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意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 有其特点。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反对一刀切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6、,例题1: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单选)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2: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为两个头痛发热的州官看病,由于病因的不同,开的不同的药方是泻药和发散药,服药后病都好了。这一对症下药的典故所蕴涵的哲理是(多选)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C.从客观实际出发 D.从主观愿望出发,3下列选项体现“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哲学道理的是(单选)A失败是成功之母 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C拔苗助长 D士别三日,刮目相看,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个性比共性丰富
27、,共性比个性深刻,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2)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个性中包含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意义:这一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绝对和相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错误是割裂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试点”和“抽查”是共性和个性关系原理的运用例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体现了(单选)A、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C、矛
28、盾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的关系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有两”、“有对”、“有藕”、“一分为二”、“一物两体”、“阴阳大化”等等,(五)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在某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讲重点,关键,主要任务,首要任务,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主线,等等,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就是不要忽视次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本质、抓主流,就是抓主要方面,
29、不忽视支流,就是不忽视次要方面。,3.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例题1: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从哲学上分析,体现了(单选)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
30、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这种认识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单选)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D、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3.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做法符合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发生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多选)A全面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肯定方
31、面: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促使事物灭亡和转化的方面(1)对立:当肯定方面处在主导地位,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主导地位,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辩证法在对现在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统一: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2、辨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3)辨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则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它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意义: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看到它们值得肯定的方
32、面,又要看到它们需要否定的方面。特别是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把批判和继承、批判和吸收结合起来.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例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未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两种错误态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单选)A.辩证的否定观 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1)否定之否定在本质上是指由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的整个过程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原来的奴隶社会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汉武帝固定下来的封建制奴隶社会的分封制秦始皇的郡县制汉朝的虚爵制原来的儒家
33、法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家奉天承运奉天承运,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从内容上看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及其意义原理:A、事物发展总的方向或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添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B、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事物发展呈现出近似圆圈的周期性,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意义:理论意义:反对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
34、直线论和循环论现实意义:对于新生事物的成长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注意前进中的曲折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例题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单选)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前进道路上不会有困难A B C D,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一)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两种现象之间可以互为因果;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35、、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果异因、多因多果等)。2、意义:(1)事前估计后果,提高预见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事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利原因,实现积极结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预防震后次生灾害),(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对立:必然性:合乎规律、确定不移的趋势 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 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 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 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统一(1)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
36、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2)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意义(1)反对把一切都看作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否认必然性只承认偶然性的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唯意志论)(2)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能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要避免坏的偶然性的出现,抓住好的偶然性,即抓住机遇。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守株待兔的错误是什么?,(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对可能性的理解要区分:(1)可能和不可能(有无客观根据)(2)现
37、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当前客观条件是否充分)(3)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统计)(4)相反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2、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意义(1)立足现实,即从现实出发,从实际出发,预见可能,规划发展。(2)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好的可能成为现实。,(四)现象和本质1、对立:本质:内在的、共性、相对稳定性、理性才能把握现象:外在的、个性、活跃易变、感性可以把握2、统一: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现象是本质的,本质在表现出来”(),(五)内容和形式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2、反对不要内容,只讲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只要内容,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