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2989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新).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教学目的: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懂得怎样运用宏观调控对付通货膨胀。教学重点:失业的分类及影响;通货膨胀的衡量、分类及原因教学难点:通货膨胀的衡量及原因,2,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一、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源于供给方)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源于需求方:技术变化、消费者偏好、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3,失业的描述(续

2、),二、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稳定状态指的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自然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4,发达国家失业率比较2004-2006,5,经济危机后未来两年的失业率估计,6,美国近期失业率,2011年官方数据:,1、目前失业率高达9.1%。2、全国近1400万失业者中,约31.8%失业一年以上。(2009年仅为16%),7,发展中国家失业率比较2006-2008,印度,中国,西亚,拉丁美洲,南亚,东亚,非洲,8,中国近年的失业数据比较,2008年:官方失業率數據是4.6

3、%社科院的數據是9.4%亞洲開發銀行的失業率數據測算是34.3%2011年:官方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9,97年金融危机后,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拉动经济和治理失业,10,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自愿失业: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市场出清:市场供给=市场需求,11,失业的解释,W,W,O,W,N,N,D,S,D,S,W*,W*,NE,N*,就业,自愿失业,就业,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N1,N2,N*,W*,E,出清市场,非出清市场,12,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一、失业的影响 社会影响:威胁家庭的稳定。研究发现,

4、高失业率常常与吸毒、高离婚率以及高犯罪率和自杀联系在一起。经济影响:用机会成本概念来理解,以丧失的产量为主要尺度来计量。(如下图:),13,高失业时期的经济损失额,14,二、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实际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就将比潜在GDP低4%左右。,15,奥肯定律,引申结论: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必须让实际GDP的增

5、长快于潜在GDP的增长。,16,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据说列宁曾断言,捣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有效办法是破坏它的货币。不断地借助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而不宣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J.M.凯恩斯:我怀抱一捆钞票出去,却只买回一根油条。,17,通货膨胀的描述,一、含义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或者说,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18,中国的通货膨胀率,1978 2001,19,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主要分类)1、温和的通货膨胀 10%,物价上涨慢而稳。2、奔腾的通

6、货膨胀 10%100%。纸币大幅度贬值,人们设 法花去货币,储存商品,造成经济混乱。“跑步买米”。3、超级通货膨胀:100%。经济处于失控状态。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如德国、阿根廷、玻利维亚。,20,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二)按对价格影响差别划分 平衡、非平衡(三)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预期到的俄罗斯1992年物价的突然放开,五年内价格上涨1000倍,储蓄者遭遇不幸。,21,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案例一战后的德、匈二战后:中国、希腊、匈牙利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直接原因货币供给的超额扩张根本原因:财政破产支出剧增:战争、偿还外债正常财政收入萎缩税收、费债务融资:

7、外债或内债,22,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三个方面:A、货币数量论解释;B、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C、经济结构因素变动角度解释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四、结构性通货膨胀五、通货膨胀的持续,23,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理论基础:交易方程式其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P的变化即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2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emand-pulling),1、含义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8、2、形成过程:(1)瓶颈式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25,瓶颈式通货膨胀,1、AD右移价格、产量,伴随实际国民收入增加的价格水平上升叫做瓶颈式通货膨胀。2、从AD1到AD2 和从AD2到AD3,国民收入和价格同时上升。,O,y,P,AS,AD4,AD3,AD2,y1,y2,y f,P1,P2,P3,P4,AD1,瓶颈式通胀,26,需求拉动通货膨胀,1、AS起初呈水平状,表示当产量较低时,增加总需求不会引起价格上升。2、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阶段时,所有资源都已得到充分利用,AD曲线右移只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形成完全通货膨胀。3、从AD3到AD4,只有价格上涨,27,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在

9、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工会要求工资成本P、AS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下降工会继续要求工资工资-价格螺旋。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限制产量、提高价格超额利润、通货膨胀。,28,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图示),O,Y,P,AS左移,产量减少,价格上升,AS1,AS2,AS3,AS,AD,29,结构性通货膨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D与AS 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通货膨胀与经济结构有关。所以又有“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原因解释:1、部门生产率提

10、高速度不同 2、部门经济发展趋势不同 3、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不同,30,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解释,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 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A部门 B部门生产增长率3.5%生产增长率0.5%工资增长率3.5%工资增长率0.5%B部门向A部门的工资率水平看齐工资增长率3.5%工资增长率3.5%全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一般物价水平上升,31,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持续?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来对付通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传导机制: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形成“通货膨胀螺旋”

11、。,32,通货膨胀螺旋,O,O,y,P,P,y,P0,P1,AD0,AD1,AD0,AD1,AD2,AS,AS,AS1,AS1,AS2,超额需求,超额需求,(a),(b),yf,33,通货膨胀螺旋的过程,过程(上图中的B图)总需求上升的冲击总需求曲线右移超额需求、价格上升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消费扩大价格上升、需求进一步增加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噩梦持续,34,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1、损害固定收入者的利益,使收入转移到灵活收入者手中。(固定工资收入与租金收入)2、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不要在通货膨胀时期成为债权人3、不利于储蓄者。(四

12、川老太-执着的储蓄者)4、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通货膨胀工资应纳税人数,更多人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通货膨胀税”,35,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1、扩大总需求,降低失业,增加通货膨胀。2、紧缩总需求,失业增加,通货膨胀下降。3、通货膨胀与失业:两杯苦酒,哪杯更苦?,O,y,P,AS,AD3,AD2,y1,y2,y 3,P2,P3,AD1,P1,36,一、菲利普斯曲线,1960年萨缪尔森与索洛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中,用通货膨胀率替换了货币工资增长率,从而将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

13、就低。,37,菲利普斯曲线,38,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利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组合,0,3,1,2,PC,2,1,3,5,4,4,5,(%),A,U(%),B,C,39,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线,在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政策含义: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40,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图示,U,LPC,3%,6%,PC2(Pe=6%),PC1(Pe=3%),U*,O,

14、A,B,U1,41,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1、初始A点(u*,3%)扩张性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为6%,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增加,就业增加,失业率减少为u1(PC1情况)一段时间后,工人们把预期从3%调整为6%实际工资回到原来水平生产和就业回到原有水平,失业率回到u*,经济处于B点(PC2情况)2、结论:在短期,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替代关系,而在长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一致的,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维持u*不变。,42,附:中国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一)资料(二)四次通货膨胀高峰以及原因(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

15、(6%)(2)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8.8%)(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5%)(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1.7%),43,通货膨胀:1980,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原因: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44,通货膨胀:1985,1985年的通胀率为:8.8%原因: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

16、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45,通货膨胀:1988,1988年的通胀为:18.5%原因: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6,通货膨胀:1994,1994年的通胀为:21.7%原因: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