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结语尹定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结语尹定邦.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艺 术 学 院校 级 精 品 课 程,本课程作为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意识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旨在通过普及设计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尤其是通过鉴赏中外优秀设计艺术作品,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文素质。“设计概论”课程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设计概论的研究可以推动艺术基础理论的深入和深化,促进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其学科交叉性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学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特色鲜明;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并能根据课程需要
2、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及时把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精品课程 设计概论,课 程 特 色,本课程理论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色:(1)该课程从理论的高度建构了设计学科,系统呈现了东西方设计流变、紧扣当今设计学的热点,描述了设计学跨学的科完整体系,为学生成长为全面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2)该课程力图体现学科与教学的系统性,通过对设计的内涵、形态、文化、创新、表达等基本问题及其发展态势的研究,建立设计概论系统的理论。通
3、过对设计艺术学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特殊环境、相关因素等教学来探讨设计艺术形式;本课程力图体现学科的多样性与教学的多元性。(3)本课程采用多媒体动态教学。突破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教学的局限,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法,更加全面而形象地展示设计学的细节知识点,并广泛展开讨论课,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互动教学。本课程每一部分中都设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思考题,并提供关键词和相关网站检索,方便学生领会各章要义和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与研究。,1-1,课程第一负责人龚晓天教授从事高教美术和设计教学工作27年,长期担任院系领导,曾承担设计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哲学原理等课程
4、的教学,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课题主要成员共发表了50余篇论文;为本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该课程教学团队实行硕士化工程,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配备辅导教师;该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参考图例:,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从事“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有7人,正教授2人,副教授1人。,作为课程负责人的龚晓天教授,多年来从事艺术学院教学和设计艺术教育工作,在选用教材设计课程课件时,充分考
5、虑到本科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使本课件具有较强的形象性、针对性、互动性。课程组成员均具有本课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优良。同时,教师们还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有些教师承担了省级和校级教研项目,教学课件和网络教学系统研制工作处于先进水平,获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并能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效果良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经常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讨论,坚持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和听课制度,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
6、教学水平。同时,还特别要求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以提高理论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近年来,在全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本教学队伍中有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在全校多媒体讲课竞赛中1人获二等奖。,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师生成果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该课程自1998年在艺术学院开设以来,每个学期均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面向全校设计类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有10年;自2005年作为非艺术类专业通选课,选课学生达到 600余人。在近年教学实践中,我
7、们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并在本科生及非艺术类专业教学中采用课件,并熟练地应用于本科课堂教学。同时系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院的支持下,团队成员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科教工作,从事设计教学,主持和参与了省级科研项目3项,校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积极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使我院本科教学科研在同行中形成相当影响,营造良好的本科学术氛围。,1-3,2-1-A 理论课程内容设计,该课程教学内容新颖,课程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设计概论的内在思维方式建构。该课程以课堂
8、讲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理论知识等方式结合实践讲授,教学特色鲜明。把校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及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并成功举办了多次艺术交流会议。课程内容中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核心内容:设计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思考和把握其核心内容,由此确定课程的范围、对象、特征和课题,探寻认知、设计发展规律与研究的方法。对设计的本源论、方法论、主体论、本体论、欣赏观、价值观、艺术观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广泛的教学。进行思想、思维、技法、理论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教学内容2-1,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理论知识等方式结合实践讲授。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术讲座与研讨
9、会,开阔学生眼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试点开展专题讨论,学生撰写体会和小论文;让学生撰写读书报告,以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设计调研、课堂讨论、座谈、设计赏析等。该课程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门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课件,以生动形象的辅助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主要讲授设计艺术的基本概念,设计的本质,讲授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及影响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理解设计的意义与目的,设计的价值,设计的类别等,形成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能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以及对各个基本知识点熟练掌握,对设计内涵
10、有比较深刻理解。该课程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力度。除了学校的专家听课组外,院里还实行教授听课制,全体教授每学期都要听课2次,每个青年教师被听课2次以上。每次考试后都坚持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要求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并对相应的设计项目制定合理的设计程序。教师主要是在实践前对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讲解,帮助制定实践计划表,集中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评判分析等。,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1-B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学生获奖情况:,该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强调课内
11、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设计概论的内在思维方式建构,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培养要求,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显著。,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排,2-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条件3-1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建设与选用,书 名:艺术设计概论作 者:李砚祖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7539412356,本书共分十个部分,分别讲述设计的概念与分
12、类、现代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世界各国现代设计、设计的职业化与设计师、设计的思维方法、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设计的相关学科、设计的组织与管理、世界当代设计思潮概述、中国设计发展状况等内容。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领域的学生提供入门的导引和对设计学科的一般认识,也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一个广博的基础。本书不仅使他们能够从设计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设计的广泛内涵,而且能够使他们对设计的一般方法和相关学科有所了解,并捕捉当代设计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本套丛书既可作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展示设计、环艺设计、装潢设计等领域的艺术设计人员学习参考书。,
13、辅 助 教 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本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采用现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在教学改革和实施中把握的六个基本原则:1)难点分散和重点讲透的原则;2)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4)传授知识、技能与提高素质互相兼顾的原则;5)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索并重的原则。2.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策划,注意授课方法的选用与改进、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配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14、。3.将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循序渐进,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1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4-2 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软件自主学习,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改革的方向之一,为此,该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他教学手段为辅。1.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增加与课时减少的矛盾,而且由于多媒体课件中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能有效地
15、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过程不再单调乏味,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软件自主学习。系统投入使用后受到有关教师和学生的好评。课件将录像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一定的先进性。2.充分利用展台和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对个别章节的内容,利用实物展台和投影仪,将优秀的设计作品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信息 姓名:龚晓天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2.11学历:本科 职称:教授 电话学位:学士 职务:艺术学院院长 院系:艺术学院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研究方向:美术学,教学情况近年
16、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设计概论、美术概论、中西方美术史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素描、中国画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艺术设计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研究、高校设计专业基础课教改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的新视觉研究、利用九江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培养艺术生的创新能力、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地方艺术院系发展及问题研究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评论、设计素描与造型意识培养,教学队伍情况,设计概论课程组教师基本情况表,课程组成员情况,张 驰 教 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罗易扉 副教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课程组成员情况,宫 妮 讲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汤 艳 讲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平面设计协会会员,课程
17、组成员情况,曲 敏 讲 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李苒 讲 师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该课程自1998年在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开设以来,每个学期均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或通选课面向全校设计类专业本、专科生。在近年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并在本科生教学中采用课件,并熟练地应用于本科课堂教学。同时系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院的支持下,团队成员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科教工作,从事设计教学;积极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使我院本专科教学
18、科研在同行中形成相当影响,营造良好的本科学术氛围。同时,指导本学科其他教师立项申请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教学、科研质量优秀;获奖成果共有11项教学研究成果:谈谈现代设计中的蒙太奇、戏剧中服装的几种表现形式、神话I.服饰设计、寓公移山、奚我后、萧声、样式主义的寓言-试析样式主义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潜在渊源、景德镇克拉克瓷开光装饰艺术的起源、克拉克瓷盘边饰类型与分类、产品设计中的形态创意、论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心理构建。该团队围绕该课程的建设,先后出版了相关书籍2本,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有10余名学生在国内获奖,涌现了以全国优秀大学生为标志的设计人才。
19、,师 资 培 养,近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一培养青年教师的举措:1 教授听课制度;老教师带教制度(听课、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举行教师教学竞赛;现代教学研究系列讲座。2 举行名师系列教学讲座,如:韩国光州大学工业设计博士姜德求教授等。3 开展国内外的课程教学比较研究,吸取营养,积累素材。二效果: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教学梯队结构较为合理,专家与学生评价效果良好,近三年来由学校教务处提供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的优良率居学院基础课的前列。先后培养与指导了青年教师,指导其教书育人,开展研究、发表论文、提高层次。师的学历结构,增强了我校师资力量,扩大了影响,提高了我校声誉。,课 程 描 述,本课程
20、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自我院2004年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本科)以来,(1998开办专科)我院陆续开办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方向,设计概论课程是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艺术设计的源流,风格和发展规律,探索设计的本质、特征、主体和发展脉络。该课宏观、辨证地分析了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流派,是具有时代特点的设计主干课程。该课程先后有龚晓天、宫妮任教,且自2004年以来就使用李砚祖编写的艺术设计概论作为教材,并采用了设计艺术历程、现代艺术设计学、设计与时代、设计学概论等作为辅助教材。授课教师一致认为,“设计概论”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或设计艺术的
21、基础课之一,由于设计概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它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涵盖了设计艺术的所有领域,如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等领域。,理论课教学内容,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意识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旨在通过普及设计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尤其是通过鉴赏中外优秀设计艺术作品,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文素质。“设计概论”课程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设计概论的研究可
22、以推动艺术基础理论的深入和深化,促进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其学科交叉性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设计概论”课程也是探索民族文化身份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对人类文化历史的认知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设计概论课程的水平,对于当今学生吸收历史文化精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学习古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了解设计艺术的演变和脉络,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设计概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外延、类型、特征、本质、源流、趋势、规律、主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设计行为,反思设计师的社会定位与社会职责。这样一种宏观的视野,对于学
23、生深入地进行设计理论研究、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设计实践,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第一章(2课时):导论第二章(4课时):艺术设计的历史第三章(4课时):艺术与设计第四章(4课时):设计与科学技术第五章(4课时):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第六章(4课时):设计师设计的哲学第七章(4课时):设计与文化 第八章(4课时):设计师与设计 第九章(4课时):走向未来的设计 结语(2课时),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课程重点是设计学的知识点,以及设计的意义与目的、规律、价值、研究现状、设计的多重特征、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展望、设计的类型、设计师等,这一部分内容是本
24、课程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难点:课程难点是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它包括设计师的历史演变和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和社会职责、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批评的标准等。解决办法:课程运用大量中外设计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形象生动地向大学生介绍各个门类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从而实现教学大纲的目标。,教学条件,“设计概论”使用2002年3月第一版,李砚祖编写的艺术设计概论。课程负责人龚晓天教授从事高教教学27年,先后多篇论文获得省内外教学成果奖;张驰教授,设计概论课程多年来的主讲教师。课题主要成员的近年来发表了50余篇论文;为本课程奠定了坚实
25、的理论基础。该课程 还以大量中外优秀设计作品课件实例为本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学校、学院图书馆藏有丰富的专业图书,拥有大量中外专业设计丛书,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新的图书。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知名企业、商场等获得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上网可以涉猎大量课外知识,而且校园邻近图书城,方便学生购买和查阅新书。学院拥有专业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摄影工作室、模型制作室等,拥有相对稳定的多个实习基地。学院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学期学院都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座和交流。以上条件都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独立地思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讲评等方式
26、进行讲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与研讨会;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开展专题讨论,学生撰写体会和小论文;印发其他辅助资料,使学生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该课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门开发了与课程相关的IP课件、电子教案,以生动形象的辅助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主要讲授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本质,讲授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点和基本理论。使学生理解设计的意义与目的、价值、类型等,形成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专业的热忱,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力度。除了学校的专家听课外,艺术学院还实行全体教师每学期都要听课2次,
27、每个青年教师被听课2次以上。每次考试后都坚持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要求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并 结合相应的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获奖项目进行剖析,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度授业解惑。教师主要是在实践前对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讲解,集中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评判分析等。,教学效果:,1、广泛的学习与借鉴。吸收了国内外设计概论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课程中启发性课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参与意识,有利学生创造性、综合性素质的培养。2、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使课堂教学保持热烈而良好氛围。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课程的良性循环。3、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授课,参观实践等教学手段,保证了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4、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