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528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分析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诗言志,文传情”,“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高考对象。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注意事项,一、注意辨别诗歌题材及其情感二、了解和熟悉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三、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四、留意诗歌中所用典故,学会对典故进行分析,一、注意诗歌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山水诗等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忧

2、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昔盛今衰 沧海桑田的变化,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王勃咏风,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羁旅行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如:汪元量湖州歌4、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6、借古讽今的

3、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二)建功报国,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马致远天净沙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闺怨)如:

4、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三)思乡怀人,(四)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雨霖铃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2、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4、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6、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五)人生杂感,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1.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

5、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闺中怀人之愁,2、菩萨蛮(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

6、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昔胜今衰之愁,6、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羁旅之客愁,8、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之愁,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

7、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失意之愁,10、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战乱频仍、忧念家国、离乱之愁。,三、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8、,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9、、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由典故入手 古代诗歌是以凝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用一个典故就可以省去许多文字。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一)典故的类别(1)引用前人语句 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例:客从

10、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四、留意诗歌中所用典故,(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3)引用历史故事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四、留意诗歌中所用典故,(二)分析典故的方法1体会诗人用典的目的。了解典故重要的不是了解典故内容的本身,而是要理解诗人用典的目的,因为它和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2体会诗人用典的用典意图。诗

11、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只用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五、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命题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 何理解的。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 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壮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武夷山中(宋)谢枋得

12、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广东卷),野老 杜甫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

13、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注:此诗写于上元元年,这时的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琴台: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结合全诗,联系时代背景,说说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诗的前两联与后两联所抒之情是否矛盾?为什么?,答:划线句借云抒情。“片云”自喻漂泊之身。战乱未平,兵戈阻绝,报国无门,诗句中表达了诗人流寓剑阁、想要报国却又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心情。,不矛盾。前面的闲适心情其实是报国无门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无奈的超脱反衬出后面的痛苦心情。,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

14、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沈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从注释和标题看,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到巴东初任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先是一种闲情,结果触景生情,旧业遥清渭,便联想起家乡,当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于是“惊”。前后变化,突出了思乡之情。,A注释和题目B.描写了什么形象C构成了什么意境D抒发了什么情感E运用了什么手法,总结: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