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052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管理信息系统,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Welcome to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第十章: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过程,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与开发方法选择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资源外包其他工具和方法,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3,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测试转换运行和维护,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4,系统开发的人员与方式,系统开发的方式解决的是由谁来开发系统的问题,即企业开发信息系统时所采用的开发资源组织和项目管理方式。,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

2、工程学院,5,系统开发人员的选择,资源内包由组织内部的信息专业人员来开发系统资源自包组织可以要求最终用户自行开发他们的系统,资源外包选择另一个组织来开发新系统,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6,各种系统开发方法的解释,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这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最终用户要明确告诉信息专业人员自己的需求。原型法一种为确定需求和表达功能而建立系统模型的过程,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7,应用软件包法预先编写好的自动完成企业共有功能的软件包,如工资管理和库存控制软件包。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一种能自动完成部分或全部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各阶段活动的软件工具。联合应用开

3、发法联合最终用户与信息专业人员的平台,以便提高他们对需求和解决方案的沟通效率。,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8,将开发人员和开发方式相结合,组织内部信息系统专业人员(资源内包)对应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最终用户自行开发系统(资源自包),那么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原型法 下表根据系统和企业情况选择开发人员和开发方法,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9,开发人员与开发方式的结合的选择,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0,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传统方法出现最早大中型系统开发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结构化的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开发过程严格按照阶段划分六个阶段,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1,生

4、命周期开发方法的6个阶段,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2,70年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MIS的生命周期法就是按照MIS的生命周期来开发的一种方法,把MIS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的运行维护。(仅供参考),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3,生命周期法的六个阶段,系统规划目的是在组织的战略方向与信息系统计划之间建立一种重要的结合有助于组织定义新系统,有助于使信息系统计划与战略性的组织计划相一致辅助我们确定系统开发是采用资源内包、资源自包还是资源外包还能帮助我们建立适用于整个组织的技术性指南,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4,确定范围对象是

5、一个系统包括步骤确定新系统将影响到的业务单位成立项目小组评价现行系统,以便确定需要的接口进行初始的可行性评估制定进度计划,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5,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系统的逻辑需求制定进度计划 包括步骤对现行系统和企业过程进行建模、研究和分析 定义新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 建立新系统模型 更改项目计划和范围,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6,系统设计建立一个目标系统工作的技术蓝图 包括步骤识别可供选择的技术解决方案 对各种可选方案进行分析,并选择出最好的修改项目计划和范围,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7,系统实施建立可以运行的系统,并将其投入到组织中包括步骤编程获得并安装硬

6、件 系统测试 人员培训 系统转换,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8,系统支持该阶段的目的是确保系统持续不断地满足提出的目标系统投入运行,必须随企业的变化而改变包括在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发生变化时做出响应 根据组织的战略计划评估系统的价值,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19,新旧系统的转换方法,系统转换,由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的过程转换方法并行转换。在确认新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工作之前,用新旧两个系统同时运行直接转换。完全废除旧系统,并立即采用新系统。试点转换。只让少部分人使用新系统,直到确信系统运转正确之后,再让其余人员使用新系统分段转换。只将新系统的一小部分转换,直到确信系统运转正确之后,再

7、将新系统余下的部分进行转换,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0,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优点允许组织根据自身精确的需求定制一个系统采用多个阶段逐一进行的结构化方法建立信息专业人员(技术责任)与最终用户(企业过程责任)之间的任务分离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要求一些主要的可交付使用的成果,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缺点获得精确的需求要花费大量时间有些较小的项目不适宜用结构化方法信息专业人员和最终用户各自使用的语言不同,可能产生沟通障碍如果在系统开发的初期遗漏了一个需求,那么在后面更正该错误时,代价可能会很高,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2,原型法,原

8、型法的基本思想和功能原型法的步骤原型法的限制,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3,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和功能,原型是一个系统的初始模型,可用于最终用户的交互和分析通过使用PC软件或第四代软件工具,原型可在几天或几周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来最终用户通过实验模型,观察它是否满足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会发现被忽视的新的需求,或提出改进建议。原型被修改后,又返回给用户,如此反复,直到原型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4,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和功能,原型法可用于获得需求帮助确定需求证明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推广目标系统的思想,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5,原型法工作流程,1,

9、2,3,4,6,7,5,8,N,1、用户提出系统要求2、识别、归纳上述要求3、开发一个模型原型4、评价模型5、模型不可行处理6、模型不满意处理7、修改模型8、确定模型后的处理N、实际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6,原型法的步骤,识别基本需求 建立初始原型 最终用户评价 修订和提高原型 关键在第三和第四步之间进行反复循环直到最终用户对原型满意系统可以作为最终系统系统可以作为最终系统的技术蓝图,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7,原型法的限制,原型法对小的应用系统是最为有效的。但对于具有复杂指令和运算的大型系统,原型法却难以应用原型很少考虑实际的运行操作环境,到了实际运行环境,所建的原型可能无法登录大量的用户、处理大量的事务导致项目小组忽略彻底的测试和文档的健全。,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8,本章小结,组织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资源内包、资源自包、资源外包信息系统常见开发方法: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应用软件包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联合应用开发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9,课后作业:复习课本第13章的内容课件下载:http:/,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30,QUESTIONS&ANSW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