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278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基本知识简介.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术基本知识简介,编写:胡容娇 2006年12月,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与自然界搏斗,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但却是武术技术的萌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战争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武王伐纣前夕,即以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练兵习武活动在军队和民间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秦汉以来,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唐代开始实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宋元时

2、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明清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流派林立、拳种纷呈,除众多的徒手拳法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器械套路。,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如1910年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等。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

3、锦标赛。这些标志着武术已经走向世界。,二、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再次,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三、武术的特点,(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

4、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

5、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四、武术的作用,(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

6、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五、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根据武术运动的形式,将武术分为如下两大类:(一)套路运动 1、拳术 2、器械 3、对练 4、集体项目(二)搏斗运动(对抗性运动),武术的内容与分类,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是长、短器械的代表。目前在武术竞赛中,刀、枪、剑、棍也是重点竞赛项目。,器械,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

7、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武术剑是一种表演与武术训练用剑,剑身非常薄,无强杀伤性。,刀,武术刀是武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武术用具,刀,武术短器械,现代刀为钢制,由刀身、护手盘、刀柄、刀首等构成。武术刀包含双刀、朴刀、春秋大刀、南刀、苗刀、八卦刀、太极刀等,双刀,朴刀,春秋大刀,难刀,苗刀,八卦刀,太极刀,武术的内容丰富多采,根据武术的运动形式将其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一)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套路运动

8、是武术的主要内容。1、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封掌、通背拳、象形拳等。2、器械: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是长、短器械的代表。目前在武术竞赛中,刀、枪、剑、棍也是重点竞赛项目。,3、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4、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务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如集体基本功、集体拳、集体剑、集体大刀等。,(二)搏斗运动:是两人互为对手,在一定的条件下,

9、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的攻防技术,进行斗智较力的实战性的博斗比赛。如散手、推手、短兵、长兵等。1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2推手:展面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绷、捋、挤、按、采、例、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动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3短兵:是两入手持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I 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刹、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六、武术裁判法,(一)竞赛性质1按竞赛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2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少年赛、儿童

10、赛。3按以往比赛成绩可分为:甲级赛和乙级赛。每一次的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确定。,(二)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其他器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项目内容以外的器械项目、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项目。(三)运动员年龄组别 1成年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2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四)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配乐与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或看到电子显示姓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开始)。集体项

11、目在行进间开始动作者,须事先向裁判和申明。2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裁判长行注目礼,然后退场。不允许边转向裁判长边收势。对练以倒地或抛弃器械结束整套动作者,须先站立做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去收拾器械。,3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度)的起势与收势。集体项目必须在场内完成起势与收势,方向,位置不限。4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裁判组用两块表计时,以接近规定时间的表为准。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五)评分方法与标准,长拳、太极拳、南拳、剑、刀、枪、棍的评分方法与标

12、准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的裁判员三至五名和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三至五名组成。裁判员评分: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6.8分,演练水平分值分,创新难度分值为分。,1 动作规格分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分。(2)动作规格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6.8分。动作规格扣分其他错误扣分,2演练水平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

13、,确定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2)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3分。劲力水平分值为1分(劲力、协调各占0.5分)。演练技巧分值为1.5分(精神、节奏、风格各占0.5分)。编排(内容、结构、布局)分值为0.5分。,3裁判员的示分 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4应得分数的确定(1)动作完成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2)动作完成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得分的确定:三个裁判员评分,取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四至五个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两个或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运动员的应得分数只取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三位不作四舍五入。5最后得分的确定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再加上“创新难度动作”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裁判长的扣分1、起势、收势2、重做3、出界4、平衡时间不足5、套路完成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6、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7、动作组别不够8、规定套路的动作缺少或增加9、指定动作的扣分,希望大家了解武术,喜欢武术!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学能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